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134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镁合金常规化学转化膜中含有Cr6+,对人体和环境有很大危害,且膜层较薄,耐蚀性有限,因此,采用水热法对其进行处理.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电化学测试方法,分别对水热法处理后的Mg-Nd-Zn-Zr镁合金表面膜层的形貌、相组成和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形成的表面膜层主要由球形颗粒状和层片状的Mg(OH)2相组成,膜层厚度约可达20 μm,且与基体结合牢固;经水热法处理后的镁合金在质量分数3.5%的NaCl水溶液中的开路电位比未处理的镁合金基体的正移了230 mV,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约1个数量级,且在阳极区出现了明显的钝化现象.  相似文献   
52.
研究了高强高韧Mg-8.5Gd-2.0Y-1.0Ag-0.4Zr(wt.%)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合金铸态组织细小,主要由α-Mg固溶体、晶界析出相Mg5(GdY)以及分布在晶粒内部的Zr核组成;T4态时晶界析出相基本完全消失,但出现了一些方块相γ;合金具有明显的时效硬化效果,且随着时效温度的提高,合金的峰值时效硬度下降,峰值时间相应缩短。经200℃峰值时效处理后表现出极为优异的室温力学性能,抗拉强度(UTS)和延伸率分别达到396MPa和9.1%,显著的时效强化是该合金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主要原因。如此优异的强度和塑性在常规铸造镁合金中是极为罕见的,对于推广镁合金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3.
大塑性变形制备超细晶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从机械合金化、等径角挤压、累积叠轧、往复挤压和高压扭转等制备技术出发介绍了大塑性变形制备超细晶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认为块体机械合金化技术在制备储氢材料方面比传统球磨技术更具优势,提出弄清纳米材料的储氢机理是大幅度提高吸放氢性能的关键,开发储氢性能优异材料的同时要兼顾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4.
稀土在铸造镁合金中的应用   总被引:60,自引:12,他引:48  
综述了稀土镁合金相图、相结构及稀土在铸造镁合金中的使用,总结了各种系列稀土镁合金的研究应用和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5.
往复挤压工艺制备超细晶材料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往复挤压工艺的工作原理和模具结构,综述了该工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了往复挤压工艺的细化机制,并指出了往复挤压工艺制备超细晶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6.
发动机的活塞长期工作在高温、高压及高负荷的环境下,容易形成热疲劳。通过分析活塞的温度场可以对其进行有目的的设计,减小热负荷。通过利用UG对活塞进行实体建模,并结合ANSYS对其进行了合理的有限元分析,计算出活塞在冷启动工况时的三维温度场分布,为研究活塞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7.
离心铸造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离心铸造复合材料的发展概况和研究现状,提出了铸造人工复合材料和铸造自生笔合材料分类的新观点,指出了离心铸造复合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8.
59.
使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硬度测试和拉伸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对真空压铸NZ30K镁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合金的宏观组织分为表层区和心部区,表层区组织由细小α-Mg等轴晶和分布在晶界的Mg12Nd组成,心部区组织则由细小α-Mg等轴晶、粗大预结晶组织(ESCs)和分布在晶界的离异共晶Mg12Nd组成。在固溶处理过程中心部区晶粒的长大比表层区更为显著,晶界迁移速率与晶粒尺寸不均匀呈正相关性,满足晶粒长大模型v=M0 exp (-Q/RT) A (1/D1-1/D2)。合金的优化热处理工艺为540℃×6 h+200℃×8 h。与铸态合金(UTS=186.0±1.5 MPa,YS=131±2.5 MPa,EL=6.6±0.4%)相比,峰值时效态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提高到了223.6±4.1 MPa和172.8±2.9 MPa,但延伸率降低到了4.2±0.3%。其强度的提高主要得益于时效析出的片状纳米β"相能够有效地阻碍位错在基面上的滑移。铸态和热处理态合金的表层区断裂模式均为韧性断裂,而心部区的断裂模式在铸态下为准解理断裂、在固溶态下为解理断裂、在峰值时效态下为准解理断裂。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