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134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研究Mg-Gd-Y-Zr镁合金活塞本体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方法采用金属型重力铸造工艺制备镁合金活塞,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了铸态、固溶态(T4)和固溶时效态(T6)活塞本体的显微组织,利用岛津材料试验机和硬度计测试活塞本体的力学性能。结果铸态Mg-Gd-Y-Zr镁合金活塞本体组织中大量的第二相分布于晶界处,T4处理后大部分固溶到基体中,T6处理后晶粒内部出现麻点状和细条状的析出相。活塞裙部和顶部经T6处理后的抗拉强度随着拉伸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在300℃拉伸时活塞裙部抗拉强度达到226.38 MPa;活塞裙部和顶部的伸长率随着拉伸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350℃拉伸时活塞裙部伸长率达到23.65%。结论镁合金活塞裙部的室温和高温抗拉强度好于活塞顶部,裙部尺寸较均匀。  相似文献   
12.
研究添加Zn元素对铸造Mg-7Y-3Sm-0.5Zr合金的显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蠕变测试的温度范围为200-300 °C,应力范围为50-120 MPa。在本研究的蠕变测试条件下,合金的蠕变激活能为156-221kJ/mol。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合金在蠕变过程中显微组织的演化。结果表明:尽管合金在250 °C以下有着相似的蠕变行为,仅添加1%的Zn元素就能使合金在300 °C和50MPa蠕变条件下的蠕变寿命从52.2h提高到152.8h,表明Zn元素能够提高合金的高温抗蠕变性能。加入Zn元素后,合金中形成的高温稳定相和片层状结构相是合金高温抗蠕变性能提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球磨促进碳热还原反应合成氮化铝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高能球磨氧化铝和细化和机械力化学作用及球磨对碳热还原反应合成氮化铝(AlN)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高能球磨细化后的氧化铝(Al2O3),相对于原始粉末,反应生成的AlN 较大提高,且随着球磨时间增加,AlN生成量增大。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比较了几种球磨效应对碳热还原反应的作用,发现粉末的晶粒尺雨与反应的关联度最大,表明球磨晶粒细化作用是球磨促进碳热还原反应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机械力活化合成纳米晶氮化铝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氧化铝碳热还原反应,用机械力活化法合成了纳米结构的氮化铝,研究了球磨活化对氧化铝碳热还原反应的作用。发现氧化铝经球磨活化后,氮化铝在1000℃开始生成,碳热还原反应加快,反应激活能由529kJ/mol降低到457kJ/mol。机械力活化合成的氮化铝晶粒尺寸为29nm,粒平均为8μm,颗粒尺寸符合对数-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5.
离心铸造自生Zn—Al—Si表面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热膜金属型离心铸造Zn-27Al-5Si合金,获得了内层含大量初晶Si,外层有少量初晶Si,中层为细小共晶Si的表面复合材料,考察了复合材料的组织形貌和复合材料的,吧及模温和转速对组织的影响。结果,随着模温的提高,初晶Si、共晶Si和基体组织变得粗大;随着模转速的增加,初晶Si在内侧富集层厚度减小,初晶Si面积比增大。复合材料的内层由于聚集了大量初晶Si而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较优的耐磨性。复合材料的断裂方式为脆性断裂,含共晶Si的中层在断裂中比含块状初晶Si的内层经历了更多的塑性变形。  相似文献   
16.
镁合金锭品质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解决镁合金生产中存在的品质问题 ,通过对熔剂配方、熔炼操作和后处理三方面生产工艺的改进 ,使镁合金锭的品质尤其是表面品质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在Mg 9Al 0 .5Zn合金中添加 0 .3%铍 ,镁合金液抗氧化性能得到极大提高 ,可以直接暴露在大气中熔炼。X射线衍射表明 ,合金表面有结构远较氧化镁致密的氧化铍生成 ,从而导致整个氧化膜致密程度提高。利用俄歇电子能谱 (AES)进行氧化膜元素深度剖析发现 ,在含 0 .3%铍的镁合金液表面生成的氧化膜可以分为 3个亚层 :最外层为氧化镁层 ;中间层为致密复合层 ,由氧化铍、氧化镁和氧化铝组成 ;内层为氧化膜向基体的过渡层。热力学分析表明 ,氧化膜中的这种分层结构同镁的高蒸汽压以及自由能变化吻合。  相似文献   
18.
热处理对轧制AM50+xCa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固溶、时效对轧制AM50+xCa(x=0.1%,2%,质量分数)镁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轧制后,随着固溶时间的增加,Mg17Al12相通过原子扩散弥散嘲溶到镁基体中;而Al2Ca相比较稳定,部分变细,逐渐断开并出现球化现象。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Mg17Al12相以细粒状从过饱和的镁基体中析出;而Al2Ca相比较稳定,其数量和形状变化极小。固溶处理后,合金硬度和拉伸强度有所下降;时效处理后,合金硬度增加到峰值后下降,拉伸强度略有升高。固溶、时效处理肟轧制AM50和AM50+1Ca镁合金的颦性有所增加;而轧制AMSO+2Ca镁合金固溶后塑性有所增加,时效后塑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9.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ZK60 magnesium alloy deformed at 023 hoy cyclic extrusion compression (CEC) large deformation method was investigated. ZK60 alloy was deformed in the range of accumulated true strain of 0.8-17. The microstructure of evolu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optical microscope (OM)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microstructure is obviously refined, and homogenous equiaxed microstructure is achieved in the entire range of the examined deformations by subjected to CEC deformation. By increasing the accumulated strain to 17, the grain size decreases into sub-micron regime with about several hundred nanometers. The mechanism of grain refinement in ZK60 alloy by CEC can be attributed to continuous dynamic recovery and recrystallization.  相似文献   
20.
镁合金熔炼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镁合金熔炼技术发展过程中熔体的熔剂保护法,气体保护法和保护技术的最新发展;重点介绍了镁合金熔体保护技术中减少SF6的使用量、寻找SF6的替代物、合金化阻燃、改进熔炼设备等方面的最新研究;并介绍了镁合金液质量检测的相关研究;提出未来镁合金熔炼方面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