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28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冷轧生产调度是一个复杂的约束组合优化问题,生产约束包括轧制板坯的宽度、厚度、硬度跳变及交货期提前和拖后惩罚等。基于1.sP(多旅行商)问题,建立了冷轧生产调度问题的最小值模型,提出了一种免疫蜂群优化求解算法。通过给蜂群注射疫苗产生出代表新的解集的种群,避免算法在优化过程中陷于局部极值。针对工业数据的仿真结果表明:免疫蜂群优化算法明显优于人工蜂群优化算法的解,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和快速性。  相似文献   
32.
皮革是已知人类最早用于服装的面料之一,因其拥有着其它的服装材料不具备的诸多优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近些年以来,皮革以其柔韧的弹性和质感而获得许多服装设计师的青睐。但随着动物保护组织的影响,以及人们对动物制品的抵制,面料再造成了一种更适合的选择。通过对服装面料进行再造,对现有面料实施创造性的再设计和再加工,令面料形成更为丰富的触觉以及视觉肌理,为皮革服装设计开拓了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33.
近期,不断飙升的PM2.5值将人们的关注点聚焦于大气污染防治。我国有关大气污染防治的立法因总量控制、排污许可、大气环境标准体系、环境信息网络体系以及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机制的不健全等而导致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研究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于减缓环境污染的加剧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对造成大气污染的成因入手,概括总结目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立法,指出我国PM2.5和大气污染防治立法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从立法内容和立法体系两个维度进行分析,针对不足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完善建议,以期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4.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束缚了学生在科学实验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我校近年来实施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一个自主发展和实践锻炼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35.
据一个机构的官员称,在Lupang Arenda的沿海地区地下大部分是四英尺多厚的垃圾,结构松散而不稳定,一旦遭受强地震就可能下沉。然而,更为可怕的是目前在200hm^2土地上已有52000个家庭居住在这个垃圾填埋场上,灾害一旦发生,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想而知。菲律宾火山地质与地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近期指出,该地区是最易因地震和快速增加地面荷载诱发沙土液化,  相似文献   
36.
众所众知,运河之城威尼斯一直以来正不断沉向海平面以下,在1993~2002年间,该市共发生洪水50次,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66年12月,积水深达1.94m。为拯救这个城市,一个花费昂贵的钢闸门安装项目正在刚刚启动,但此时官员们还正在考虑另一个方案——给建筑装上“高跷”。  相似文献   
37.
据美国俄亥俄州(Ohio)州立大学2007年12月17日报道:国家科学基金已下拨450万美元开展极地观测网的建设,届时大量的GPS跟踪仪和地震传感器将被布设在西南极洲。这些仪器主要用于监测冰层和地球的相互作用,并将监测的数据通过卫星及时传输给相关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38.
美国死谷国家公园最神秘之处当属那些在干涸的河床上会“走路”的石头,这些石头的后面都留有一条长长的轨迹,即他们在“走动”过程中在湖底留下深深的沟槽。这些石头有的重达几百斤,于是人们不禁要问如此重的石头是如何移动的呢?目前已有几种解释,包括动物或人类的搬移、风的作用、冰的作用,但还没有任何一种说法能确切解释石头“走路”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39.
1地球及其他行星的形成 虽然科学家都认同太阳和太阳系中的行星来自相同一个星云,但其化学成分和演化史竞如此不同。尽管现在已有了行星形成的模式,为此对太阳系及其外部天体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地球和太阳系的起源仍很重要。  相似文献   
40.
一项对超高压和超高温条件下原子特性的新研究成果让科学家们开始对地球内部结构及其连续性产生了质疑。此项研究显示,部分下地幔物质具有不同寻常的电性,表现为声波在此处的传播比其他地区要慢,表明这些物质要比原来想象的要软。下地幔分布于地表以下660~2900km的范围内,位于地核的外部压力和温度条件相当恶劣,压力通常在23万个大气压(相当23GPa),温度亦高达2800~6700F(相当1800~4000℃)。早期研究中发现,在下地幔广泛分布的铁方镁石中,铁的最外层电子在超高压作用下被迫成对出现,并在下地幔中形成了所谓的自旋过渡带(当电子被迫成对时,它们就由高自旋状态转入了低白旋状态,其传导性、密度和化学特性也都随之发生了改变,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声波性质即声波传播性质的改变)。此次研究中,研究者通过测量物质单晶体不同方向的声波传播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