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26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传统方法建立的空气悬架数学模型具有普遍适用性,然而对于具体的悬架匹配性则不理想,所建立的悬架动态系统仿真误差大。运用逆向工程技术对某电控空气悬架实体进行三维模型重构,后期可根据三维模型对数学模型修正以提高仿真的精度。以空气弹簧为例详细介绍建模过程:包括点云数据的获取、处理,特征点的提取及曲线拟合、曲面重构。通过试验验证逆向工程建立的悬架三维模型精度高,符合预期要求,基于UG软件的模型测量数据可作为悬架集成设计和实验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92.
基于工业缝纫机控制的核心是转矩,采用DSP芯片TMS320LF2406A实现永磁同步电机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控制器的控制原理,给出了一种基于精确的光电编码信号测速的无电流环直接电压控制策略来设计工业缝纫机控制器的硬件组成结构及软件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93.
以再生高密度聚乙烯(HDPE)、沙柳木粉和废轮胎胶粉为原材料,含硫偶联剂Si69为界面相容剂,采用模压法制备木粉/橡胶-塑料三元复合材料。考察Si69对木粉/橡胶-塑料三元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耐热性能的影响,并采用FTIR和SEM分析Si69改性前后废轮胎胶粉的表面特性及木粉/橡胶-塑料三元复合材料的微观断面形貌。结果表明:Si69与废轮胎胶粉发生了化学反应。当Si69添加量为5wt%时,木粉/橡胶-塑料三元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较佳,力学性能及耐热性能较优,其中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拉伸强度较未添加Si69的木粉/橡胶-塑料三元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13.85%、7.24%和6.63%;维卡软化温度和热变形温度较未添加Si69的木粉/橡胶-塑料三元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6.95℃和8.70℃,Si69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木粉/橡胶-塑料三元材料的耐热性能。Si69添加量为7wt%时,木粉/橡胶-塑料三元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可达到3.99 k·Jm-2。   相似文献   
94.
脂肪酶的固定化及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丝瓜络为载体,对Pseudomonas fluorescens脂肪酶进行固定化研究。最佳固定化条件为:在25℃、正己烷介质中固定化30 min,脂肪酶与载体的配比为500 U/g。将自制固定化脂肪酶用于催化餐饮废油合成生物柴油,在反应温度40℃、餐饮废油与甲醇的摩尔比1:3(甲醇分3次加入)、水质量分数0.4%、无溶剂条件下,甲酯收率最高达88.7%。在相同反应条件下,自制固定化脂肪酶与固定化Novozym 435脂肪酶进行比较发现,自制固定化脂肪酶的综合应用性能优于固定化Novozym 435脂肪酶。自制固定化脂肪酶重复使用10次后甲酯收率仍达85.5%,适合于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95.
按照小麦籽粒各组分的固有比例复配全麦粉,研究谷朊粉、硬脂酰乳酸钠(SSL)、单甘脂(GMS)对100%全麦面条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谷朊粉应用于全麦的面条中能够有效改善全麦面条品质,随着谷朊粉添加量的增加(1%~3%),全麦面条溶出率和吸水率逐渐降低,但当谷朊粉的添加量达到3%后,全麦面条的品质趋于稳定。谷朊粉继续增加,面条溶出率和吸水率略有增加。然而乳化剂对全麦面条的溶出率和吸水率影响不显著,并不能明显改善面条的品质。  相似文献   
96.
P507 solvent extraction is the main method to separate and purify the rare earth products.The emulsification may be caused by the impurities in process of extracting rare earths,and these result in huge economic loss and decrease the quality of rare earth products.In recent researches,the extractant was prone to emulsification,and aluminum content of rare earth products also increased,while aluminum concentration of feed was higher.Pointing to this problem,the structural change of saponification P507 extracting aluminum and lanthanum was investigated by infrared spectroscopy,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 ions exchanged with H of P-O-H to become P-O-Al.Because aluminum held the characteristic of hydrophilic after extracted in the form of hydroxyl polymer ions and this provided cond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micro emulsion.The organic phase and aqueous phase were investigated by polarizing microscope after aluminum was extrac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rganic phase was clear when the extraction capacity of Al was less than 5 g/L.If the extraction capacity of Al exceeded 5 g/L,it formed W/O of ME(micro emulsion),leading to form emulsion of the organic phase.When Al concentration of feed was less than 1 g/L,the aqueous phase would form O/W of ME.If aluminum was extracted by saponification P507 firstly,then the the organic phase loading aluminum extracted rare earth continually,the organic and aqueous phase formed emulsification easily.  相似文献   
97.
乌鲁瓦提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运行期安全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乌鲁瓦提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高水位运行以来的安全监测成果,并对安全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大坝的结构性态变化基本正常,满足设计要求,其监测结果可为今后高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尤其是寒冷地区、深厚覆盖层)坝工设计、施工、运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8.
以季戊四醇为"核",与1,2,4-偏苯三酸酐和环氧氯丙烷反应合成超支化聚合物,并通过马来酸酐进行端基改性,合成了以羟基和/或羧基为末端基的水溶性超支化聚合物(HBPs),通过FT-IR1、H-NMR对结构进行了表征。然后将该超支化聚合物(HBPs)应用于BA/VAc/AA丙烯酸共聚物压敏胶粘剂(PSAs)乳液中。发现超支化聚合物的加入提高了胶粘剂的稳定性和粘接性能。以羧基为末端基的超支化聚合物(HBP-B)加入量为0.5%时,胶粘剂互相矛盾的两个性能——持粘力与剥离强度同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99.
100.
综述运动营养市场发展趋势和前景,以及肽在运动营养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及功能作用,主要包括提供运动所需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EAA)、缓解疲劳、促进肌肉损伤修复、促进脂肪代谢、提升运动表现能力等。重点阐述大豆肽、小麦肽和胶原肽的分子量分布、必需氨基酸组成和在运动表现中的功能作用,以期为运动营养类产品的应用开发提供一定参考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