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工业技术   30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CO2碳化法制备了微米级球霰石型食品级碳酸钙,探讨了碳化温度、Ca2+浓度、混合气中CO2浓度等制备工艺参数对碳酸钙晶型和形貌的影响,探讨了氨水用量、碳化时间对碳酸钙产率的影响,并采用FT-IR、XRD和SEM对制备的碳酸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碳化温度升高、混合气中CO2浓度降低,制备的碳酸钙晶型由球霰石型转变为方解石型;Ca2+浓度增加,制备的碳酸钙颗粒尺寸增大,碳化时间增加,产率先增加后减小。最佳制备条件为碳化温度20℃,Ca2+浓度0.3 mol/L,混合气中CO2浓度30%,[氨水]/2[Ca2+]摩尔比为1.1,碳化时间为24 min,制备的微米级球霰石型碳酸钙颗粒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3.79μm,产率>99%,重金属含量低于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GB1898-2007轻质碳酸钙》的要求。  相似文献   
42.
为解决氟碳铈矿浮选所用羟肟酸类捕收剂价格高、用量大、毒性强、难降解且起泡性较弱等问题,研发了一种新型卤代改性月桂酸捕收剂WN-01用于氟碳铈矿浮选提纯。实验结果表明,相比改性前的月桂酸,月桂酸卤代改性捕收剂WN-01取得的最佳粗精矿REO品位和回收率可分别提高4.45百分点和36.86百分点。改性脂肪酸捕收剂WN-01浮选氟碳铈矿的适宜条件为矿浆pH为8.5,矿浆温度为30℃,捕收剂用量为150 mg/L,抑制剂水玻璃用量为120 mg/L。在该条件下,REO品位为26.57%的氟碳铈矿经1次粗选3次精选2次扫选开路浮选,可得到REO品位为49.18%、回收率为80.72%的浮选精矿。产品鉴定结果表明,浮选精矿主要成分为氟碳铈矿,含极少量萤石,浮选尾矿主要是石英和硅灰石,改性脂肪酸捕收剂WN-01表现出了优异的捕收性能和选择性,可替代羟肟酸类捕收剂,实现氟碳铈矿绿色、高效浮选。  相似文献   
43.
采用复合铵盐作浸出剂浸出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中的稀土。考察浸出剂的配比、浓度、液固比、流速、pH等因素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H4Cl、NH4NO3、(NH4)2SO4质量比为4∶5∶6的复合铵盐浸出剂为最佳组合;液固比越大、流速越慢,浸出率越高;当浸出剂浓度为10g/L、pH=3.5时浸出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4.
采用摇床分选含钒石煤,棒磨优于球磨,适宜的参数为磨矿细度-0.074mm占85.18%,床面横向倾角1.83°,冲洗水量242L/h。在试验条件下,获得V2O5品位为1.11%摇床精矿,回收率为77.43%。但尾矿中V2O5品位偏高,不能直接抛尾。采用胺类药剂Z-2为捕收剂、硫酸铝为抑制剂对摇床尾矿进行浮选,经摇床重选一浮选联合流程处理,可抛除26.07%的尾矿,尾矿中V2O5品位降低至0.24%,钒损失率仅7.44%。该方法选矿成本低,金属损失率低,可大幅度减少进入浸出工序物料量,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45.
简介了湿法磷酸脱色的现状,开展了活性炭改性及其对染料吸附性能的研究,探讨了活性炭类型、活性炭用量、温度、时间和搅拌速率等因素对湿法磷酸脱色工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工业级粉末活性炭(平均粒径0.15 mm)、活性炭用量7.5 g/100 mL、脱色温度55 ℃、脱色时间30 min、搅拌速度300 r/min,磷酸...  相似文献   
46.
改性生物吸附剂对碱性品红的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生物吸附剂对阳离子染料的吸附能力,本文采用简单的方法制备了均苯四甲酸酐修饰的啤酒酵母和甘蔗渣.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修饰后的啤酒酵母和甘蔗渣对阳离子染料碱性品红的吸附量分别为528.1和736.5mg.g-1,是未修饰的3.3和7.6倍,且分别能在630min和645min时达到最大吸附量并保持平衡.离子强度实验表明...  相似文献   
47.
采用凝胶燃烧-等离子氮杂方法制备了磷灰石型硅酸镧(La9.33Si6O26-1.5xNx)固体电解质,并对氮杂样品进行了XRD、FT-IR和Raman表征,测试了样品的热稳定性及电导率。结果表明:La9.33Si6O26-1.5xNx的六边磷灰石型物相结构不变。氮杂导致硅酸镧晶体结构中[SiO4]的环境发生改变,并影响其振动模式。TG-DSC分析表明氮杂硅酸镧的烧结温度应为1 200℃。在微波功率为300W,作用时间为15min条件下制备的氮杂硅酸镧的烧结体的电导率达1.28×10-2 S.cm-1(800℃)。初步分析认为氮杂导致通道氧空位浓度增加、氧离子迁移速率加快、电导率变大,形成空间电导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48.
N235萃取法分离稀土矿泥氯化浸出液中的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N235有机溶剂萃取法分离攀西稀土矿风化矿泥氯化浸出液中的铁,研究稀土浓度、氯化铵浓度、平衡水相酸度、相比等对铁萃取的影响,并用串级逆流萃取法吏同液中铁从2.115g/L降至6mg/L,所得除铁稀土浸出液为进一步实行RF/Mn分离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49.
氯化铵分解氟碳铈矿回收稀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氯化铵焙烧法提取氟碳矿中稀土新的工艺路线,考究反应温度、,时间、氯化铵用量及固氟添加剂对稀土回收的影响,在焙烧温度500℃,焙烧时间1小时,氯化铵/矿重=0.5及固氟添加剂存在的条件下,稀土回收率达到84%,同时氯化铵焙烧法对铁的氯化具有选择性,焙砂热水浸出得到的浸取液,铁的含量很低,因此采用该法分解氟碳铈矿更有利于后续过程的稀土净化。  相似文献   
50.
针对含金 17.3g/t、银 4 4 0 0g/t的炭质银精矿 ,提出了氰化浸金—强化提银两段浸出新工艺 ,并对其浸出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先金后银工艺 ,避免了在氰化浸出过程中炭质物对提金过程的影响。在氰化浸出段 ,金、银的浸出率分别大于92 %和 70 % ;而残存在氰化渣中的部分难浸银可在后续的强氧化浸出段予以回收 ,使银的总浸出率可大于 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