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6篇
工业技术   113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用Auger谱仪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对4330M钢晶界上杂质偏聚的影响,并对偏聚量进行了定量计算。结果表明:奥氏体化温度不同,杂质偏聚量也不同。  相似文献   
62.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321〕和〔110〕位向的铌单晶在循环变形时的表面形貌变化.研究了圆形试样经过循环变形到饱和阶段表面出现的皱褶.本文用形变带这个词来表示材料经不均匀变形后产生的这种皱带,它不同于有特定位向的扭折带.根据表面形貌细节把形变带分成五类,并对形变带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讨论.形变带所在平面和轴向夹角均在≈45°,说明宏观应力状态对形变带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3.
高温固溶处理加适当的时效处理能使一种定向凝固合金的中温持久寿命提高十倍左右,然而并不降低中温持久塑性。中温持久寿命的提高主要是由于铸态粗大γ′,共晶γ-γ′的溶解,并在空冷过程中重新析出均匀分布的细小γ′的缘故。高于1210℃固溶处理,组织中出现许多亚晶粒,其边界由细小的颗粒状次生碳化物构成,这种亚晶界并不损害持久寿命。在所研究的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范围内,没有发现中温持久性能的重大变化。然而,与不经时效的相比,不管是对中温持久性能还是对高温持久性能,时效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实验证明:1210~(+20)℃,4小时空冷加900℃,16小时空冷是较为合适的热处理规范。该合金的中温持久寿命t_f和稳态蠕变速率ε_Ⅱ之间符合ε_Ⅱ~a·t_f=c经验式,且a=1,c=5.5。  相似文献   
64.
新研制的抗燃气腐蚀长寿命定向凝固合金的机械性能与René80、IN-378(M38)、DS-René80等合金进行了比较。从成分、γ'相、碳化物、硼化物、晶粒结构、偏析及缺陷等方面阐述了显微组织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
用Mossbauer谱研究了B2结构金属间化合物Fe-40Al及其加Mn或Ti量分别为1,5,10at.-%的合金,在室温下,Fe-40Al及其合金的Mossbauer谱均接近单峰谱线,Fe原子无明显磁矩。对加入第三组元的Fe-40Al合金的Mossbauer谱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为两条洛仑兹曲线之和,认为Mn原子既占据F原子位置,也占据Al原子位置;而Ti原子优先占据了Fe原子位置,超过5at.-%  相似文献   
66.
用Mossbauer谱研究了B2结构金属间化合物Fe-40Al及其加Mn或Ti量分别为1,5,10at.-%的合金.在室温下,Fe-40Al及其合金的Mossbauer谱均接近单峰谱线,Fe原子无明显磁矩对加入第三组元的Fe—40Al合金的Mossbauer谱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为两条洛仑兹曲线之和,认为Mn原子既占据Fe原子位置,也占据Al原子位置;而Ti原子优先占据Fe原子位置,超过5at.-%时,才有少量Ti原子占据Al原子位置.  相似文献   
67.
应用扫描俄歇探针研究了硼在金属间化合物Ni3Al晶界的平衡偏聚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硼在Ni3Al晶界的偏聚符合Langrnuir一McLean平衡偏聚理论;实验得到硼在Ni-24at.-%Al合金中晶界偏聚自由能△G=-22159-24.74T(J/mol):硼在Ni3Al晶界的偏聚受晶界结构和晶界化学环境的影响。不同结构的晶界存在着硼偏聚的不均匀性,硼在富镍晶界的偏聚比在富Al晶界更为显著,合金元素对硼在Ni3Al晶界偏聚的影响与其在Ni3Al中占据的亚阵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68.
文章研究了Fe3Al 基合金Fe28Al4Ti( 原子百分比) 的高温变形及断裂行为,发现该合金在650 ~750 ℃温度区间显示出明显的超塑性变形,表观激活能显著低于Fe3Al 基合金的蠕变激活能,但高于含Ti 量低的Fe28Al2Ti 合金的超塑性变形表观激活能,SEM 观察表明断裂以韧窝型断裂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69.
本文研究了淬火温度对4330M钢在蒸馏水中的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实验表明,淬火温度从870℃上升到1100℃时,裂纹扩展速率da/dt显著下降(相差一个数量级);从1100℃上升到1200℃时,裂纹扩展速率da/dt却稍提高,在1100℃处,da/dt有一最小值。断口分析表明,随淬火温度升高,应力腐蚀的断裂方式有所改变,870,1000℃淬火的试样系沿晶断裂,而1100,1200℃淬火试样则是穿晶准解理断裂。用饱和苦味酸溶液腐蚀显示奥氏体晶界,通过奥氏体晶界腐蚀沟槽深度估算出杂质磷在奥氏体晶界的平衡偏聚浓度,它和淬火加热温度之间的关系符合Mclean的平衡偏聚理论。磷在奥氏体晶界的偏聚是造成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率da/dt变化的主要原因。采用杂质原子偏聚和氢对脆性断裂影响的理论,对各种实验现象加以解释,并认为杂质原子在晶界偏聚和氢共同作用的氢脆断口是沿晶断裂型,而单纯氢起作用的氢脆断口是穿晶准解理断裂型。  相似文献   
70.
晶界设计和控制及其在Fe-6.5%Si合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界面工程学的新概念“晶界设计和控制技术”,并以Fe6.5%Si合金为例,展示了这一技术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对原始态快速凝固Fe-6.5%Si合金薄带的成功分析表明,作为晶界设计和控制强有力工具的EBSD分析技术在表征晶界结构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采用适当的铸造、轧制或热处理工艺调整晶界的数量(晶粒尺寸)和特征分布,不仅能够明显改善Fe-6.5%Si合金的室温塑性,而且还有可能将这种典型的脆性多晶体改造成具有良好柔韧性的新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