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3篇
工业技术   13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双相TiAl基合金塑性变形的微观机制分析表明,由于γ相仅通过普通位错的滑移和形变变生不能任意改变形状,所以不能满足多晶体TiAl基合金晶粒间产生协调变形的必要条件。根据上述分析推导出多晶体TiAl基合金室温下断裂应变εf和晶粒直径d的关系为:εf=a/(d+b)+c,上式与献报道的实验结果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62.
研究并讨论了以三类不同孪晶关系存在的,层片间的塑性变形协调机制.结果表明,120°旋转孪晶层片间存在穿越和不穿越层片界面的塑性变形协调机制;两真李晶层片间可协调的塑性变形不穿越层片界面;而两伪孪晶层片间的塑性变形则是不协调的.  相似文献   
63.
本文采用透射电镜系列倾转,选区电子衍射及会聚束电子衍射技术,系统研究了一种Al-Li-Cu-Mg-Zr合金中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该合金中的主要强化相为δ′相,其生长符合粗化动力学。β′相可作为δ′相的核心,并加快其析出速率;合金中的另一主要强化相为s′相。s′相单体为板条状,许多平行生长的s′相单体拼合在一起形成片状的s′相板条群。s′相单体的惯习面为{210}_α,沿<100>_α方向长大,但s′相的片状板条群却躺在{110}_α面上;T_1′相在时效组织中占的体积分数很小,在该合金中不是主要强化相;长时间时效后在晶界上主要形成T_2相。  相似文献   
64.
针对航天器热控涂层性能退化预测问题,提出了自适应模拟退火回火算法和自适应综合遗传算法。利用美国Tenflon型涂层材料短时间地面模拟实验数据对上述两种算法进行了模型参数求解。并将所得预测曲线与美国9年时间跨度的Teflon型涂层材料地面模拟实验数据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表明了模拟退火回火算法以及自适应综合遗传算法对解决航天器热控涂层性能退化预测问题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5.
针对航天器热控涂层性能退化预测问题,提出了自适应模拟退火回火算法和自适应综合遗传算法.利用美国Teflon型涂层材料短时间地面模拟实验数据对上述两种算法进行了模型参数求解.并将所得预测曲线与美国9年时间跨度的Teflon型涂层材料地面模拟实验数据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表明了模拟退火回火算法以及自适应综合遗传算法对解决航天器...  相似文献   
66.
简要阐述空间粉尘的定义、来源、空间分布状况及与航天器发生碰撞概率,并从空间粉尘与航天器外表材料交互作用角度,综述空间粉尘环境因素对热控涂层、高温热管、光学材料、太阳电池和绝缘隔热层影响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地面模拟试验表明,空间粉尘高速撞击下对这些材料与元器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67.
利用静电式粉尘加速器模拟空间微米级陨石粒子,研究了不同撞击速度下航天器外表面ZrO2涂层的损伤形式.结果表明,ZrO2热控涂层在空间微陨石的撞击下,涂层表面形成砂蚀损伤,导致光学性能发生变化热控涂层表面破坏程度及形式与碰撞速度有关,ZrO2涂层表面砂蚀损伤是导致涂层光学性能变化的原因.ZrO2涂层吸收发射比由碰撞前的0.23变为碰撞后的0.75,涂层性质由太阳吸收体向绝对反射体转变.  相似文献   
68.
热机械循环是复合材料所面临的苛刻空间环境因素.对B/Al复合材料进行温度变化范围为-125~125℃,外加拉伸载荷为30MPa的热机械循环试验,通过室温拉伸试验测量了B/Al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利用SEM及TEM分析了复合材料的拉伸断口形貌及显微结构,研究了热机械循环对B/Al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热机械循环造成了B纤维与Al基体之间界面的弱化,产生了可测的弹性模量的降低;同时,引起基体塑性应变,造成基体内位错密度增加.在热机械循环初期,B/Al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是增加的,但随即随热机械循环周次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69.
真空热循环对M40J/环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测量了经不同次数单向真空热循环试验(93~413 K,10-5Pa)后M40J/5228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层剪强度,研究了真空热循环对M40J/环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真空热循环次数的增加,90°和0°拉伸强度下降,并分别于48次和40次真空热循环后趋于平缓.弯曲强度随着真空热循环次数的增加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再趋于平缓的特征,而层剪强度变化不大.90°和0°拉伸强度的变化与界面脱粘程度密切相关.弯曲强度变化主要反映真空热循环时树脂基体后续固化效应的影响.层剪强度变化是界面脱粘与树脂基体后续固化两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0.
孙荣禄  刘勇  杨德庄 《中国激光》2003,30(7):659-662
在Ti-6Al-4V合金表面激光熔覆NiCrBSi-TiC复合涂层,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了熔覆层的微观组织,测试了熔覆层在大气和真空(P=10~(-5)Pa)环境中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熔覆层的组织是在γ-Ni树枝晶和γ-Ni+M_(23)(CB)_6共晶的基体上弥散地分布着未熔TiC颗粒和液析TiC。未熔TiC颗粒与基体γ-Ni之间具有外延生长的结合界面,液析TiC与基体γ-Ni结合界面干净、光滑。熔覆层在大气环境中的摩擦系数在0.3~0.4之间,磨损率比Ti-6Al-4V合金降低约一个数量级,在真空环境中的摩擦系数在0.4~0.5之间,磨损率比Ti-6Al-4V合金降低约一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