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工业技术   66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李猛  杨洪瑞  刘洪静  尚坤 《印染》2021,(8):12-16
为改变杂环芳纶纤维的电导率特性,通过化学镀与电镀的方法在杂环芳纶纤维表面进行金属镀层的附着,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研究了纤维表面的镀层特征和化学组成,测试了化学镀与电镀溶液浸润对杂环芳纶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镀与电镀以溶液浸润的方式能够在杂环芳纶纤维表面形成均匀连续的镀层并获得稳定的电导率;纤维经金属化镀层...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提高Mg-Zn-Ca的耐腐蚀性能.方法 在Na2HPO4、NaOH和C3H8O3溶液中,采用微弧氧化(MAO)技术在Mg-Zn-Ca表面通过调节电参数中正向占空比的大小(20%、30%和40%)制备耐蚀性能涂层.利用XRD和SEM表征涂层的物相和形貌.采用光学显微镜测量涂层厚度.采用划痕仪测试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  相似文献   
83.
深埋弱胶结薄基岩厚煤层采场动压显现强烈,顶板动载冲击作用下液压支架压死、损坏现象时有发生.为提高该类采场围岩控制效果,采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等手段研究厚冲积层作用下深埋弱胶结薄基岩顶板动载冲击效应产生机制,探究动载冲击力确定方法.结果 表明:深埋弱胶结薄基岩厚煤层采场覆岩采动裂隙萌生于高位厚冲积层,上行扩展导...  相似文献   
84.
根据国内液化天燃气罐式集装箱的发展情况,着重介绍了LNG罐式集装箱的一些制造技术,并分析了它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5.
以富村110kV数字化变电站为例,通过与常规综自站比较,对数字化变电站安装、调试方法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86.
高压直流电缆的耐压试验主要是为获取直流电缆的击穿电压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寿命曲线)。本文提出高压直流电缆耐压试验方法以及采用模型电缆进行直流耐压试验。解决高压直流电缆耐压试验中采用何种措施对相关试验设备的保护、如何采用已有容量的加热试验设备来满足大截面绝缘体加热的试验容量要求、电缆样品本身绝缘温差控制方法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87.
在对某高铁三水铝石型铝土矿物相分析基础上,研究了其在不加钙的铝酸钠溶液中的溶出行为,考察了溶出液碱浓度、溶出温度和溶出时间对氧化铝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矿中Gibbsite形态的铝约占总铝量的70%,且嵌布于赤铁矿中;优化的溶出条件为,分子比3.0的铝酸钠溶液Na2O浓度为150 g/L、温度100℃、时间15 min,此时原矿中Al2O3溶出率达72%.该矿在低温低碱条件下的溶出过程受内扩散控制,计算的表观活化能为61.78 kJ/mol,溶出速率控制模式与表观活化能理论值不同可能与扩散形式相关.  相似文献   
88.
复合射孔技术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射孔技术把聚能射孔弹射孔与可控推进剂压裂结合起来,达到射孔与压裂的复合。经在中原油田采油二厂19口井的应用效果分析,证实该技术解堵增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9.
通过对顶吹转炉二维水模型模拟实验,研究了顶吹过程中炉渣与钢液的混合情况。应用分形理论对炉渣在钢液中分布的分维数及无量纲面积进行了计算,为渣一金反应界面积的计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吹炼过程中,炉渣在钢液中的分布存在形变区和分裂区;枪位、气体流量及渣一金比对炉渣分布的影响较大;并得到了枪位、气体流量及渣金比三者对分散相炉渣分布分维数的影响及分布分维数对渣金反应界面无量纲面积影响的经验关系式。  相似文献   
90.
非线性编辑技术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来编辑处理视音频数据的技术。传统的非线性编辑系统以专用的处理板卡为核心,计算机CPU仅仅负责实现交互界面和文件系统数据存储的功能,视音频信号的输入、压缩、解压缩、特技、合成、输出等处理工作全部通过板卡完成。系统在视频处理方面基本不占用计算机的资源,对于计算机平台的配置要求相对较低,而且采用专门设计的芯片来实现视频解码、特技处理和画面合成,可以保证系统的实时性。但是,因为受到专用板卡的限制,系统所能够处理的视频压缩格式、特技效果的种类、实时性能都被固化了,无法支持多种格式视频文件,更无法支持多格式混编。经过实践证明这种编辑系统的结构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首先,专用板卡完成各种功能所必需的复杂结构导致了板卡价格比较昂贵并且兼容性,稳定性较差。其次,采用专用板卡的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完全取决于板卡,编解码器的规格和编解码性能决定了所能够编辑的压缩视频格式和实时编辑、播放的视频层数;DVE处理器的数量和性能决定了实时特技轨道数和特技效果。由于硬件板卡所固有的不可升级特性,用户一旦选用了某个板卡,编辑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就完全受限于板卡的能力,除了增加一些可选的特技卡或接口卡之外,没有任何进一步升级的空间和可能。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性能的整体提升,加上非编软件水平的提高。出现了以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GPU)+输入输出接口卡(IO)构架为核心,加上一套非编软件构成的新一代纯软件的非线性编辑系统。这种非编系统的核心技术是CPU+GPU。正是CPU+GPU技术的出现,将非线性编辑系统从以往复杂的专用系统变成一台简单的普通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