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工业技术   4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机械合金化合成PLZT粉末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使用不同球磨设备机械合金化PLZT陶瓷粉末及其合成机理.与滚动式和行星式球磨相比较,多维摆动式球磨能在短时间内合成PLZT单相固溶体粉末.理论计算表明,撞击能量是决定能否发生机械化学反应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2.
13.
利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和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制备了单相的钙钛矿结构La_xSr_(1-x)TiO_3 (0≤x≤0.15)块体材料,与传统的固相反应法相比,烧结温度大幅降低.在室温至679 K的温度范围内测量了La_xSr_(1-x)TiO_3 (0≤x≤0.15)的Seebeck系数和电导率,确定了最佳La掺杂量x=0.08.La_0.08Sr_0.92TiO_3在679 K时,最大功率因子PF=2.95 μWm~(-1)·K~(-2),随温度升高,PF增大趋势明显,表明在高温环境中可具有更大的PF.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制备p型AgSn18SbTe20无铅热电材料的机械合金化(MA)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工艺, 调查了MA过程中球磨时间和SPS温度对材料电热传输性能和热电优值的影响, 分析了样品的物相和显微结构。研究表明, 适当延长球磨时间和降低烧结温度, 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热电性能。优化制备条件可以实现59%的性能提升, 最佳条件(球磨12 h、SPS温度743 K)下制备的样品ZT值在723 K达到0.62。  相似文献   
15.
无铅压电陶瓷铌酸钾钠的常压烧结及其电学性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用常压烧结方法制备了Na0.5K0.5NbO3(NKN)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与NKN陶瓷的密度、结构以及电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NKN陶瓷与KNbO3相似为正交结构,烧结温度超过1 080 ℃时,出现无压电性第二相.在很小的温度范围内(1020~1100 ℃)烧结体密度有显著不同,当烧结温度为1 080 ℃时,NKN陶瓷烧结密度达到最大值(4.22 g/cm3,相对密度为92%).经1 060℃烧结的NKN陶瓷其压电常数最高,达到122 pC/N;Curie温度为409 ℃;矫顽场为9 kV/cm;剩余极化强度为15 μC/cm2.  相似文献   
16.
低温合成Ti3SiC2陶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机械合金化和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纯度较高的Ti3SiC2陶瓷,研究了微量Al对Ti3SiC2的机械合金化和放电等离子烧结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Al可以显著提高机械合金化及放电等离子烧结产物中Ti3SiC2的含量,并显著降低高纯度Ti3SiC2的烧结温度.机械合金化10h,成分为3Ti/Si/2C/0.2Al(摩尔比)的混合粉体,经850℃放电等离子烧结可获得质量分数(下同)高达96%的Ti3SiC2块体,烧结温度提高到1 100℃,可获得纯度为99.3%、相对密度高达98.9%的Ti3SiC2致密块体.  相似文献   
17.
新型陶瓷材料在日本的应用和研究开发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前言当代科技文明都与新材料的发明及应用分不开。同时工业技术的发展又不断向材料研究工作者提出新的课题,不断需求性能超越现有材料的新材料。与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相比,新型陶瓷材料具有高强、高硬、耐腐蚀、耐高温等特性。20世纪80年代在开发新能源和有效利用石油能源的呼声中,发达国家相继掀起了新型陶瓷材料研究开发的热潮。日本在材料科学领域一直走在世界的前沿,特别是在新型陶瓷材料方面占有领先、突出的地位。一般来看,日本和欧美乃至中国在陶瓷材料研究方面上水平相差并不大,但在新型陶瓷材料的产业方面日本在世界上占有绝…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适合于制备Si3N4陶瓷微细部件的微细制备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Si粉的预烧结成形和微型加工以及反应烧结等三部分,结合了Si粉预烧结体的可加工性和Si3N4反应烧结所具有的近净尺寸成形特点,具有制备Si3N4陶瓷三维微细部件的优势.本研究利用该技术成功地制备了直径5mm、厚度1.2mm、叶片厚度大约70μm的Si3N4陶瓷微型转子.  相似文献   
19.
改善烧结制度制备(Bi0.5Na0.5)TiO3-Ba(Ti,Zr)O3(简称BNT-BZT)系无铅压电陶瓷,能得到较高的致密度.该压电陶瓷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电学性能的最佳成分点位于准同型相界附近四方相的区域,组成为(Bi0.5Na0.5)TiO3-xBa(TiyZr)O3x=0.09~0.12的范围内,此时具有最大的压电常数(d33=147pC/N)和室温介电常数(ε33T/ε0=881.4).BNT-BZT陶瓷体系的机电耦合系数Kp受BZT含量的影响较小,而BZT含量对机械品质因数Qm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Mo/PSZ系复合材料的热学、力学性能与组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莞  李敬锋 《金属学报》2002,38(4):438-442
在全组成范围内对Mo/PSZ系两相复合材料进行了组织结构的定量表征和热物理性能及高温力学性能的测试,详细讨论了两相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热传导特性和变形、破坏特性和复合组织的依存关系。实验结果证明,Mo/PSZ系复合材料的热传导率、变形及破坏举动等特性不仅与测定温度和组成有关,而且强烈依存于复合材料的组织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