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1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中频感应炉中采用石墨坩埚熔炼+金属型凝固开发了铍铜合金熔铸工艺,分别测试了铸态下合金的硬度和力学性能,观察了其显微组织。结果表明:该工艺制备的铍铜合金铸锭外观光洁平整,铸态密度达到8.820 g/cm3,平均硬度198.1 HV,导电率43.22%IACS;铸态合金中初生相α-Cu比例较高,同时含有少量β相;合金含铍量愈低,β相愈细小,分布愈均匀。在试验条件下,本工艺制备的合金表面质量较好,缺陷较少,综合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82.
包埋渗铝法可在钢基体表面制备出一层致密、坚固、连续的Fe-Al渗层,以改善基体性能。本文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下对Q235低碳钢进行包埋渗铝,形成Fe-Al渗层,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渗铝层的物相结构、表面及截面形貌和成分,采用显微硬度仪测量了截面硬度。结果表明,不同渗铝温度下获得的渗铝层,主要含有Fe2Al5和FeAl3两相,且750℃得到的渗层存在较多Fe2Al5相;随着渗铝温度升高,Fe-Al渗层厚度增加,Al原子扩散系数增大,但显微硬度降低;不同渗铝时间下制备的渗铝层,物相仍以Fe2Al5和FeAl3为主,但随着渗铝时间延长,FeAl3含量减少,且Al原子扩散系数变大,渗层显微硬度略有降低。在进一步分析Fe-Al渗层形成的热力学与动力学基础上,总结了渗铝层形成的扩散机制。  相似文献   
83.
介绍了无铬金属鞣剂、植物鞣剂、改性戊二醛鞣剂、噁唑烷鞣剂、有机膦鞣剂、纳米鞣剂等无铬鞣剂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4.
在分析了燕家河煤矿8~#煤层三采区皮带大巷掘进工作面地质条件及采掘特点的基础上,采用钻屑法对掘进工作面的冲击危险区域进行了监测。通过分析钻屑法的监测原理及判断准则,对三采区皮带大巷冲击危险性进行了实时监测。监测数据异常时,采用大孔径进行泄压,并对钻屑煤粉量及钻进过程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工作面无冲击危险性,确保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5.
武汉绿地中心副楼裙房4层钢平台位于中庭位置,因部分钢平台构件超重,现有塔式起重机无法吊装就位。经过方案对比分析,选用胎架支撑+汽车式起重机上楼板高空原位拼装施工方法。首先根据钢平台构件分段位置及首层楼板混凝土梁位置,合理布置支撑胎架,然后采用25t汽车式起重机上首层楼板进行高空原位拼装。考虑胎架布置紧凑及受周围土建结构影响中庭位置空间狭窄等因素,将胎架及时卸载周转,为汽车式起重机站位及行走让出道路,同时也减少胎架投入,降低施工成本。通过系列技术措施,有效解决了在结构内部进行超重钢结构施工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86.
汛末提前蓄水能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提高水库蓄满率,增益良多。目前针对三峡水库汛末蓄水时机的研究很多,但侧重点不同,且最佳蓄水时机的选取缺少决策技术支持。为了将现有研究成果有效整合,供上级决策者参考,提出了专家群体最大满意度群决策模型。首先,各专家运用累积前景理论对蓄水时间方案进行排序,然后以专家群体满意度最大为目标,求解使专家群体满意度最大的群决策结果。结果显示,9月11日蓄水的方案可以在较小的风险条件下取得较大效益,为最优方案,该结果与传统决策方法结果相同,表明了所提群决策模型的有效性。此外,该模型充分考虑专家决策心理,尊重群体意见,结果有据可循,能为研究三峡汛末蓄水时机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7.
以格力电器(洛阳)中央空调智能制造基地四标段项目为例,针对多层工业厂房长螺旋钻孔压灌桩、超长超宽混凝土浇筑、金刚砂一体成型楼面、钢结构吊装等关键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对关键技术的施工控制,工程质量、工期得到保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8.
在课堂中融入思政元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增强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车辆制造与修理工艺》是车辆工程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实践性强,需要有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随着新工科建设的推进,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基本要求.本文简要探讨在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制造与修理工艺》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9.
部分单位存在单件交付数据填写不规范不完整、未通过代码登记平台传递、物品码数据未与总承单位构型数据在数据交付系统同步更新等数据问题,以及条码标签样式不规范、制作流程繁琐、弧面条码无法识读等标印问题,造成了单件交付数据与实物状态不一致、不同步,导致主机厂所退货。针对上述基于数据交付系统的二维码标印工艺问题,文章旨在完善二维码的标印工艺,在打标印时增加设备、标印方式、标印基材、标印范围等要求,为指导相关标印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0.
酚类物质对葡萄酒香气的影响虽有报道,但多数为静态环境下的模拟反应,对于在真实酿造条件下香气的动态变化还鲜有研究。为此,作者以黑比诺葡萄为原料,通过在乙醇发酵前添加咖啡酸和迷迭香酸两种酚类物质,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研究其在陈酿阶段对干红葡萄酒主要香气物质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持续12个月的陈酿期间,咖啡酸处理能使酒中酯类、醇类、萜烯类、降异戊二烯类和酸类等香气物质的质量浓度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香气保留效果,而迷迭香酸处理样品的香气物质含量较低且香气种类单一。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和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动态变化分析发现,咖啡酸处理样品与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苯乙醇和β-大马士酮等具有花果香味的物质有较高相关性,推测其对陈酿期间葡萄酒花果香味的保持具有积极影响。该研究结果可为丰富葡萄酒风味化学内容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