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7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添加剂对注射成型钕铁硼粘结磁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制备出高性价比的注射成型粘结钕铁硼磁体,采用国产的快淬钕铁硼磁粉和尼龙6混合、挤出造粒后,注射成型制备钕铁硼磁体。通过对硅烷系列的偶联剂、硬脂酸系列的润滑剂等添加剂对注射磁体性能的影响研究,并结合微观分析优化出了各种添加剂的最佳添加量,制备出了磁性能为Br:0.5158T,Hcb:321kA/m,Hcj:730kA/m,(BH)m:40kJ/m3的注射钕铁硼磁体,磁体的性能与日本Mate公司的RNI—50产品性能相当,而价格却低得多。  相似文献   
72.
采用粉末真空脱氧处理、SPS烧结、合金固溶处理制备Ti(CN)基金属陶瓷.用XRD、SEM等分析烧结体的物相、显微组织、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通过对原料粉末在800℃下进行2 h真空脱氧处理可降低金属陶瓷的孔隙率和增加WC固溶,使抗弯强度从482 MPa提高到655 MPa.在1250℃对SPS烧结后的金属陶瓷进行45 min真空固溶处理,其抗弯强度提高到1250 MPa,但是如果温度继续升高至1300℃,由于包覆相的厚度增加,抗弯强度降低.分析发现:高的抗弯强度主要源于环形相的形成和孔隙率的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73.
利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了新疆阿勒泰百里香挥发油,测得含量为0.31%。并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对拟百里香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分离出82 种成分,共确认了其中72 种。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同时测定了挥发油的金属螯合性、还原力和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阿勒泰百里香挥发油、BHT 和百里香酚均无金属螯合性,挥发油还原能力高于百里香酚和BHT,并且抗氧化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74.
采用SEM、XRD、EDX等方法分析了添加合金元素B、Zr、Co前后Sm-Fe合金铸锭的微观结构及快淬条带中的相组成.研究表明,添加合金元素B、Zr、Co前后,Sm-Fe合金铸锭均由Sm2Fe17相、富Sm相和α-Fe相组成,添加B可促使铸锭晶粒细化,富Sm相由块状向条状变化,添加Zr、Co可使铸锭晶粒进一步细化,富Sm相进一步条状化.添加合金元素B、Zr、Co前,Sm-Fe合金仅在快淬速度达到30m/s时得到ThCu7型六角晶结构的Sm10Fe90相及少量α-相;添加B、Zr、Co元素后,在不同快淬速度下合金均可得到单一的ThCu7型六角晶结构的Sm10Fe90相及部分非晶相.添加Zr、Co元素后,快淬条带晶粒进一步细化.当Zr、Co元素含量一定时,随快淬速度的加快,其晶胞体积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同时快淬条带中的非晶相逐渐增加,Sm10Fe90相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75.
为了获得高效、环境友好的纳米微晶骨架镍催化材料,采用电弧感应重熔技术以及快速凝固技术制备了纳米微晶的NiAl母合金条带,并通过XRD、SEM等分析技术揭示了NiAl合金快速凝固过程的相组成以及显微结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在合金成分一定时,快淬的冷却速率对合金的相组成、相对含量以及微观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考虑到加工条件,通常以30 m·s-1为佳,此时合金中有效相Al3Ni2相对含量达到最大,晶粒细小,部分非晶化。  相似文献   
76.
综述了合金元素的添加对Sm2Fe17Nx稀土永磁材料的微观结构以及性能的影响.介绍了取代元素的分类,从理论和研究现状等方面分析和总结了合金元素对Sm2Fe17Nx稀土永磁材料的热稳定性、磁性能以及工艺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今后Sm2Fe17Nx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7.
通过XRD,SEM,EDX等手段研究了Sm-Fe合金的凝固和均匀化热处理过程中合金的相及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Sm-Fe合金在凝固中由于包晶反应不完全,母合金中不可避免地含有α-Fe,富Sm相等杂相:1050℃,24h的热处理能有效地消除合金中的杂相和残余应力,成功地制备出成分均一的单相2:17母合金。通过实验观测和分析,建立了Sm-Fe合金凝固过程中微观结构演变的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78.
通过XRD分析了Sm2Fe17合金的氮化行为及该过程中合金的结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Sm2Fe17合金粉末在460℃~510℃氮化5 h的过程中,随着氮化温度的升高,合金的晶格常数、体积膨胀量不断增加,预示着合金中氮含量的增加,490℃时角度偏移量最大达到约0.9°,晶胞体积膨胀量达6.568%,合金中的氮含量达到最大值;500℃以后氮化物的分解占主导地位.同时,建立了Sm2Fe17合金粉末的氮化过程的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