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2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采用二次正交回归方法设计了以CaO-A12O3为基,添加MgO、BaO、CaF2、Na2O等组分的精炼渣,通过实验室系统研究,建立了硫分配比与精炼渣组分百分比含量关系的数学模型;确定了脱硫精炼渣的最佳组成.采用该精炼渣进行脱硫试验,可使钢中硫含量降至0.0004%.  相似文献   
82.
何生平  曾建华  汪灿荣  王谦 《连铸》2011,(Z1):63-66
水口结瘤是连铸含铝钢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针对连铸含铝钢钢水可浇性问题,首先分析了传统含铝钢中Al2O3夹杂形态控制的钙处理技术。在热力学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高铝钢中夹杂物控制思路,认为采用转炉渣洗和合适的精炼渣而不用钙处理能保证钢水的可浇性。  相似文献   
83.
超低碳钢弱脱氧工艺下炉渣组分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国兴  王谦  何生平  曾建华 《钢铁》2011,46(5):38-42
针对采用弱脱氧工艺冶炼超低碳钢,利用Factsage软件计算了顶渣氧化性与钢水氧活度之间的关系,进而计算了炉渣各组元对硫分配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超低碳钢的生产,顶渣中w(FeO+MnO)至少应控制在15%以下,w(CaO)/w(A12O3)控制在2.5~4.0.工业试验表明,通过顶渣改性将w(FeO+MnO)控制在...  相似文献   
84.
RH浸渍管侵蚀严重是目前采用RH脱硫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弄清其侵蚀机理是减缓和避免侵蚀的基本前提.采用FactSage软件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RH脱硫剂与浸渍管浇注料的反应机理,同时分析了脱硫剂以及浇注料中添加MgO组分对侵蚀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RH脱硫剂与浇注料反应生成的主要相为CaO·6Al2O3(CA6)和CaO...  相似文献   
85.
为更好的满足半钢炼钢的要求,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提钒炼钢厂结合自身半钢冶炼实际情况,对原氧枪喷头进行了设计改进,并通过工业试验对新氧枪各项参数进行了考察.试验结果表明:与原氧枪相比,改进后的氧枪脱磷效果更好,初渣形成时间平均提前1.37 min,纯吹氧时间平均缩短0.77 min,吨钢氧耗平均降低1.05 m3/t,渣料消耗降低了2.5 kg/t.  相似文献   
86.
87.
创业难,女人创业更难。 五年时间里,程莉敏女士本着上海人特有的坚忍不拨、持之以恒的精神,与国内多家著名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与他们成为了生活、工作中的知心朋友。  相似文献   
88.
攀钢IF钢生产中碳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攀钢IF钢生产中碳的控制及主要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降低攀钢IF钢的碳含量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89.
含BaO、Na2O精炼渣系组分对硫分配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二次正交回归方法设计了以CaO-Al2O3为基本组成,并添加MgO、BaO、CaF2、Na2O等组分的精炼渣;通过实验室系统地研究,建立了硫分配比与精炼渣组分质量分数关系的数学模型;确定了脱硫精炼渣的最佳组成.采用该精炼渣进行脱硫试验,可使钢中硫质量分数降至0.000 4%.  相似文献   
90.
从替品牌企业0EH到跨越为品牌联盟商的过程中,杜欧公司董事长杨建平既解决了公司创业阶段资金和技术的需要.又突破了发展中的局限.更形成了独特的“3+1=1”利益共同体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