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提出调度培训仿真系统(DTS)与SCADA/EMS容灾系统的一体化设计思想,使得DTS中的SCADA/EMS仿真子系统与在线SCADA/EMS的软件基本一致,运行于相似的硬件平台,使用相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相同的画管理系统及相同的网络通信管理系统,客观上为预防SCADA/EMS的运行环境遭受毁灭性破坏提供了异地备份系统,也称容灾系统,文中分析了实现DTS/SCADA/EMS一体化容灾系统的设计思想,技术难题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22.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数控机床远程故障诊断系统,与其它监测系统不同,它只在机床发生故障时才连接上网,传送数据,该系统具有诊断精度高,诊断速度快,响应性好和成本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3.
A moderately thermophilic acidophilic iron-oxidizing bacterium ZW-1 was isolated from Dexing mine, Jiangxi Province, China. The morphological, biochemical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16S rRNA sequence and bioleaching characterization of strain ZW-1 were studied. The optimum growth temperature is 48 ℃, and the optimum initial pH is 1.9. The strain can grow autotrophically by using ferrous iron or elemental sulfur as sole energy sources. The strain is also able to grow heterotrophically by using peptone and yeast extract powder, but not glucose. The cell density of strain ZW-1 can reach up to 1.02×108 /mL with addition of 0.4 g/L peptone. A phylogenetic tree was constructed by comparing with the published 16S rRNA sequences of the relative bacteria species. In the phylogenetic tree, strain ZW-1 is closely relative to Sulfobacilus acidophilus with more than 99% sequence similarity. The results of bioleaching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the strain could oxidize Fe2+ efficiently, and the maximum oxidizing rate is 0.295 g/(L·h). It could tolerate high concentration of Fe3+ and Cu2+ (35 g/L and 25 g/L, respectively). After 20 d, 44.6% of copper is extracted from chalcopyrite by using strain ZW-1 as inocula.  相似文献   
24.
通过分析华中电网AGC现行控制模式,指出联络线和频率偏差控制(TBC)模式是解决现有问题的较好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网AGC分层控制”的新观点,结合华中电网的实际情况,探讨了进一步提高电网频率质量的分层TBC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25.
首先简要讨论了传统的确定性暂态稳定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入概率性暂态稳定分析方法,重点介绍了暂态稳定性分析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和相应的建模方法。总结了现有的概率暂态稳定性仿真方法和指标。最后,对暂态稳定分析中的确定性方法和概率性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比较。  相似文献   
26.
根据ICMMS体系的设计方法, 对华中电力集团公司EMS的自动发电控制部分进行了研究。对AGC部分进行了基于ICMMS体系的结构分解,并利用IDEF0图的形式表达了AGC部分的用户需求。文中还利用智能单元参考模型对AGC部分IDEF0图中各控制、维护和技术管理功能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27.
为了提高西藏玉龙铜矿铜氧化矿的酸浸效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了酸浸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以期提高铜浸出效率,为中试及工程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首先研究了氧化铜矿硫酸浸出的单因素最佳区间,然后针对温度、初始酸浓度、浸出时间、液固比和磨矿细度等多因素进行了正交优化.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对浸出过程均有影响,其中温度影响最大.通过参数优化,最终确定搅拌浸出最优工艺条件为:温度30℃、初始酸浓度100 g/L、浸矿时间2 h、液固比(指质量比)2∶1、磨矿细度为粒径≤74μm的物粒占65%.此时,铜氧化矿中铜浸出率可以达到79.45%.  相似文献   
28.
采用微生物浸出技术,选用4种中度嗜热浸矿菌:嗜铁钩端螺旋菌(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m),嗜酸喜温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caldus),嗜热硫氧化硫化杆菌(Sulfobacillus thermosulfidooxidans)和嗜热嗜酸铁质菌(Ferroplasma thermophilum),作为混合菌回收废弃线路板分选尾渣中的金属铜。通过摇瓶浸出实验,研究混合菌在不同浓度分选尾渣中的浸出过程,并探究初始p H、初始Fe~(2+)质量浓度、培养温度及粉末粒径对铜浸出的影响;并将优化条件应用至3L搅拌槽中,实现浸出体系的扩大。结果表明:摇瓶驯化过程中,混合菌种在分选尾渣中的生长情况较好,且能实现金属铜的有效浸出;在优化参数为初始p H 1.5、ρ(Fe~(2+))1 g/L、45℃条件下的放大实验中,浸出至第7 d时,铜浸出率最高达到93.09%。  相似文献   
29.
关于电能采集与计费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归纳和总结了电能采集与计费系统的九个主要特点,通过对电能数据采集和处理各个环节的分析和研究,提 出了该系统应实现的基本功能。根据该系统在数据采集和应用功能的实现这两个不同阶段的要求和特点,提 出了将一个完整的电能采集与计费系统分成两个部分:电能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前端系统)和电能数据应 用系统(后台系统),并分别进行建设或实现的观点。  相似文献   
30.
通过用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砂轮对Si3 N4陶瓷进行磨削试验 ,从磨削过程中的磨削力、磨削比能、磨削温度及磨削表面的微观形貌变化等方面 ,综合探讨Si3 N4材料的磨削加工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Si3 N4在磨削加工中在磨粒切深较大时主要以脆性断裂方式去除 ,其磨削温度与材料去除机理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