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70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新建立的电流、电压均为非零初始条件的RLCU型电容放电理论基础上,分析了各种典型运行状态及相应的激磁范围,确定了合理的设计依据状态。通过设计状态下的T形等效电路,解相应的电路方程,得到了有关电磁量的变化规律,提供了进行精确、合理的工程设计的基本公式,为晶闸管弧焊逆变器的发展和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用高速摄像系统及示波器对双丝间接电弧气体保护焊的电弧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丝间接电弧气体保护焊在两丝端部形成电弧,其电弧本质仍然是气体放电的一种表现形式.焊接电流、电弧电压及两焊丝交点与工件间距离对电弧形态产生较大的影响,随焊接电流的变化,电弧形态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集中与分散的变化;电压越大电弧越明亮电弧的形体也越大;两丝交点与工件间距离越小,电弧越集中并且变得短而亮.燃烧过程中电弧电压随时间而周期性变化,相应的电弧形态也随着时间发生周期性变化,电弧电压与电弧形态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电磁原理和电子技术,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锤击消应力工具-电磁锤。这种锤击工具能够实现锤击频率和锤击力独立调节,锤击频率f的调节范围为0相似文献   
14.
对以激光熔覆方式在45钢基体上制备的FeNiSiBVRE非晶涂层进行激光晶化,制备非晶/纳米晶复合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磨损试验机研究非晶/纳米晶复合涂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涂层存在着分层结构,组成相有晶化相、非晶相和纳米晶相;涂层底部和顶部的显微组织由大量的稀土树枝晶、板条状硼化物和粒状碳化物组成,涂层中部的显微组织是由大量的纳米晶相镶嵌在非晶基体上构成,与没有进行激光晶化的非晶涂层相比,涂层的耐磨损性能下降,其磨损机制以粘着磨损和剥层磨损为主。  相似文献   
15.
双电极焊条两芯间距和焊接电流对单弧焊工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钛钙型双电极焊条的两芯间距和焊接电流对单弧焊工艺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钛钙型双电极焊条的两芯间距是控制焊接电压的最重要因素 ,焊接时调节双电极焊条与工件间距离对电弧电压影响很小 ,随双电极焊条两芯间距的增大 ,电弧电压升高 ;在两芯间距一定的条件下 ,随焊接电流增大 ,电弧电压线性升高 ;对于药皮重量系数为 45.6%的 2×Φ4mm钛钙型双电极焊条 ,在两芯间距为 1.2~ 1.7mm ,焊接电流为 180~ 2 2 0A的工艺条件下进行焊接 ,焊缝成形较好 ,力学性能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Development of new type of wear and crack resistant hardfacing electrode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By using H08A bare electrode and the coating fluxes of ferrotitanium, rutile, graphite, calcium carbonate and calcium fluoride, a new type of wear and crack resistant hardfacing electrode was developed. The microstructure and wear properties of deposited layer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X-ray diffractometry(XRD) and wear tes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iC particles are produced by direct metallurgical reaction between ferrotitanium or rutile and graphite during welding process. TiC particles with sizes in the range of 3 - 5μm are dispersed in the matrix of lath martensite and retained austenite. The deposited layer of the new type of hardfacing electrode possesses better wear and crack resistance than that of D618 and D667 hardfacing electrodes.  相似文献   
17.
TiC-VC免预热耐磨堆焊焊条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H0 8A焊芯 ,钛铁、钒铁、人造金红石和石墨等药皮组分 ,研制了新型耐磨、免预热堆焊焊条。通过扫描电镜 (SEM)、能谱分析 (EDAX)、磨粒磨损试验、焊条工艺性能试验以及硬度测试 ,系统地研究了焊条药皮组分对堆焊层耐磨性、抗裂性、工艺性能及堆焊层组织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通过电弧高温冶金反应 ,,药皮中Fe -Ti、Fe-V与石墨反应生成TiC、VC硬质相 ,并弥散分布于低碳马氏体 残余奥氏体的基体上 ,堆焊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裂性 ,焊前不预热 ,连续堆焊堆焊层不产生裂纹。Fe-Ti、Fe -V与石墨的加入量对堆焊层耐磨性、硬度以及工艺性能影响很大 ,随着钛铁、钒铁、石墨量增加 ,堆焊层硬度、耐磨性增加。但药皮中钛铁超过 18%后焊条工艺性能变差 ,石墨超过 12 %后 ,堆焊层耐磨性降低  相似文献   
18.
利用高速摄影等实验手段,研究了双电极焊条单弧焊熔滴过渡形态、熔滴受力、双芯间隙、焊条套筒形式、双电极焊条焊接时运条方式等对飞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运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试验观察与理论计算分析相结合 ,研究了WC基金属陶瓷 /铜基合金复合堆焊材料中稀土La对堆焊层的变质和净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稀土La与氧作用形成高熔点的稀土化合物 ,作为铜基合金非均匀形核的核心是有效的 ,能抑制晶粒长大而细化组织。稀土元素具有脱氧作用 ,减少氧化物夹杂 ,消除缺陷 ,提高堆焊层的冲击韧性。具有高能表面的稀土化合物质点 ,促使金属陶瓷与铜基合金界面上形成微晶过渡层 ,提高界面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20.
WC硬质合金颗粒堆焊烧损的机理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电子探针等测试分析手段,研究了WC硬质合金堆焊过程的熔化烧损特征和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堆焊过程中不可避免WC硬质合金的烧损,烧损的基本特征是硬质合金边缘的粘结相熔化、碳化物颗粒的增大、单晶WC之间的间距增加。硬质合金烧损形式主要有颗粒边缘熔化、溶解烧损、合金元素的扩散和反应烧损。硬质合金烧损的机理为硬质合金边缘的碳化物产生分解,与胎体金属之间发生元素扩散。形成具有一定浓度梯度的扩散层,扩散层外沿原子浓度高的区域发生组织变化,形成新的化合物,降低硬质合金的性能,烧损的程度与硬质合金的种粒、粒度、含量以及堆焊方法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