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2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研究微波烧结88W-5Mo-4.9Ni-2.1Fe和78W-15Mo-4.9Ni-2.1Fe两种W基合金,并与常规烧结该合金的性能进行比较。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材料的显微组织,利用EDS能谱分析W晶粒和合金粘接相的成分,采用XRD分析样品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在1 480℃微波烧结5 min条件下,88W和78W合金的密度分别为16.70 g/cm3和15.55 g/cm3,抗拉强度分别达到1 175 MPa和1 065 MPa,伸长率分别为3.0%和6.9%,硬度值分别达40.3 HRC和32.5 HRC,其力学性能均超过常规烧结合金。微波烧结合金晶粒细小均匀,常规烧结78W合金组织中有中间相组织存在,导致其性能恶化,而微波烧结78W合金组织中未发现该中间相存在。  相似文献   
32.
微波烧结W-Ni-Fe高密度合金的变形现象及显微组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还原钨粉、羰基镍粉和羰基铁粉为原料,采用微波烧结和常规液相烧结法制备90W-7Ni-3Fe高密度合金,对比研究该合金的变形现象及相对密度和硬度,并对合金样品顶部和底部区域的SEM照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温度1 500℃和保温10 min的条件下,经微波烧结的合金变形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垂直收缩率偏差和水平收缩率偏差分别为0.21%和0.72%,而常规烧结的垂直收缩率偏差和水平收缩率偏差分别为1.23%和3.25%;微波烧结样品的相对密度为99.88%,略高于常规烧结的99.48%;微波烧结合金的硬度(HRC)比常规烧结高2.3,平均晶粒尺寸比常规烧结低5.88μm;并且,微波烧结样品顶部与底部的液相含量、接触度、晶粒尺寸以及硬度的差异均较小,表明微波烧结的合金晶粒细小、组织均匀。  相似文献   
33.
黄培云先生(1917.8—2012.2),男,汉族,福建省福州市人,中共党员。中国粉末冶金学科奠基人,中南矿冶学院(现为"中南大学")创始人之一。他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称为"黄氏理论"。黄老先生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98年起为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2017年是黄老先生诞辰100周年,特发此文,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34.
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控制正硅酸乙酯(TEOS)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偶联剂的加入量,在Fe85Si9.6Al5.4粉末表面包覆SiO2绝缘层。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氏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和磁力显微镜(MFM)对粉末的微观结构及成分进行表征,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试粉末的磁性能。结果表明:利用硅烷偶联剂对Fe85Si9.6Al5.4粉末表面改性后再加入TEOS,能在Fe85Si9.6Al5.4粉末表面包覆一层约1~2μm厚的絮状非晶SiO2;随着TEOS和APTES添加量的增多,SiO2包覆层的厚度也随之增加,饱和磁化强度Ms在0.86~0.90 T之间变化,Hci基本不变;当添加6 mLTEOS、1 mLAPTES时,得到的包覆粉末包覆效果及性能最佳,饱和磁化强度Ms达到0.90 T,矫顽力Hci为1 114A/m。  相似文献   
35.
C掺杂Mg(B1-xCx)2的电子结构和弹性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的广义梯度近似(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GGA)研究C掺杂Mg(B(1-x)Cx)2晶体的电子结构和弹性性质.计算所得晶格参数和平衡态体积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能带结构和态密度的研究结果表明,随...  相似文献   
36.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磁力显微镜(MFM)和原位X射线衍射(XRD)等探讨Sm2Co17型稀土永磁材料的胞状结构、畴结构和相结构及其对磁性能的影响,制备使用温度为500℃的高温稀土永磁材料。结果表明,Sm(CoFe0.11Cu0.10Zr0.03)7.5具有很好的高温稳定性,500℃时的磁性能为:Br=0.708 T,Hci=646.7 kA/m,BHmax=85.4 kJ/m^3;其磁畴宽度远小于晶粒尺寸,但大于胞状结构的尺寸,使用温度较高的磁体具有较小的磁畴和胞状结构;当使用温度小于300℃时,Sm2Co17型磁体内存在的相结构为2:17R、2:17H和1:5相,矫顽力主要受1:5相的钉扎而产生;当300℃〈t〈tc^1:5时,部分1:5相转变成中间相并最终转变成2:7相,磁体的矫顽力将由1:5相钉扎和2:7相形核所控制;当t≥tc^1:5时,磁体的矫顽力将全部由非磁性1:5相和2:7相形核所控制。  相似文献   
37.
微波技术在金属材料制备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波技术如何应用于金属材料制备是当前材料研究工作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在分析微波场与金属的相互作用后,简要介绍了微波技术在金属间化合物合成、金属粉末冶金材料烧结、金属材料熔炼及焊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8.
金属粉末注射成形技术及其发展动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较全面地介绍了金属粉末注射成形技术的概念、工艺流程、工艺技术特点及主要应用领域, 综述了国内外金属粉末注射成形的主要研究进展和发展动态, 在此基础上, 对该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评价与展望。  相似文献   
39.
INTRODUCTIONThehighCurietemperatureandlowesttempera turecoefficientoftheSm2 Co17permanentmagnetsmakethembeidealcandidatesforhight  相似文献   
40.
成分对高温永磁体Sm(CoFeCuZr)z显微组织和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分是影响Sm(CoFeCuZr)z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概述了成分对高温永磁体Sm(CoFeCuZr)z显微组织和磁性能影响的研究状况。并指出了掌握成分与显微组织和磁性能的关系,对制造高性能高温永磁体Sm(CoFeCuZr)z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