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8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徐晋勇  宋宜梅  高原  余运江  徐重 《兵工学报》2006,27(6):1068-1071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Q235钢表面进行Mo- Cr共渗,随后进行超饱和渗碳、淬火及回火复合处理。表面合金化层厚度达100 μm以上,表面Mo含量20%以上,Cr含量10%左右。超饱和渗碳表面含碳量在2.0%以上。在M-200磨损试验机上试验,摩擦因数平均为0.1,平均相对耐磨性是GCr15渗碳淬火钢的2.25倍。在箱式炉中690℃回火4h,表面平均硬度595 HVo.025,有较好的抗高温软化能力。  相似文献   
52.
大型龙门铣床主轴滑枕结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轴滑枕是机床中一种必不可少的通用零部件,亦是影响机床工作性能的薄弱环节.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工作状态下滑枕静变形分析和热-结构耦合变形分析,研究大型龙门铣床主轴滑枕结构变形规律,给出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结论,为滑枕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53.
铝合金微弧氧化溶液体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静  徐晋勇  高成  梁尤庆  刘亚娟 《材料导报》2011,25(15):107-109,122
添加剂按功能可分为导电剂、钝化剂、改良剂和稳定剂,分析了各种类型添加剂对铝合金微弧氧化制备陶瓷膜产生影响的规律性及作用机理。综述了电解液主要成分和添加剂对陶瓷膜制备工艺、形态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对当前铝合金微弧氧化技术涉及的常用电解液体系进行了总结,指出合理调配电解液并设计功能各异的陶瓷膜是微弧氧化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4.
采用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20钢表面渗铬,并进行双辉等离子渗碳,形成高铬高碳合金层.利用GDS、XRD、OM、SEM研究了合金层成分、相组成及组织形貌,并通过摩擦试验对合金层耐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表面高碳高铬层含铬量和含碳量以及碳化物的质量分数(40%以上)高于一般冶金高铬铸铁;渗层主要包含M23C6和M7C3型碳化物,这些碳化物均匀弥散分布,尺寸通常在1μm左右,并无共晶碳化物组织;合金层表面显微硬度达到1000~1600 HV,耐磨性比GCr15轴承钢提高8.6倍.  相似文献   
55.
TiN/Ti multi-permeating alloying layer has been formed on the low carbon steel by means of the double glow-discharge plasma surface alloying technique and hollow-cathode effect. The alloying layer was detected by axiovert 25 CA optical microscope with computer analyzing software (LEC), GDA-2 glow discharge spectroscopy (GDS),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galvanochemical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hickness of TiN/Ti multi-permeating alloying layer was about 10μm, the content of Ti on the surface was up to 63.48 wt% and the content of N was up to 12.46 wt%. The atom Ti and N concentrations changed gradually across the depth of the alloying layer and the preferred orientation of TiN/Ti alloying layer was crystal surface (200). The multi-permeating alloying layer and substrate were combined through metallurgy. The surface appearances of the multi-permeating alloying layer were uniform and of a compact cellular structure. The hardness of the surface was about 1600-3000 HV0.1.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permeating TiN/Ti alloying layer in 0.5 mol/L H2SO4 solution was greatly increased and the corrosion rate was only 0.3082 g/m^2. h.  相似文献   
56.
掘进装备在我国煤矿中的发展及趋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煤矿掘进装备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概括说明了国内外煤矿掘进装备的研究现状和最新成果,提出了我国掘进装备应用高科技实现积木式设计、多样化、个性化、智能化和自动化,实现掘进机的工况监控是未来掘进机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7.
等离子辉光TiN复合渗镀层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尖端放电、空心阴极效应和反应气相沉积技术,在碳钢表面形成具有扩散层和沉积层的新型复合渗镀TiN沉积层+TiN析出相+Ti扩散层,并与等离子渗镀TiN,Ti层以及在碳钢基体表面直接用PVD法沉积TiN薄膜的表面形貌、结构、耐蚀性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等离子渗镀的复合渗镀TiN/Ti层表面为均匀起伏的胞状物,Ti和N原子由表层呈梯度沿基体向内分布,属于冶金扩散层;用等离子渗金属技术等形成的复合渗镀TiN沉积层+TiN析出相+Ti扩散层,其表面形貌是为均匀、致密、细小的组织,平均硬度达到2500HV0.1左右,渗镀层厚度达十几微米,TiN层择优取向为(200)晶面;而PVD法直接沉积TiN薄膜厚度较薄,晶粒以不规则形式分布在基体上。在0.5mol/L H2SO4溶液中腐蚀性能表明,复合渗镀TiN沉积层+TiN析出相+Ti扩散层的耐蚀性较好。  相似文献   
58.
我国煤矿井下电网普遍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该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问题一直是井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对目前井下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的典型选线方法做出归纳,提出现今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9.
铝合金微弧氧化技术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铝合金微弧氧化技术的原理及陶瓷膜的特点。着重分析总结电流密度、电压与频率、占空比等电参量因素对陶瓷膜性能的影响,介绍铝合金微弧氧化中常用的电解液组成,简要描述微弧氧化陶瓷膜的硬度、耐磨、断裂、耐腐蚀等性能。  相似文献   
60.
通过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方法的处理,使Q235钢表面含有Mo、Cr、C合金元素,成分达到或接近冶金高速钢。该工艺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真空容器中,利用辉光放电的溅射现象,首先在Q235钢表面渗入合金元素Mo、Cr,表面质量分数分别达到20%和10%左右,随后进行超饱和渗碳,使表面碳的质量分数达到2.0%以上。结果表明,经深冷处理的试样表面硬度达到1600HV0.25,明显高于未经过深冷处理工艺的合金层表面硬度1300HV0.25。摩擦磨损实验发现,未渗金属渗碳+淬火+低温回火、Mo-Cr共渗+渗碳+淬火+低温回火、Mo-Cr共渗+渗碳+淬火+2h深冷处理+低温回火、Mo-Cr共渗+渗碳+淬火+16h深冷处理+低温回火试样的摩擦因数依次降低;相对耐磨性依次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