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0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脉冲送风产生的振荡引入燃烧过程可以打破停滞区和纯态面,从而提高炉子的有效燃烧率,提高了生产率。在高炉送风管中安装蝶阀可以获得每分钟1-5次脉冲送风,从而可以节约焦炭2.5%以上,炉子生产率增加5%以上。  相似文献   
82.
墨利托波里斯克汽车有色金属铸件厂在生产中革新制成了一台装有水平锯条的带锯机,用于水平切割铸件浇冒口。它是在ЛС—80型带锯机基础上改装的。锯床由机架11和固装在其上方的水平锯架2组成。锯架上装有主动轮1、从动  相似文献   
83.
矿山工业中,破碎各类矿石使用各类大、中、小型旋回破碎机。大型初碎和二次破碎旋回破碎机轴套上的巴氏合金采用浇铸法上挂。由于作用在轴承上大的静载荷和这种破碎机设计时考虑的较大的强度安全系数,需选用含锡量高的巴氏合金ъ83浇铸偏心轴承。最初,巴氏合金层是在专用机床上用堆焊的办法上挂在偏心轴套的光滑表面上。根据使用堆焊巴氏合金的偏心轴套的经验,可以看出,由于分层、龟裂和剥落,轴承会很快脱层。为了提高巴氏合金与偏心轴套金属表面的  相似文献   
84.
铜合金铸件广泛用于海船上,因为它有优良的抗海水浸蚀和抗贝类生物沉积的性能。海船常用的有铝青铜、炮铜和铜镍合金铸件。 海船铸件对质量的要求很高,检验标准十分严格,X射线检查不能有任何缺陷。但铜合金铸件易产生分散性缩孔,这类缺陷也无法焊补,不合格品常在50%以上。英国有色金属技术中心(BNFMTC)在海军部的支持和协助下对船用铜合金铸件进行了长达20余年的研究,使铸件质量得到提高,废品率大幅度下降。以下是几种合金铸件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85.
现代有色金属铸造厂倾向于使用工作条件清洁和安静的加热设备。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浸入式陶瓷加热管能满足这一要求,它已成功地用于锌和铝合金的熔炼及保温。用这种管子熔炼,金属损耗少,温度控制精确,工人操作舒适;同时,因被加热金属与燃烧产物是隔离的,金属受污染和吸气量最少,燃料热效率高(比反射炉熔炼节约20~70%)。如熔炼铝,陶瓷管使用寿命可达6个月。  相似文献   
86.
轧辊冷型工作面重车一次仅能用来浇注12 ~14次。提高其寿命的有发展前途的方向是保护工作面免受热金属的烧蚀。用手工或喷涂器涂挂具有所要求的热敏电阻值的涂料不能保证涂层有足够的均匀度,使浇出的轧辊质量不佳并缩短冷型寿命。使用以喷涂器为基本构件,  相似文献   
87.
<正> 多数工厂的铸钢车间在钢包中加入铝(0.2~1kg/t_(钢水))对钢水终脱氧,以细化晶粒组织和防止疏松.但是,脱氧中会形成锐角的、十分坚硬的刚玉(Al_2O_3)和尖晶石(Al_2O_3·MgO)夹渣,使应力强烈集中,降低钢的冲击韧性和延性.此外,含氮钢还必须形成氮化铝.这种氮化铝在约1000℃时从固体钢沿初晶晶界析出,导致晶间脆性破坏和岩石状断口.  相似文献   
88.
<正> 本文所要探讨的,是生产致密铸件的条件 W≤W_临。这里,W 指铸件纵向凝固速度;W_临指保证获得致密金属铸件的临界凝固速度。为了确定 W 值,在电子计算机上对试验铸件凝固数据进行了一系列计算。试验铸件  相似文献   
89.
①气动撇渣器每次液体金属出炉前撇除熔渣是困难的工作,亦耗费时间,特别是大炉子。使用气动机械撇渣器(图1)能迅速撇除熔渣,使每炉熔炼撇渣时间缩短,促进提高炉子产量和生产率。撇渣器位于炉子上方,工作时下降在渣层中,以自动刮扒运动,撇渣器腭铲包住渣子闭合,然后升高将渣卸落于渣斗中,然后撇渣铲片浸入涂料中,以便下次使用减少粘渣。  相似文献   
90.
巴西拥有年产二百五十万吨铸件的生产能力,1,084个铸造厂(车间),去年(80年)生产了一百八十万吨铸件。这是根据巴西工业和商业杂志从1970年生产678,800吨,以每年增长10%的速度推算出来的。铸件产值如下:1977年19亿美元,1978年23亿美元,1979年27亿美元。现在的铸件生产能力,除了每年出口70万吨外,还超过本国市场需要量。1976年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