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2篇
工业技术   67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61.
为分析煤体结构对煤自燃倾向性的影响及各因素对自燃倾向性的"贡献程度",选取5种不同变质程度的代表性煤样,分别运用程序升温-气相色谱联机装置进行氧化动力学试验测定煤的自燃倾向性综合判定指数;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分别进行SEM试验、低温氮气吸附试验对煤的宏观结构进行检测;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及OMNIC分峰软件进行煤的微观分子主要官能团分析;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找出各因素与自燃倾向性的关联程度并进行等级划分,并利用SPSS软件及多元统计学原理建立煤自燃倾向性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各系数分析及正态图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变质程度的增加,主要官能团含量变化明显,大孔及裂隙减少,煤体结构变得紧致,分子稳定性加强,煤自燃倾向性减弱且微孔占比与煤自燃倾向性关联度最大。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及煤自燃倾向性的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可靠的煤自燃倾向性的多元回归分析模型,找出了影响自燃倾向性的关键因素,揭示了自燃倾向性与煤部分试验数据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62.
选取4个不同矿山的煤种制作煤样,通过液氮吸附实验研究煤样孔隙特征,实验测得煤样孔隙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吸脱附曲线等有关数据。实验结果分析表明:煤样的氮气吸附量与BET比表面积呈正相关,在孔隙结构中,微孔和小孔占煤样孔隙的主要部分,平均孔径越小,10~50 nm的小孔越多,孔容和比表面积两者变化趋势也呈正相关,等温吸附脱附曲线能够判断煤孔隙类型。  相似文献   
663.
磷渣是电热法生产黄磷时排出的一种具有潜在活性的低熔点工业废渣。在水泥熟料烧成过程中掺入磷渣能降低熟料烧成热耗、改善熟料矿物组成、提高熟料性能,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引起结皮加速、烧成工况波动等问题。在生产试验过程中,磷渣掺入量由1%~3%逐渐增加,通过生料配料调整、烧成系统精细控制,最终达到改善生料易烧性、降低熟料热耗、提高熟料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664.
为了提高ZK60镁合金的力学性能,采用多向锻造和部分重熔工艺;研究重熔温度和保温时间对ZK60镁合金半固态组织的影响;研究多向锻造和部分重熔工艺制备的ZK60镁合金构件在不同触变成形温度下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多向锻造加部分重熔工艺是一种制备半固态触变成形ZK60镁合金的有效方法。在部分重熔过程中,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和重熔温度的升高,晶粒长大。升高重熔温度,晶粒球化效果明显得到改善。当触变成形温度从560°C升高至574°C时,ZK60镁合金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65.
从管线钢管试样的取样、压平、加工及拉伸速率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各因素对拉伸试验结果的影响,并给出了提高试验数据准确性的控制要求。认为:采用火焰切割钢管作为试验样坯时应根据管径及壁厚确定样坯长度,且不宜在小于50 mm位置取样,在线水冷方式可有效减少取样总长度;与室温应变时效相比,210℃以上温度应变时效对钢管拉伸性能的影响较大;与压平次数相比,板状拉伸试样不平度对屈服强度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666.
X65低碳钢在模拟地质处置后期50 ℃无氧模拟地下水溶液中的主要腐蚀类型为均匀腐蚀;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能量散射谱 (EDS) 和微区X射线衍射仪 (μ-XRD) 表征X65低碳钢腐蚀产物的形貌、元素和物相组成。结果表明,腐蚀产物有针状和颗粒状两种类型,包含Fe和O两种元素,产物物相为Fe3O4;使用失重法测得X65低碳钢平均腐蚀速率在360 d内逐渐从4.17 μm/a降低到1.42 μm/a,腐蚀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符合降幂函数关系式V50=1.36t -0.56,腐蚀过程受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667.
随着中国风味食品和功能饮料市场的不断发展,具有特定营养和健康功效的风味糖浆被用来满足人们对风味饮料的需求。然而目前我国风味糖浆主要采用热浓缩技术进行生产,易导致热敏性芳香物质损失。鉴于此,该研究以茉莉花和黄冰糖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低温固态渗透脱水方法(Ultrasonic-Assisted Solid Osmotic Dehydration,USOD)制备茉莉花风味糖浆,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黄冰糖用量为茉莉花质量的120%(m/m)、颗粒度为6~20目、渗透时间为168 h及超声时间120 min。在此条件下风味糖浆得率为41.40%;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175.18 mg GAE/kg dw、187.92 mg RE/kg dw和 313.55 mg Trolox/kg dw;茉莉花中绝大部分风味化合物都能被有效地提取出来,尤其是醇类化合物,芳樟醇37.94%~46.06%,其次是苯甲醇20.80%~23.90%,说明SOD工艺条件对风味物质提取影响显著。因此,该研究能有效提高风味糖浆得率且保留了茉莉花本身的风味成分和营养物质,为风味糖浆的开发利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68.
流态化立式筛分设备通过完全不同于常规筛分设备的结构形式和给料方式,解决了普通筛分设备易堵塞的问题,比普通振动筛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对矿浆浓度和矿石粒度组成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筛分效率高,指标稳定可靠.流态化立式筛分设备筛网使用寿命明显高于相同材质筛网的普通筛分设备,通过逆向给料和脉动系统解决了普通筛分设备易堵塞与寿命短的...  相似文献   
669.
锆合金/钨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对其最终在核材料领域的应用产生重要影响。界面处的元素扩散行为是研究其服役过程中相变的基础。为了判定锆合金/钨复合层界面是否有W元素扩散,需要甄别锆合金中微量Sn元素与W元素峰位的干扰。Au元素峰位与Sn元素的高度重合需要对Au元素做进一步判定。电子探针(EPMA)全元素定性分析图谱能够提供元素峰位干扰的重要信息。W元素的M线系及L线系分别与Zr元素的L线系及Sn元素的K线系高度重合,通过对比锆合金侧不同位置的精扫测试结果,在PET以及PETH图谱中检测到W元素的Mα、Mβ信号,确认了在复合层界面处含有W元素,而在远离界面处不存在W元素。Au元素的Mα峰与Zr元素的Lβ峰重合,同时Au元素的Lα峰位置为88.402 mm又与Sn元素的Kβ2重合。同样对比不同位置的精扫测试结果发现,采集到Au元素的X射线信号在不同位置保持一致变化。判定该材料中不含有Au元素,Au元素为误标。  相似文献   
670.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了三氯甲烷(CHCl3)分子在负载Pdn(n=1—3)原子/团簇的石墨烯表面的吸附行为。研究表明,CHCl3分子与本征石墨烯(PG)之间仅为物理吸附,而采用Pd原子/团簇对本征石墨烯进行修饰,可以提高CHCl3分子与石墨烯之间的吸附性能,使得CHCl3分子与负载Pdn(n=1—3)的石墨烯(PG-Pdn(n=1—3))之间形成稳定的化学吸附。在PG-Pdn(n=1—3)三种吸附体系中,吸附能计算表明Pd3团簇修饰的石墨烯基底对CHCl3分子的吸附效果最好,电荷转移分析表明CHCl3分子向PG-Pd3转移了大量电荷,电荷密度计算证实CHCl3分子与PG-Pd3之间形成了稳定的化学吸附。CHCl3分子吸附在PG-Pd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