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VB6.0的液压马达测试台计算机测控系统。此系统实现了液压马达型式试验的数据采集及处理、液压马达的特性曲线绘制及测试数据库等功能,并通过主机与PLC的通讯实现系统的控制功能。该系统操作简便,功能强大,可完全满足液压马达型式实验的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42.
<正>1液体活塞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原理图1表明,与传统的闭式蓄能器相比,开式蓄能器显著提高了蓄能器的容积能量密度,前提是要求满足等温压缩和等温膨胀的条件。满足等温压缩和等温膨胀的条件是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必须具备良好的热交换能力。在传统的活塞式压缩机中,由于活塞的高速往复运动,空气压缩产生的热量来不及通过缸壁向环境散热,因此近似为绝  相似文献   
43.
展示了风力发电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剖析了现有风力发电机存在的问题,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地揭示了全液压风力发电机的核心技术,总结了其技术与价格优势.  相似文献   
44.
开关叶片泵     
1开关叶片泵专利介绍图1为新颖开关叶片泵原理图,其特征是不同于传统的叶片泵,叶片与定子内曲线的接触状态是可控的,仅当需要叶片泵向外供油时,叶片与定子内曲线处于接触状态,而当外系统不需要叶片泵供油时,叶片内缩,与定子内曲线不接触,处于空转状态。图2为开关叶片泵解剖照片,图3为开关叶片泵轴向剖面图,图4为开关叶片泵径向剖面图,图5为开关叶片泵  相似文献   
45.
基于LabVIEW的电液伺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基于LabVIEW的电液伺服测控系统。系统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卡,以及LabVIEW的PID工具包,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最后达到对伺服油缸位置的控制。系统具有人机交互性强,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好,使用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46.
介绍了一种新型500 kV高压输电线自动巡检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利用D-H方法对机器人进行了运动学建模与分析,推导出末端机构相对于基坐标的转换矩阵,现场实验证明该机器人能够自主完成高压输电线地线越障巡检任务.  相似文献   
47.
为解决自适应预测控制的实时性,提出了一种基于RTLinux实时操作系统的任务分解的实现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8.
温度变化对液压减振器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筒式减振器模型的分析,建立了减振器阻尼与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并以某二自由度振动系统为例,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仿真,对温度变化在减振器性能中的影响作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9.
基于模糊机会约束规划的可靠性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系统可靠性设计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运用模糊机会约束规划理论,对具有N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有多种设计可选的可靠性优化问题建立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模型,并以模糊模拟的遗传算法为基础,对模糊模拟检验系统约束进行改进。给出基于模糊模拟的遗传算法求解步骤,通过实例验证了对模糊模拟检验系统约束改进的可行性,使解的搜索空间从可行和不可行域逼近最优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搜索速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50.
机器磨损微粒分析技术,目前在港机内燃机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中得到应用,对磨损型故障的监测尤为可取。然而,目前常用的机器油底壳微粒的单一测试方法,限于微粒的相关性差和分析的方式方法问题,使故障反映模糊而漏判或误断。 因此,要从两个渠道测试机器的微粒,并建立微粒的正常量值趋势直线进行双轨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