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31.
本文根据面向ISO9000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管理模块实例提出了适合现代企业的项目管理模块体系结构,给出了项目管理的概念和项目管理的关键技术,并给出了甘特图和节点式网络图的最早开始时间及关键路径的自动生成算法。在当今社会中,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企业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降低工程设计及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产品周期成为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因素。企业管理模式必须完成从生产导向转向市场导向,从粗放经营向成本控制及从部门管理到企业级协同管理的转变。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项目管理思想,在协…  相似文献   
32.
酯交换法合成碳酸二苯酯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化学反应热力学可行性、工艺流程、原子经济性等方面对合成碳酸二苯酯(DPC)的3种酯交换法(碳酸二甲酯(DMC)与苯酚酯交换法、草酸二甲酯(DMO)与苯酚酯交换法、DMC与乙酸苯酯(PA)酯交换法)进行了分析。DMC与苯酚酯交换法、DMO与苯酚酯交换法的反应平衡常数较小,需要将甲醇移出以利于反应向产物方向移动,反应时间长,过程设计复杂,工程投资较大;DMC与PA酯交换法涉及的主要反应的反应平衡常数较大,反应比较容易进行,具有反应时间短、反应过程设计简单等特点,且副产物可以通过转化再利用,实现"100%原子利用率",极具工业化前景。提出了加大研究开发和投资力度,以加快DMC与PA酯交换法合成DPC工业化进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33.
碳酸二甲酯和苯酚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综述了碳酸二甲酯和苯酚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的反应原理及热力学,并对近年来该反应的催化剂体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概述,包括均相催化剂体系(碱或碱金属化合物、Lew is酸、锡和钛的有机化合物、三氟甲基磺酸钐等)和多相催化剂体系(各种金属氧化物、水滑石等);在此基础上,对以锡、钛以及氧化物作催化剂时的反应机理研究进行了评述;认为开发有机锡、有机钛配合物催化剂以及将其固载化是碳酸二甲酯与苯酚酯交换反应合成碳酸二苯酯催化剂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4.
针对现有节能发电机质量差、传动不可靠等问题,分析IFC6型节能发电机在石油钻机上应用的可靠性,提出正确合理的传动方案,并从现场使用和经济效益分析上提出推广应用节能发电机的价值。  相似文献   
35.
MEMS加速度计在地震预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EMS加速度计由于其成本低、体积小的特点受到了国际地震预警领域的广泛关注。首先,简单介绍了MEMS传感器的性能、特点。其次,以分布在美国北部、欧洲和中国台湾的CSN,QCN,My Shake和P-alert项目为例,阐述其在国内外地震预警领域中的发展及应用。最后,从其特点、在地震预警中的实际应用等方面对MEMS传感器在地震预警领域的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6.
针对柿竹园公司多金属井下长距离斜坡道贯通测量工作贯通距离长、高差大、要求精度高,贯通难度大等问题,详细制定了斜坡道从368m水平至490m水平的贯通测量方案,工程实践结果表明,贯通测量设计合理,误差预计准确,观测方法优化,确保了顺利贯通。  相似文献   
37.
系统结构模型是一种描述系统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模型,是概念模型到定量模型的中介,特别是对一些难以量化的系统常采用这种模型加以描述。文章在对院校信息环境建设各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院校信息环境建设的系统结构模型,进而对院校信息环境系统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到系统建设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38.
为了提高链条油的高温结焦性能,开拓高端市场,研制了合成超高温链条油。合成了特定结构的多季戊四醇酯基础油,筛选了复合抗氧剂和复合抗磨极压剂。合成超高温链条油由多季戊四醇酯,复合抗氧剂(3.0%的芳胺+2.0%的苯胺衍生物)和复合抗磨极压剂(3.0%的磷极压剂+0.05%的硫磷极压剂+0.05%的硫极压剂)组成。合成超高温链条油的蒸发损失(230℃,48 h)为37.6%,磨斑直径(150℃,1200 r/min,60 min,392 N)为0.45 mm,均优于进口高温链条油的蒸发损失(86.3%)和磨斑直径(1.44 mm),其结焦性能(230℃,48 h)也优于进口高温链条油。合成超高温链条油达到了研制目的,填补了国内高端链条油的空白。(图2表8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39.
康涛 《山西建筑》2012,(36):125-126
结合某具体案例,从地下人防工程的施工准备、工艺流程、主要工序施工方法、混凝土浇筑、监测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地下人防工程的施工过程,积累了相关施工经验,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40.
曹平  杨先贵  马飞  唐聪明  康涛  王公应 《石油化工》2011,40(10):1037-1041
对比测定了几种氧化物催化剂对碳酸二甲酯(DMC)与乙酸苯酯(PA)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DPC)反应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直接焙烧法自制的MoO3催化剂对该反应具有良好的活性,且适宜的焙烧温度为400,500℃。以在400℃下焙烧的MoO3为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条件对DMC与PA酯交换合成DPC反应的影响,并考察了MoO3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在优化的反应条件(n(DMC)∶n(PA)=1∶2,n(MoO3)∶n(PA)=0.05,180℃,6 h)下,DMC转化率为74.0%,DPC和甲基苯基碳酸酯的选择性分别为39.5%和56.7%。MoO3催化剂可以多次再生重复使用,是一种高效的酯交换催化剂,具有工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