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基于松散耦合法的电磁平板成形3D有限元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值模拟提供一种手段去分析电磁成形中的多物理场耦合过程,但是目前的电磁成形模拟大多局限于2D模型或者将复杂的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型简化为单独的多个物理场分别进行求解。为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复杂3D模型的多场耦合模拟方法,采用松散耦合法对平板电磁自由胀形过程进行3D有限元模拟分析。对工件网格采用拉格朗日算法,空气网格采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算法。从而使空气3D网格能够与板料变形随动而不产生畸变,实现磁场—结构场的迭代耦合分析。动态而无畸变的六面体网格能够在磁场分析模块与塑性成形模块间准确传递数据,既提高了运算速度又可获得精确计算结果。与实际数据比较证明,模拟的板料变形规律与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
崔晓辉 《丝网印刷》2013,(11):30-31
在电子产品的微型LOG0粘接应用上面,通常是将产品LOGO粘接在外壳表面的LOGO凹槽里。由于电子产品外壳所选材料多种多样,表面处理也各不相同,这就会导致壳体表面的可粘接性能大不一样。有些产品的LOGO很容易就牢固地粘接在壳体上,有些则容易出现粘接问题,如字体移位、脱落等,或者不能通过LoGo附着力测试,即行业内通用的使用3M600号单面胶带进行快速剥离测试。针对这些粘接出现的问题,本文将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我们先简单地进行一下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3.
根据平面坐标系统中的直线方程式在高斯平面坐标系统中同样适用的原理,将空间中的两条巷道转化为高斯平面坐标系统中的直线,利用平行线和直线方程的性质推导出解算风井中心坐标的一般公式,解决了风井有关工程测量标定的关键问题,介绍了直线方程在常村煤矿2000工作面皮带集中巷风井测量标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考察了废铝制品制备再生A356铝合金过程中精炼除杂脱气、冷却制度及热处理条件对再生铝合金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选了提升再生A356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关键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通过投加自制Ti-C2Cl6精炼剂,再生铝合金浇注后立即室温水淬骤冷,以及固溶+时效的热处理等步骤,可实现脱气除杂、晶粒细化和抑制β-Fe相生成目的,所得铸态再生A356铝合金抗拉强度由201 MPa大幅度提升至277 MPa,将有助于推动汽车用再生铝技术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 2D和ANSYS 3D模拟技术,研究电磁成形集磁器的工作原理。采用ANSYS2D模拟算法,研究集磁器的相对直径、厚度、中心圆孔半径等结构参数对被成形板料上电磁力分布和强度的影响,并提出提高集磁器效率和改善板料成形效果的途径;采用ANSYS 3D模拟算法,分析集磁器机理,并对ANSYS2D与ANSYS 3D的模拟分析结果进行比较,认为在保证准确度的前提下,采用ANSYS 2D模拟分析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4L22BZ型柴油机采用不同厂家的活塞环和活塞的试验对比分析表明,引起漏气量大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气环与环槽的下梯形面接触带的连续与面积大小。并介绍了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7.
电磁成形是一种高速率成形方法,可大幅度提高材料的成形极限。但是成形过程中仅有一小部分电能被转变成工件的塑性变形能。为了提高材料塑性变形的能量利用率,本文采用实验和模拟手段分析了不同尺寸的凹模和线圈结构对铝合金板材电磁成形后的轮廓、塑性应变和能量利用率的影响规律。对比板材的最终变形轮廓,模拟与实验结果一致。同时发现当放电参数一定,线圈半径接近于凹模半径与圆角半径之和时,板材的塑性变形能最大,达到189.92J,能量利用率达到4.5%。  相似文献   
18.
将电磁脉冲渐进成形(EMIF)和传统拉形(SF)技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颖的板材复合成形方法,实现了大型薄壁曲面铝合金零件的精确制造。建立了适合该成形方法的3D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线圈结构、线圈个数、线圈移动轨迹和压板尺寸以及不同尺寸压板组合对零件最终成形质量的影响。根据模拟结果,采用双腰形线圈对称放电解决材料变形不均匀的问题,采用小放电能量(9. 6 kJ)和小型工装(台面尺寸为1. 4 m×1. 4 m)搭建了实验平台,最终线圈经过放电86次,拉形11次,得到直径近Φ700 mm、高度150 mm的铝合金椭球形零件。研究表明:和旋压成形相比,此方法能够明显抑制壁厚减薄;和传统冲压相比,此方法能够明显抑制起皱。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了解决传统大型蒙皮成形需要大型装备及零件回弹大的问题,提出带弹性垫的蒙皮件电磁渐进成形新方法.方法 通过电磁线圈放电,材料在磁压力和弹性垫的反弹力作用下出现高速振动,消除零件回弹.采用ANSYS和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进行电磁场和结构场模拟,分析有无弹性垫、线圈结构和放电位置对蒙皮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 在无弹性垫的条件下对板料进行冲击,板料上的塑性应变几乎没有变化.如果采用螺旋方形线圈和带弹性垫的成形工艺,虽然板料上的塑性应变增加,但是线圈正对板料区域出现1.5 mm的鼓包.采用电磁屏蔽方法调整板料上的电磁力分布和材料流动,当线圈在6个位置多次放电后,板料回弹明显减低,并且零件表面光滑.结论 在模拟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下,建立了实验装置,实验结果与模拟一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不同热处理状态下多种铝合金在准静态拉伸和电磁单向拉伸条件下的成形性能,并探究其中机理.方法 选择不同牌号(1060,3003,5052)和不同热处理状态(加工硬化态和完全退火态)的铝合金材料,获得材料在准静态和电磁成形条件下材料的成形性能,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1060铝合金试样进行显微断口和微观组织分析.采用数值仿真方法,获取板料和线圈的最佳相对位置.结果 与退火态材料相比,在电磁成形条件下加工硬化态材料的成形性能提高得更多,特别是在1060铝合金中,退火态试样准静态拉伸的伸长率和动态拉伸的伸长率几乎一致,而H24态试样的动态拉伸伸长率(20.2%)为准静态拉伸(5.1%)的3.96倍.扫描断口发现电磁成形断裂面更窄,韧窝大小更均匀.1060-O试样电磁成形后,晶粒内部位错密度低,微观结构主要为亚晶.1060-H24试样电磁成形后的组织中位错密度较高,出现位错胞.结论 加工硬化态材料中存在的初始缺陷有利于电磁成形过程中位错的产生和交滑移的发生,从而提高合金成形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