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4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露天矿高台阶抛掷爆破时采空区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华准能公司黑岱沟露天煤矿在2006年底完成吊斗铲倒堆工艺的扩能改造,自2007年3月实施第一次抛掷爆破,至今已完成了30次。2009年初抛掷爆破高台阶进入马家塔小煤窑采空区,为保证露天矿大型、特大型设备及人员的安全,对抛掷爆破高台阶如何处理采空区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2.
玻璃纤维属于无机纤维,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电气绝缘、耐高温、不燃等性能。通过对架空导线加强芯用玻璃纤维、电缆绕包用玻璃纤维、电缆填充用玻璃纤维、电缆增强用玻璃纤维的功能和应用、制备、技术指标的详细阐述,表明玻璃纤维与电线电缆相结合可使电线电缆具有更优异的性能和更广阔的应用领域,希望以此推动玻璃纤维进入电线电缆更多的应用方面和更深的应用层次。  相似文献   
53.
激光焊接金刚石圆锯片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建华  陈琍 《中国激光》2000,27(8):761-764
通过研究 6 5Mn与金刚石刀头间的激光焊接工艺 ,在 6 5Mn钢基板与金刚石刀头间引入一过渡层 ,获得了较高焊接结合性能的工艺方法 .  相似文献   
54.
摩托车汽缸激光表面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摩托车汽缸进行了激光表面处理工艺试验和微观分析,针对摩托车汽缸的运动特点。分析了激光处理工艺参数、光斑直径和硬化带面积、光束运动模式、硬式匹配等对激光处理的影响。道路行车试验表明,通过优化激光处理工艺,可以得到高耐磨性的汽缸,使行车寿命提高2倍以上。  相似文献   
55.
以Ti6Al4V沉积层为基体,研究基体表面预处理对超音速激光沉积涂层/基体界面结合的影响。试验前,基体表面经过三种不同方式的预处理,分别为抛光、打磨和喷砂。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表面轮廓仪对基体表面的物相组成和粗糙度进行了分析,利用光学显微镜对涂层/基体界面结合进行了分析,利用单颗粒撞击有限元模型对颗粒与不同表面粗糙度基体的结合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打磨处理的基体由于表面生成氧化钛陶瓷相,涂层发生脱落。抛光处理的基体较喷砂处理的基体有更低的表面粗糙度,其涂层/基体界面结合更紧密。数值模拟表明,基体表面的起伏特征在颗粒/基体界面处促成温度和应变的不均匀分布,阻碍颗粒与基体间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56.
采用灰铁基体材料,住小预热情况下通过增加Ni Re过渡合金熔覆层,再选用专用高硬度的合金焊丝进行激光送丝堆焊试验;分析堆焊过程物相变化,探索过渡合金对高硬度厚层堆焊裂纹倾向的影响规律,寻找高硬度厚层堆焊情况下防止裂纹产生的工艺方法。堆焊采用自制专用自动送丝机构,用Thermoatl-SCINTAGX’TRAX射线衍射仪和Thermo Noran VANTAGE-ESI能谱分析堆焊层物相组成。  相似文献   
57.
针对Cu材料修复需求,采用激光辅助低压冷喷涂技术(Low pressure cold spray, LPCS)在铜基体表面制备Cu涂层,研究了不同激光辐照功率对LPCS-Cu涂层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PCS-Cu涂层的孔隙率为1.23%,平均显微硬度为124.0 HV0.2,热导率为66.2 W/(m·K),涂层/基体界面结合处存在明显缝隙。随着激光辐照功率的增大,LPCS-Cu涂层的表面趋于平整,孔隙率最低可达0.3%,平均显微硬度可达143.4 HV0.2,热导率可达170.2 W/(m·K),且涂层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无明显缝隙。这是由于激光辐照提高了沉积颗粒和基体的塑性变形能力,促进了沉积颗粒之间以及沉积颗粒与基体之间的相互结合,使涂层具有较好的致密性和界面结合,表现出较优的导热性能。  相似文献   
58.
针对激光再制造汽轮机转子轴颈,在汽轮机转子激光再制造后的综合跳动(TIR)控制在6.35μm以内的前提下,选用铁基粉末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激光再制造层与基体复合材料的拉伸、冲击与弯曲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分别比基体材料28CrMoNiV的平均抗拉和抗弯强度提高11.29%和24.11%,复合材料的平均冲击吸收功为39J;根据并联力学性能模型的混合律,激光再制造层的力学性能优于基体材料28CrMoNiV;激光再制造层中一次晶轴与二次晶轴的数量远大于基体材料,高密度的位错阻碍了晶界滑移,使抗拉伸强度提高;再制造层晶粒相对基体材料小而密集,裂纹扩展路径曲折,裂纹萌生功的提高使韧性增强.  相似文献   
59.
激光固溶17-4PH的机理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微硬度仪和能量色散谱仪(EDS)分别对经激光固溶处理后的17-4PH材料强化层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及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激光固溶时效后,17-4PH材料的表层平均显微硬度比基体提高了约40%,接近420 HV0.2;表层存在高密度的位错马氏体组织,且马氏体组织中含有Cr、Ni及Cu等合金元素;激光固溶层的耐磨损性能及抗气蚀性能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根据阿伦尼乌斯定律以及菲克第二定律分析了激光固溶的机理,证明:Cu在激光作用下可以在短时间内完全溶入奥氏体,完成固溶过程.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索激光增材制造Inconel718高温合金最理想的固溶处理制度。方法利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制备了Inconel 718合金,通过组织观察(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维氏硬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固溶温度对其组织、析出相及硬度的影响。结果不同固溶温度对Inconel 718的晶粒尺寸有很大影响。在固溶温度1000℃下保温1 h,沉积层开始出现再结晶现象。当固溶温度继续增加到1080℃时,与沉积态的组织相比,晶粒明显细化且再结晶过程基本完成。此外,不同固溶温度条件下,Inconel718的相析出和溶解行为也有所差异。固溶温度为940℃时,在未溶解的Laves相周围存在明显的δ相,当固溶温度继续提高时,δ相由于固溶作用而数量减少。另外,不同固溶温度处理后的合金显微硬度也表现出规律变化。当固溶温度为940℃时,试样硬度高于沉积态硬度,但是随着固溶温度持续升高,合金的显微硬度开始迅速下降并低于沉积态硬度,1050℃时保持稳定;当温度高于1150℃时,显微硬度继续迅速下降。结论激光增材制造Inconel718合金的热处理制度不同于铸造和锻造的热处理制度,其较为理想的固溶制度为1080~1150℃保温1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