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工业技术   9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3 毫秒
71.
利用等离子体基离子注入技术对硬铝LY12和锻铝LD10两种材料通过改变注入脉宽、频率、时间和电压等参数进行氮离子注入,注入剂量范围为2×1017~1×1018N+/cm2。利用低角X射线衍射法(GIXRD)分析氮离子注入层的相结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试验。由于氮离子注入铝合金能形成硬质的AlN析出相,合金表面硬度及耐磨性都得到改善,随着注入脉宽、频率、时间和电压的增加,铝合金表层硬度及耐磨性也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72.
分别采用带有和不带有弯曲弧磁过滤器的真空阴极弧离子镀方法,在不同镀膜电流以及不同基片偏流下分别制备了类金刚石碳膜,对比了不同结构下类金刚石碳膜的Raman光谱特点对其Raman光谱的D峰和G峰采用Gaussian-Lorentzion的几率分布进行了分峰,并着重讨论了基片偏流、弯曲磁场等沉积参数对膜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氩分压对膜结构影响不大,较大的偏流以及弯曲磁场的加入均有利于sp^3杂化碳键的形成。  相似文献   
73.
基材、添加元素及中间层对DLC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扼要地介绍了基体材料、在DLC膜中添加元素及各种中间层对DLC膜结构与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74.
运用物理气相沉积工艺在M2高速钢表面沉积了TiAlN涂层材料,用SEM和XRD等方法对涂层组织结构进行分析,并对涂层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涂层显微硬度和耐磨性随基体温度上升而提高;在一定范围内,涂层显微硬度和耐磨性随氮流量变化而有一最佳值。切削试验表明,涂镀TiAlN的钻头使用寿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5.
本文研究了高速钢表面(TiAI)N涂层的组织结构及硬度和耐磨性,并在φ8mm钻头上进行切削应用试验,其结果表明经涂层处理后,提高了高速钢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使钻头寿命成倍提高。  相似文献   
76.
为了研究靶形状对等离子体基离子注入均匀性的影响,应用Auger电子能谱(AES)剖面分析,测量并计算了正方形靶表面排布的Ti试样经氮等离子体基离子注入(PBⅡ)的保留剂量分布.由于N的Auger电子发射能量与Ti的完全重合,而且表面氧化层对Ti的Auger跃迁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应用AES对于氮等离子体基离子注入钛基金属进行化学分析变得较为复杂.本文探讨了一种既解决峰位重叠问题又考虑氧化层影响的方法,从而能够根据,AES溅射剖面分析数据计算浓度深度曲线,并获得保留剂量.正方形靶表面不同位置处的剂量测算结果表明,靶的形状对于保留剂量有着很大的影响,造成剂量呈梯度分布.同时还发现,Ti氧化层随着保留剂量的增大而增厚。  相似文献   
77.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小掠射角X射线衍射(GAXRD)研究了铝合金LY12等离子基离子注入形成A1N/TiN改性层的成分分布及相结构,在此基础上测量了改性层的纳米硬度,并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氮和钛都有效地注入到铝合金里,后注入的元素对先注元素的分布和重要影响,钛,氮同时注入在试样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钛,氧化合层,和未改性试样相经,形成的A1N/TiN改性层纳米硬度及承载能力都提高5倍以上,在低滑动载荷的增加,相应的耐磨性能有所降低,适当的改性层结构及其中分布的TiO2,TiN,TiAl3,Al2O3,AIN等相是性能改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8.
离子渗碳时碳渗入的表观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20钢和 T12钢在离子轰击条件下的渗碳和脱碳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渗碳气氛的组成将影响整个渗碳过程。离子轰击作用下,无论是渗碳还是脱碳都表现为微小区域进行的过程,渗碳层的形成是微区增多、长大及相互连接的结果。  相似文献   
79.
脉冲偏压对等离子体沉积DLC膜化学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乙炔为气源,用等离子体基脉冲偏压沉积(plasma based pulsd bias deposition缩写PBPBD)技术进行了不同负脉冲偏压条件下制备DLC膜的试验,通过X射线光电子谱(XPS)、激光喇曼光谱[Raman]以及电阻分析方法考察了负脉冲偏压幅值对DLC膜化学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由-50kV到-10kV随负脉冲偏压降低,DLC膜中SP^3键分数单调增加,但当脉冲偏压为0时形成高电阻的类聚合物膜,说明荷能离子的轰击作用形成DLC化学结构的必要条件,键角混乱度和SP^2簇团尺寸与脉冲偏压之间不具有单调关系,在中等幅值负脉冲偏压条件下,键用混乱度较大且SP^2簇团尺寸细小。  相似文献   
80.
TiAlN/Ti多元复合涂层的截面透射电镜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成功制备了多弧离子镀 Ti Al N/Ti多元复合涂层的截面透射试样 ,并分别用 TEM和 EDS等手段研究了涂层的组织结构和界面结构。结果表明 ,多晶 (Ti,Al) N相是 Ti Al N的主要组成相 ,过渡 Ti层呈现多晶 α- Ti结构。研究发现 ,在 Ti Al N- Ti过渡层界面、Ti过渡层 - HSS基体界面分别存在一个薄的中间层 ,通过衍射和 EDS分析认为前者是 Ti2 Al N相 ,而后者则是 Fe Ti界面相 ,用 XTEM还观察到 Fe Ti相与基体 M'之间的位相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