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8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
Ti基大块非晶的耐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明奇  祝庆  李福山 《铸造技术》2005,26(10):941-943
采用销-盘法研究了Ti11.5Zr2.5Hf5Cu42.5Ni7.5Si1大块非晶及其经432℃退火和477℃退火后的耐磨性,并用AFM研究了磨损面的形貌.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耐磨性和显微硬度都有所提高.经磨损实验后,试样的磨损面显微硬度提高,有加工硬化现象出现.非晶态试样的磨损以局部剪接的塑性流变为主,经退火试样还存在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12.
镀锡银钎料扩散过渡区的物相和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温度梯度法对镀锡银钎料进行热扩散处理,形成了扩散过渡区。为了揭示镀锡银钎料扩散过渡区的形成机制和主要物相的形成过程,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对扩散过渡区的显微组织、Sn元素的面扫描分布、物相组成及形貌进行分析。研究表明,Sn元素在镀锡银钎料中分布均匀、无偏析,在扩散过渡区主要以棒状Ag_3Sn相和块状Cu_3Sn相存在。随着热扩散温度升高,Ag_3Sn相和Cu_3Sn相的相对衍射强度逐渐增大。Ag_3Sn相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阶段:Ag_3Sn颗粒相弥散分布、Ag_3Sn颗粒相互相接触合并、生成大块棒状化合物相。Cu_3Sn相主要是锡晶须生长冲破镀层的氧化膜,在张应力和压应力协同作用下形成。镀锡银钎料扩散过渡区的形成机制为"钎接、互扩散、亚稳态、合金化"。  相似文献   
13.
铸钢轧辊亚微米WC-4Co电火花沉积涂层高温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新型电火花沉积设备,把WC-4Co陶瓷硬质合金材料沉积在铸钢轧辊材料上,制备了电火花沉积合金涂层,用SEM和XRD等技术研究了沉积层在300 ℃的高温耐磨性和800 ℃高温氧化100 h后氧化膜形貌、组织结构和高温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沉积层厚度为20~30 μm,沉积层由Fe3W3C,Co3W3C,Si2W和W2C等物相组成.300 ℃高温条件下沉积层的耐磨性比基体提高了3.4倍,300 ℃高温条件下沉积层的磨损机理主要是粘着磨损、疲劳磨损、氧化磨损和磨粒磨损的综合作用.800 ℃高温条件下沉积层氧化100 h后的氧化膜的厚度约为10~20 μm;氧化膜主要由Fe3O4,Fe2O3,W20O58和Si物相组成;800 ℃高温下沉积层抗氧化性能比基体的抗氧化性能提高了2.6倍.细小弥散分布的硬质相提高了沉积层的抗高温磨损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磁性材料与器件在煤炭行业中的应用。以及应用的磁学原理。磁性材料的应用主要有:各种电动机和变压器的硅钢片,绞车控制系统或集中控制系统中的磁环、磁罐、磁棒等磁性材料,采用磁选法从煤中分离出黄铁矿,矿井提升机的永磁限位开关,采用磁选方法高硫煤脱硫等。  相似文献   
15.
原位合成AlN-Fe3Al增强铁基等离子熔覆层结构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制备性能优良的AlN-Fe3Al增强Fe基熔覆层。方法 采用Al粉和Fe基合金粉为熔覆材料,利用等离子熔覆技术,以氮气为保护气体和反应气体,在Q235基体上制备Fe基熔覆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磨损试验机和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Al对Fe基熔覆层的相组成、组织形貌、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的影响。结果 以Fe基合金粉为熔覆材料时制备的熔覆层主要由α-Fe和Cr组成,Al(质量分数为6%)的加入使熔覆层中出现AlN、Fe3Al及Cr5Al8相。两种情况下制备的熔覆层均成形良好,且与基体呈冶金结合。含Al熔覆层中原位合成的AlN颗粒弥散分布于熔覆层中,尺寸小于5 μm。Al的加入使熔覆层的最高硬度由之前的340HV0.5增加至1350HV0.5,使熔覆层的耐磨性提高4.6倍。并使熔覆层表面形成钝化膜,显著提高了其耐腐蚀性。结论 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制备出的AlN-Fe3Al增强Fe基熔覆层,其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化学镀方法在BAg45CuZn钎料表面镀覆微米锡层,并用镀锡银钎料以火焰钎焊工艺连接H62黄铜。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别分析锡化学镀层、H62黄铜钎焊接头的显微组织和物相,并利用万能拉伸机和SEM表征钎焊接头的抗拉强度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锡化学镀层结晶晶粒呈现明显的(110)、(210)择优取向,化学镀锡银钎料连接的接头中母材与钎缝结合紧密,接头组织中富Cu相减少,出现Cu_5Zn_8化合物相。随着基体钎料表面镀锡含量升高,钎焊接头的抗拉强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化学镀锡含量为6.0%(质量分数)时,钎焊接头的抗拉强度为353MPa。镀锡前后钎焊接头的拉伸断口均呈现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17.
镁合金耐蚀性差,极大限制了其在易腐蚀环境中的应用。微弧氧化能够在镁合金表面制备一层类陶瓷氧化膜,能有效提高其耐蚀性。受微弧氧化成膜机理的影响,膜层中往往存在大量孔洞和裂纹;并且通常氧化膜主要由MgO组成,在潮湿或酸性环境中会吸水或溶解,导致膜层的耐蚀性不理想。将具有优良化学稳定性和高硬度的ZrO2引入镁合金微弧氧化膜中,获得主要由ZrO2构成或含ZrO2的氧化膜,同时减少膜层中缺陷,能够提高其对镁合金基体的保护效果。从镁合金微弧氧化电解液、电参数、两步微弧氧化工艺及与其他表面处理技术相结合的4个方面概述了含ZrO2微弧氧化复合膜层的制备工艺、成膜机制及耐蚀性等方面研究的进展,同时分析了各自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未来有必要优化制备含ZrO2微弧氧化膜的电解液的组成,以保证其稳定性和有效性,并明确使用过程中电解液各成分的消耗和补充规律。进一步研究两步微弧氧化工艺,获得对镁合金基体有更好保护作用的复合膜层。探索将微弧氧化与其他表面处理技术相结合,综合利用2种技术及膜层的优点。根据ZrO<...  相似文献   
18.
祝庆  唐明奇  李福山  李刚  李蒙 《铸造技术》2006,27(4):385-387
互感器铁芯的性能决定着互感器工作的性能。研究了Fe36Co36B20Si4Nb4铁基环状金属玻璃作为互感器铁芯材料的工作特性,即频率、励磁电流与感应电压之间的关系;磁导率与输入频率之间的关系,并采用互感方法测量了铁基金属玻璃Fe36Co36B20Si4Nb4作为互感器铁芯的有效磁导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