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工业技术   2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本文应用有限单元法对于在偏载土压作用下的矩形水池作了空间静、动力分析,给出了对设计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32.
氧化物混合粉原位反应制备超细WC-Co复合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WO3、Co3O4和碳黑混合粉经高能球磨后在真空炉中还原和碳化生成WC-Co复合粉的工艺过程。结果表明:高能球磨时间对混合粉末粒径、复合粉纯度和尺寸有重要影响;超细混合粉具有高的反应活性,使反应在较低温度下完成;制备的复合粉细小均匀,无杂相,平均粒径约300nm。本文提出的真空条件下一步还原碳化获得超细WC-Co复合粉的创新技术路线对改进传统技术长周期制备WC-Co复合粉,进而显著节省资源和能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3.
激活后发射良好的Mo La2 O3 阴极表层含有大量镧 ,原子浓度比约为 (稍大于 )10 % ;发射衰减的阴极表层中镧含量减少 ,未激活的原始阴极丝表层中镧更少。对不同状态阴极中氧含量及其变化的比较 ,以及碳、钼峰分析认为 :发射良好阴极中镧的活性程度较大 ,即超额镧的存在是影响阴极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 ;衰减后阴极中镧的总量虽不小 ,但镧的活性显著降低是阴极发射不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4.
掺杂复合稀土氧化物的钼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掺杂一种(以下简称:单元)或一种以上(以下简称:复合)稀土氧化物的钼粉、坯条及不同温度退火丝材的性能及组织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稀土同单元稀土一样,都能提高钼丝的再结晶温度,复合稀土钼丝表现出优异的高温退火强度,并具有比同含量的单元稀土钼丝更高的延伸率,具有更好的成型性和加工性。  相似文献   
35.
Surface Carbonization of Mo-La2O3 Cathod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INTRODUCTIONCarbonizationisveryimportanttomanufacturingdirectheatingmetalliccathode,whichleadstolowertheoperatingtemperatureandimprovethestableemission.Intherecentyears,themolybdenumaddedwithrareearthoxides,suchasLa2O3,hasbeenstudiedasaveryhope…  相似文献   
36.
采用化学溶液方法(CSD)在立方双轴织构的NiW合金基底上制备出了CeO2/La2Zr2O7(LZO)过渡层。利用常规XRD和XRD四环衍射仪对薄膜的取向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CeO2薄膜和LZO薄膜具有很强的面内和面外取向,其中,CeO2(111)面φ扫描的半高宽值(FWHM)约8.35°,(200)面ω扫描的FWHM值约为6.54°。用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薄膜表面致密平整,没有裂纹和孔洞。原子力显微镜测试结果表明,在30μm×30μm范围内,CeO2薄膜表面均方根粗糙度(Rrms)为5.9nm。  相似文献   
37.
通过在前驱溶液中掺杂乙酰丙酮锆(Zr(C5H7O2)4),成功地制备了掺杂YSZ的YBCO薄膜。该YBCO薄膜具有很好的面内和面外织构,通过SEM和TEM发现,在薄膜的表面均匀地分布着大小为10nm左右的YSZ颗粒。通过对掺杂的和未掺杂的YBCO薄膜超导性能的比较发现,经过掺杂的YBCO薄膜的临界转变温度(Tc)为90.5K,比未掺杂的YBCO薄膜(Tc=91.7K)下降了1.2K;掺杂的YBCO薄膜在自场下的临界电流密度(Jc)为3.31MA/cm2,比未掺杂YBCO薄膜的Jc(3.69MA/cm2)稍微有所降低,但是在外加磁场下,掺杂的YBCO薄膜的场性能远高于未掺杂的样品,在77K,1T磁场下的掺杂样品中,其Jc值是未掺杂的YBCO薄膜的2.5倍。  相似文献   
38.
Function mechanism of carbide layer on surface of La_2O_3 Mo cathode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INTRODUCTIONCarbonizationofcathodeisakeyprocessintheproductionofThO2 W (inbriefTh W )electrontubes .Theprocessofcarbonizationisasfollows :Thefilamentsareheatedtothetemperaturehigherthanthenormaloperatingtemperatureofthetubesinthemixedgasesofbenzenevapor…  相似文献   
39.
介绍了笔者最近几年关于稀土钨、钼材料的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在钨和钼中掺入不同稀土氧化物种类和含量,可制成系列稀土钨电极材料,其综合焊接性能超过先行的钍钨电极材料,克服了钍钨电极的放射性污染.所研制的稀土钼材料,具有工作温度低、韧性好和无放射性污染,由于发射稳定性的突破,使稀土钼阴极材料达到实用化.  相似文献   
40.
采用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对Mo-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