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工业技术   2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针对三相电压型并网逆变器,采用一种模型功率预测控制策略。首先,在同步旋转d,q坐标系下建立了三相电压型逆变器瞬时功率数学模型。其次,引入预测控制目标函数对逆变器瞬时有功功率和瞬时无功功率进行在线预测,选取最优控制目标函数对逆变器在下一周期进行控制,实现了对指令有功功率和指令无功功率的快速、精确跟踪。最后,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模型预测功率控制算法使并网电流具有很好的稳态特性和较低的谐波畸变率。  相似文献   
272.
概述了我国聚酰胺短纤维的生产现状及其应用领域,并介绍了国内聚酰胺短纤维纺丝、后加工生产及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273.
为探究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雨洪调蓄能力的影响,以1980—2020年巢湖流域的土地利用数据和土壤数据为基础,采用GIS和SCS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降雨尺度下巢湖流域径流产生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980—2020年巢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的增加及耕地和林地的减少;流域土地利用综合指数持续增长,其中高强度土地利用区面积从127 km2增长到了1 624 km2。1980—2020年渗透性差的地区从1 706.0 km2增加到了2 398.1 km2,以城市区域扩张为主。2020年相较于1980年,在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相同降雨量时径流量明显增大,且主要在巢湖流域的合肥地区,而在增加降雨量时,径流量的增加幅度逐渐减小,在不同降雨量条件下(日降雨量为50、100、250 mm)径流量分别增大了6.11%、2.61%和0.96%。因此可以得出土地利用变化是导致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因素,降雨量是次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巢湖流域城市规划及城市雨洪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4.
吴雷  季明明  王崇  金鑫  徐继亮  朱江 《橡胶科技》2023,21(12):0597-0600
根据核电机组海水蝶阀D形密封圈性能要求,开发一种抗撕裂型海水蝶阀D形密封圈。选择氢化丁腈橡胶为主体材料、锦纶织物543为骨架材料、开姆洛克205为粘合剂,优化产品结构,改进产品制造工艺,并设计试验装置验证了D形密封圈的性能。结果表明,经过优化设计的海水蝶阀D形密封圈的抗撕裂性能和密封性能显著提高,满足暗渠隔离阀的使用要求,可减少暗渠作业次数。  相似文献   
275.
生物质资源制备塑料替代品成为当前最具吸引力的研究课题之一。纤维素是生物质中广泛存在的聚合物,因其具有可降解性、可持续性和良好力学性能等特点而被作为高价值材料的前体。然而,纤维素中丰富的羟基结构增强了亲水性,导致纤维素基材料吸水后变软,严重地影响了其力学性能。在保留纤维素环境友好特性的前提下,改善纤维素基材料的耐水性能以提高其在高湿环境下的水稳定性和力学性能,从而拓宽纤维素基材料的实际应用范围,使其成为石油基或煤基塑料的优良替代品。先通过对纤维素结构与性质的分析,引出纤维素基材料所面临的耐水性能差的问题,再介绍了纤维素基材料的耐水性能指标和行业要求,重点阐述了改善纤维素基材料耐水性能的三种优化方法,即涂覆疏水涂层、制备复合材料和施加添加剂。最后对纤维素基材料的耐水性能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提出了其在实际优化过程中存在的阻碍和挑战。  相似文献   
276.
以兰炭末为原料,Fe(NO3)3为催化剂,采用Fe(NO3)3-水蒸气催化活化法制备了兰炭基活性炭(semi-coke based activated carbon, SAC),并将其应用于焦化废水的吸附研究。考察了催化剂溶液浓度(0 mol/L,0.4 mol/L,0.6 mol/L,0.8 mol/L,1 mol/L)和活化温度(600℃,700℃,800℃,900℃)对样品收率、孔隙结构和吸附性能的影响。使用最优活化条件下制备的兰炭基活性炭作为吸附剂,讨论了不同温度(298 K,308 K,318 K)、SAC投加量(1 g, 2 g, 3 g, 4 g, 5 g)、吸附时间(10 min, 30 min, 60 min, 90 min, 120 min, 150 min, 180 min)、转速(0 r/min, 100 r/min, 200 r/min)对焦化废水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当Fe(NO3)3浓度为0.6 mol/L,活化温度...  相似文献   
277.
装备制造业承担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任,其持续高速发展离不开科学的创新模式,现有研究多从产学研协同创新视角提出对策,但往往忽视数字化工具对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本文借助数字化手段,尝试以产学研数字化协同创新研发模式为研究对象,建立装备制造业产学研数字化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式,并对模型结果进行模拟和仿真,分析有限理性下各参数变化以及在结果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水平能力、政府支持力度以及装备制造业转型程度等因素通过提升企业利润的方式对产学研数字化协同创新具有提高创新效能的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从促进数字化产学研融合发展角度提出增强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78.
由于兰炭末粒径小、挥发分低等原因限制了其在工业生产中大规模利用。因此,兰炭末高附加值改性制备是当前极具吸引力和前景的研究课题。通过KOH协助微波热解低阶粉煤制备了含有碳纳米管的高附加值改性兰炭末,研究了KOH添加量(碱碳比)对改性兰炭末的形貌和结构、石墨化度、微晶结构和碳纳米管(CNTs)含量的影响,推测了改性兰炭末中碳纳米管的生成机制。结果表明:当碱碳比为1.0时,改性兰炭末中生成了直径在30~50 nm,长度约为几十微米的碳纳米管,其含量为3.01%(质量)。随着碱碳比增加,K的刻蚀和原煤所含矿物质产生的Fe3C对碳纳米管的生成具有促进作用,改性兰炭末的有序性有所增强,石墨层间距的交互作用增强,Raman光谱中出现碳纳米管的标志特征峰G′,表明生成了含有碳纳米管的高附加值改性兰炭末。此外,FT-IR光谱中改性兰炭末中的C—C、C—H和醚键C—O—C结构强度明显减弱。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这些碳结构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成为了碳纳米管直接生成的固相碳源;二是这些碳结构热分解释放出CO和CH4,这些气体可作为碳纳米管的气相碳源。高附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