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6篇
工业技术   1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61.
我厂需加工一批11齿的大径节链轮,由于一时没有链轮刀具,只好在立铣上用平转盘加工。但因360°与11不能整除无法用刻度等分齿数,经过对平转盘进行了一点微小的改进,解决了等分问题。其具体办法如下: 卸下平转盘上的固定刻度盘,卡在分度头上利用分度头能等分11等份的分盘,在固定刻度定盘圆周上刻11等份的刻线,然后装型平转盘即可,我们用的平  相似文献   
62.
63.
黄河下游高村站平滩面积变化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以黄河下游高村站1960-2002年的平滩面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来水量和来沙系数对平滩面积的影响.平滩面积随汛期水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汛期来沙系数的增加而减小,并且与4年滑动平均汛期水量和5年滑动平均来沙系数均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提出了平滩面积的计算公式,公式不仅能够反映来水来沙条件变化对平滩面积的综合作用,而且能够反映前期水沙条件的累积影响,可以用来估算水沙条件变化对高村站平滩面积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64.
来沙系数物理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不同角度对来沙系数的物理意义进行了探讨,认为来沙系数包含以下几层物理意义:①单位流量的含沙量大小;②实测含沙量与临界含沙量的比值;③水沙搭配参数或冲淤判数;④单位水流功率含沙量的大小;⑤非平衡输沙公式中的关键参数.  相似文献   
65.
单位时间内游荡型河道主流突变次数的预报,可为河道抢险预案的制定提供有力的依据,对防洪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黄河下游淤背大型沉沙池主流突变次数实测资料的计算表明,采用马尔科夫概率预测法预报主流突变次数概率具有一定的准确度,游荡型河道的主流突变次数过程符合马尔科夫过程(Markov Process).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马尔科夫概率预测法的游荡型河道主流突变次数概率预报模式,可为主流突变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吴保生 《泥沙研究》2001,125(4):34-40
本文针对过路涵洞设计对泥石流进行了模拟计算。首先在美国联邦高速公路局现有河流模拟与桥渡冲刷流(BRI-STARS)的基础上,增加了泥石流的模拟计算功能,并根据实测泥石流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然后采用修改后的模型,对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斯奴马西峡谷段的第SH-82号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的泥石流涵洞,进行了不同设计方案的泥石流模拟计算,给出了可靠的涵洞与渠道水力设计参数。模拟计算结果的分析表明,对于输送泥石流的过路涵洞,若采用传统的水力学计算方法,将会导致设计涵洞尺寸的严重不足。修改后的BRI-STARS模型可以作为过路涵洞设计中泥石流模拟的有效工具,可用于同类条件下过路涵洞设计的水力计算。  相似文献   
67.
马吉明  吴保生 《水利学报》2003,(1):17-20,27
利用激光测速手段研究了明槽中Riblets边界上粘弹性流体流动的速度分布。实验证实,粘弹性流动在具有三角形的Riblets底边界时,其粘性底层与紊流核心区内的时均速度分布与窦国仁提出的粘弹性流体速度分布的理论公式很接近。在过渡区,时均速度的理论值与实测值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别,这反映了Riblets的影响。根据试验值,文中用试错法对窦氏公式予以修正,用其表述在具有Riblets底边界时的粘弹性流动的时均速度分布。对于脉动速度,实验表明其最大强度出现在过渡区,且该区域较之具有光滑壁面的清水流动的范围为宽。实验还显示,Riblets底边界存在的情况下,脉运速度与窦氏理论值得很接近的。理论预报值略高于实测值。  相似文献   
68.
水库及河道整治对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河势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吴保生  马吉明  张仁  府仁寿 《水利学报》2003,34(12):0012-0020
研究了修建水库及河道整治对黄河下游白鹤镇至高村游荡性河道河势演变的影响,探讨了游荡性河道向弯曲性河道转化的可能性。认为经过水库调节后,进入下游的来沙量减少,洪峰削平及中水持续时间加长,有利于游荡性河道游荡程度的降低及向弯曲方向的发展;河道整治工程对于减小河道的摆动强度,稳定流路,促使河道由游荡向弯曲方向发展的作用是显著的。在小浪底水库下泄有利水沙条件下,若能利用现有的河道整治工程,并补充必要的河道整治措施,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有可能逐步转化为象高村至陶城铺河段那样的限制性弯曲河道。  相似文献   
69.
三门峡水库建库前潼关高程变化研究成果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三门蛱水库建库前潼关高程变化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建库前小北干流是强烈淤积性的河道,相应千年以上、百年、几十年的年平均淤积量分别为0.2472亿m^3、0.3915亿m^3和0.5~0.62亿m^3,其特点是时间愈接近现在,淤积强度愈大。潼关高程在历史时期,特别近代处于微淤抬升状态,三国至建库前的1805年潼关河床沉积厚约14m,年均抬升0.008m;关于近代潼关高程变化,各家结果相差较大,综合分析认为,1929~1960年潼关高程年均升高约0.066m。但一段时间内河道的冲淤趋势不能作为长期趋势来对待,如何估计三门峡水库建库后,潼关高程在自然条件下的可能上升值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0.
本文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分析了黄河下游汛期和非汛期水沙条件对平滩流量的影响,建立了黄河下游4个测站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重点分析了非汛期水沙因子对平滩流量的作用。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同时考虑汛期和非汛期水沙条件对平滩流量的综合作用。当平滩流量计算中加入非汛期影响因子后,各站计算精度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因此,对于黄河下游平滩流量的计算,不仅要考虑汛期水沙条件的影响,非汛期水沙条件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