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工业技术   27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合成了一种分子结构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的化合物——2,4-二氨基甲酸乙酯甲苯,并加至聚氨酯弹性体中,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以及扫描电镜(SE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该化合物对聚氨酯弹性体微相分离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2,4-二氨基甲酸乙酯甲苯后,聚氨酯弹性体的各基团之间形成了更多的氢键,提高了软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另外当2,4-二氨基甲酸乙酯甲苯的添加达到一定量时,会促使弹性体硬段聚集形成微区。  相似文献   
72.
数学这门科目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培养和造就各类专门的高层次人才的所应具备的共同基础。高等数学是集逻辑性、严密性与创造和精确性于一身的基础科学。高等数学的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的教学活动和提供的环境中通过不断积极的探索创新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熟练掌握这门运用广泛的学科。  相似文献   
73.
高尚堡油田砂质辫状河储集层构型与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洪泛期沉积的泥岩作为标志层,应用精细成因地层对比方法建立南堡凹陷高尚堡油田新近系馆陶组下段辫状河单砂层成因地层格架。将辫状河地质露头及室内沉积模拟实验成果作为模式指导,通过辫状河单河道识别、地质统计学规律和生产监测资料分析,确定该区辫状河单河道宽140~560 m。根据岩相组合类型及其顶底界面特征,识别出河道充填、顺流增生、砂质底形、砂席和溢岸细粒等5类辫状河储集层构型单元。河道充填构型单元发育Se-St-Sh-Sm正韵律岩相组合,纵向渗透率级差大,油水黏度比高,在高采液强度下形成优势渗流通道。高采液强度和优势渗流通道导致河道充填构型单元形成底水水锥型水淹,剩余油分布在油井间且丰度高。顺流增生单元纵向渗透率级差小,水淹均匀,剩余油呈薄层状低丰度分布在油井间。图8表3参20  相似文献   
74.
利用灰色效果测度理论对影响矿石自燃的各因素进行灰色效果测度,并结合相对重要程度相关等级计算法得到的矿石自燃各影响因素权重矩阵进行模糊关系合成,得到灰色效果综合测度值,将灰色效果综合测度值与矿石自燃情况进行对应分析,得到矿石自燃规律,为矿山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减少损失提供了科学依据,实践证明,该方法科学可行。  相似文献   
75.
紧急疏散是在极端危机中的产物,因而其首要宗旨就是要尽可能地保护公众的安全,就是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更多或是全部的公众转移到安全的地点.因而适当的交通组织和交通管制是十分必要的,是解决紧急疏散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6.
刘浪  杨顺利  李鸿波 《精细化工》2011,28(4):410-412
以糠酸为原料,经过酯化、氯甲基化、水解、氧化得到2,5-呋喃二甲酸,并对各步反应中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酯化反应时间为10 h,氯甲基化反应温度为35~40℃,水解反应原料摩尔比为n(氢氧化钠)∶n(5-氯甲基-2-呋喃甲酸甲酯)=2.1∶1,氧化反应体系pH=7~8,反应总收率47.5%。按该工艺顺利完成了3次20 L扩试反应,平均收率可达47.3%,产品HPLC纯度大于99.4%。  相似文献   
77.
桑园围今昔     
刘浪 《中国水利》1992,(4):34-35
  相似文献   
78.
深部饱水岩石蠕变试验及其流变模型(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冬瓜山铜矿的深部饱水岩石试样,以单轴压缩单级加载和分级增量循环加卸载两种方式进行蠕变试验,得到不同应力状态下饱水岩石的流变试验曲线。以同一地点的干燥岩石的蠕变规律为对比,分析深部岩石在饱水情况下的流变规律,并基于统一流变力学模型,对深部饱水岩石的流变模型进行辨识,确定流变模型的相关参数。结果表明:在低应力条件下,饱水岩石的蠕变曲线非常平稳,但在高应力时,蠕变曲线出现波动,有突变现象产生,岩样内部承载能力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弱化;在深部高应力条件下,饱水岩石的流变特性与干燥情况下的差别很大,尤其是在高应力卸载时,岩石质量劣化、损伤加剧,水的影响不可忽略。选定HH|NN|S模型(SchofieldScottBlair模型)描述深部饱水岩石的流变规律,模型的拟合曲线与试验数据符合得很好,表明所选的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79.
相变储热技术与聚光太阳能发电技术相结合可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减缓化石燃料燃烧带来的环境压力。本文通过分析相变储热材料的选择标准,对筛选出具有研究价值的含碳二元系相变储热材料的性能特别是热物理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硅、硼、铝、铬、铁单质材料与碳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或固溶体具有较高的熔点,形成的含碳二元系相变储热材料在高温相变储热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在含碳二元系相变储热材料中,Fe-C二元合金可满足高温相变储热系统1100~1500℃的相变储热要求,当合金为含碳4.3%的Fe-C共晶成分时,Fe-C二元合金的相变潜热理论值为611 kJ/kg,热导率约为(40±16)W/(m·K),相变温度为1148℃,具有相对其他合金成分更为优异的综合储热性能可用于聚光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储热。  相似文献   
80.
退役晶硅光伏组件回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介绍晶硅光伏组件结构组成基础上, 分析了国内外光伏组件回收法律法规及专利申请情况、退役晶硅光伏组件回收方法和光伏组件回收应用研究进展。针对当前退役晶硅光伏组件回收现状和遇到的难题, 对我国退役晶硅光伏组件回收技术研究与开发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