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当前以电子作为信息载体的微电子技术遭遇到发展瓶颈。光传输具有带宽大、速率高的特点,将光子载体与电子载体相结合是未来信息传输发展的必然趋势。波导与光纤的高效耦合是实现光电子集成的关键。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几种典型耦合器的最新进展,包括楔形耦合器、GRIN(渐变折射率)透镜耦合器和垂直光栅耦合器,并对它们的性能指标、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对进一步提高耦合效率的可行性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垂直光栅耦合器具有耦合效率高、带宽大、工艺成熟、工艺容差大和耦合步骤简单的优势,在光通信与集成光电子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
本文讨论了16kbit/s分带自适应(SB—APC)预测语音压缩编码系统中的正交镜象滤波器(QMF)的原理和设计过程,并给出了实现QMF的硬件和软件结构。  相似文献   
23.
何岩 《腐植酸》1992,(2):6-8
芬兰是世界上泥炭分布最广,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研究泥炭和利用泥炭卓有成效的国家,具有领先地位。笔者受中国科学院的派遣,曾于1990年7月至1991年8月在芬兰地质调查所泥炭室从事合作研究,有机会了解芬兰的泥炭研究及利用情况,为使国内从事混炭研究的学者及有关人员对此有所了解,特撰写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4.
何岩 《分析仪器》1994,(3):17-18
研制开发了一种双道色谱数据处理系统,可同时联接两台色谱仪或一台色谱仪的两个检测器,硬件以386微机为基础,软件采用前后台方式实时处理数据。  相似文献   
25.
系统阐述了多重分形和多重分形谱的小波局部极大模计算方法,提出了利用多重分形谱对线路的零序电流进行分析,根据谱图进行判断故障线路的新方法。采用PSCAD/EMTDC4.02软件建立一35kV配电线路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多重分形谱可以很好地反映故障电流信号的几何特征和奇异性,这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且该方法计算简单,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26.
系统阐述了多重分形和多重分形谱的小波局部极大模计算方法,提出了利用多重分形谱对线路的零序电流进行分析,根据谱图进行判断故障线路的新方法.采用PSCAD/EMTDC4.02软件建立一35kV配电线路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多重分形谱可以很好地反映故障电流信号的几何特征和奇异性,这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且该方法计算简单,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27.
介绍了SVG图形基本概念和主要特点,对基于SVG的电力系统图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设计了基于Web电力系统图形发布系统,展示了SVG在电力调度自动化中应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28.
基于所建立的淮河中游洪水演进模型,对正阳关-茨淮新河河口段内行洪区弃用、洪泛区分洪后淮干水位变化进行了计算分析,包括弃用上六坊堤、下六坊堤行洪区对淮河干流水位的影响。结果显示,淮河在遭遇50年一遇和100年一遇洪水情况下,弃用上、下六坊堤行洪区后洪峰水位仅上升2~4 cm,验证了《淮河流域防洪规划报告》中废弃上述两个行洪区的合理性。同时分析了淮河遭遇200年一遇洪水、黄苏段洪泛区弃守分洪对淮干水位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弃守分洪后的3~4 d内溃口对应的淮干水位降低10~14 cm,溃口上下游淮干水位也有不同程度下降,可见利用黄苏段分洪可以显著降低淮河干流水位,从而有效保护附近重要堤防的安全,为防洪调度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29.
采用多LLID技术的EPON综合接入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远端光网络单元(ONU)设备和多逻辑链路标识(LLID)的技术,将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系统的多业务管理和远端设备管理融入新的框架,并通过将服务等级协议(SLA)与链路相联系,将业务在链路上分流,使得系统的带宽保证和严格的时延抖动控制成为可能,从而克服了以太网传送体制只能“尽力转发”的不足,较好地解决了多种业务综合接入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