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2篇
经济   2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61.
党的十六届四中会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决定》明确指出: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本文分别探讨了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的内涵及内在要求,提出了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62.
继去年8月7日的"北戴河讲话"和今年4月28日的"人大讲话"之后,7月16日,江泽民总书记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就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问题再一次发表了重要讲话.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江总书记三次专门针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和规律的深刻认识,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的殷切希望和要求.  相似文献   
263.
进一步完善全球金融监管体系,特别是构建宏观审慎金融监管制度框架,是美国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防范和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安全与稳健的重要举措。宏观审慎监管框架重在明晰宏观审慎的主要监管主体、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框架、制定宏观和微观审慎监管指标体系的相关法律、制度和规范。特别是要注重处理好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两者的合力效应。  相似文献   
264.
过去十年来我国宏观融资结构的转型特征一是融资主体结构转型。具体体现在:住户部门净融出率下降。住户部门通常而言是一国经济中最主要的净融出部门。住户部门的资金净融出率(资金净融出/GDP)由20世纪90年代前期的14%以上,降至2018年的约6%,造成住户部门净融出相对收缩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住房抵押贷款为主体的住户贷款规模增长较快。  相似文献   
265.
以2015—2020年制造业企业为样本,研究明星分析师第一名关注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明星分析师第一名关注有助于推进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进程。机制分析表明,明星分析师第一名关注可通过提升数字化转型水平、提高股票信息含量、增加研发投入、提升营运效率和增强产品获利能力推进企业数字技术创新进程。异质性分析显示:在数字产品服务业、高技术企业、公司规模较大企业组中,明星分析师第一名关注的回归结果更加显著,说明存在一定的选择性偏好,需要审慎认知;当企业处于不同融资约束情境时,实证结果均显著,体现了明星分析师第一名的较好专业胜任能力。  相似文献   
266.
何德旭 《财贸经济》2022,(8):168-168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战略资源。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能源价格变幻莫测,剧烈震荡,引发第三次全球性能源危机,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了无尽的不确定性。实际上,传统的经济理论与模型已经难以对这种极端多变的能源价格进行解释,也无法准确刻画能源冲击对宏观经济运行的作用机制。对于这一无法弥合的理论和现实差距,国内外经济学家纷纷展开独立的探索性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67.
做好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强调,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对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加全面、更加明确、更加具体的要求,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  相似文献   
268.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资产数字化是经济转型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使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方法,将资产数字化因素和监管因素纳入宏观经济模型,研究资产数字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并讨论“双支柱”调控的效果。研究发现资产数字化能够有效抑制银行部门的风险积聚,资产数字化程度越高,银行风险降低程度越明显;监管强度和监管范围会影响资产数字化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银行资产数字化后,监管强度的增加和监管范围的扩大更有利于降低银行风险;相比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资本充足率和贷款价值比工具更有利于降低数字化后的银行风险;相比于货币政策,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组合更有利于降低银行风险与社会福利损失。因此,在资产数字化过程中,“双支柱”调控框架能够更好地防范银行风险,增强政策有效性。  相似文献   
269.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能够产生推动创新创业、优化资源配置、提振市场信心、提升开放质量等作用,从而增进有效投资、扩大居民消费,为畅通经济循环、扩大国内需求提供有力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部门坚定不移地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我国推动营商环境优化的制度规则与政策体系已基本成形。各地都将改善营商环境作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纷纷出台措施、完善制度和对标先进,在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政务服务和监督执法等各领域持续改善。但综合来看,地区间营商环境优化措施的落实效果有所不同,现实差距依然存在。今后,优化营商环境要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升市场预期和信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持续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强化基础制度建设、抓好各项措施落地,并建立地区间协同机制;同时,要主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积极对接国际规则,在新形势下为扩大国内需求提供动力、增强后劲。  相似文献   
270.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要求金融体系强化“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金融经济共生共荣”三大理念,同时具备“政治性、人民性、安全性、效益性、创新性、开放性”六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