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25篇
  免费   5007篇
  国内免费   3276篇
医药卫生   54008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578篇
  2022年   1257篇
  2021年   2177篇
  2020年   1693篇
  2019年   1456篇
  2018年   1519篇
  2017年   1600篇
  2016年   1375篇
  2015年   2105篇
  2014年   2602篇
  2013年   2679篇
  2012年   3550篇
  2011年   3684篇
  2010年   2740篇
  2009年   2354篇
  2008年   2615篇
  2007年   2683篇
  2006年   2496篇
  2005年   2254篇
  2004年   1950篇
  2003年   2203篇
  2002年   1888篇
  2001年   1464篇
  2000年   1060篇
  1999年   867篇
  1998年   509篇
  1997年   503篇
  1996年   312篇
  1995年   304篇
  1994年   269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187篇
  1991年   169篇
  1990年   129篇
  1989年   103篇
  1988年   76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4篇
  1979年   12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7篇
  1974年   7篇
  1973年   8篇
  197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Abstract

Objective

Two similarly designed studies compared user experiences with a second-generation extra-thin-wall, 5-bevel 32?G?×?4?mm pen needle (PN) with redesigned hub versus four thinner commercially available PNs.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将医院诊治的11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纳入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成两组,采用常规蓝光照射治疗的患儿定为对照组,55例,在蓝光治疗基础上增加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的患儿定为观察组,55例,对比两组患儿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8.18%和87.27%,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和1周,两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儿下降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为(5.12±1.21)d,对照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为(7.21±1.22)d,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7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常规蓝光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布拉氏酵母菌散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4.

Context

Family caregivers constitute a critical component of the end-of-life care system with considerable cost to themselves. However, the joint association of terminally ill cancer patients' symptom distress and functional impairment with caregivers' subjective caregiving burden, quality of life (QOL),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remains unknown.

Objectives/Methods

We used multivariate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ing to simultaneously evaluate associations between five distinct patterns of conjoint symptom distress and functional impairment (symptom-functional states) and subjective caregiving burden, QOL,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 convenience sample of 215 family caregiver–patient dyads. Data were collected every 2 to 4 weeks over patients' last 6 months.

Results

Caregivers of patients in the worst symptom-functional states (States 3–5) reported worse subjective caregiving burden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than those in the best two states, but the three outcomes did not differ between caregivers of patients in State 3 and States 4–5. Caregivers of patients in State 5 endured worse subjective caregiving burden and QOL than those in State 4. Caregivers of patients in State 4 suffered worse subjective caregiving burden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but comparable QOL to those in State 2.

Conclusion

Patients' five distinct, conjoint symptom-functional states were significantly and differentially associated with their caregivers' worse subjective caregiving burden, QOL,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while caring for patients over their last 6 months.  相似文献   
25.
文题释义:跑:跑是双脚交替接触地面的周期性运动,但跑有一个双脚都离开地面的腾空期。幼儿在 1 岁多开始学习跑步,最初是走跑结合的移动方式,由于身体发育不完善,下肢力量弱,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倒;到 2.5岁,幼儿跑步的腾空阶段明显;到 6岁,早期跑步的特点基本消失。 着地方式:指的是人体在跑步着地阶段足部接触地面的方式,一般分为3种方式:分别为足跟着地(fore foot strike),跟骨先接触地面;全足着地(mid foot strike),全脚掌着地,即足跟与前足同时接触地面;前足着地(rear foot strike):前足部首先接触地面。 背景:成年人跑步着地方式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而幼儿跑步的着地方式也是不容忽视的内容。 目的:运用生物力学方法探究幼儿在跑步过程中,不同着地方式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指标的差异,为幼儿正确的跑步着地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在北京市海淀区某公立幼儿园中随机抽取幼儿74名,按年龄分为3岁组、4岁组、5岁组,采用BTS红外动作捕捉系统、Kistler三维测力台和VIXTA录像解析系统同步采集幼儿跑步过程中不同着地方式下的运动学、动力学数据;运用Anybody 5.2仿真建模软件计算下肢肌肉力量指标。试验前向受试者父母详细解释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方案符合北京师范大学的相关伦理要求。 结果与结论:①3岁组全足着地的比例最高,足跟着地的比例最低,5岁组全足着地的比例最低,足跟着地的比例最高;前足着地者的蹬伸时间大于足跟着地(P < 0.01)和全足着地(P < 0.05);②着地时刻,踝屈曲角度足跟着地者大于前足着地(P < 0.01)和全足着地者(P < 0.05),全足着地者大于前足着地(P < 0.05);前足着地者髋内收-外展角度、最大髋内收-外展角、髋内-收外展的关节变化量及最大膝内收-外展角速度大于足跟着地(P < 0.01)和全足着地者(P < 0.05);前足着地者的踝屈伸最小值大于足跟着地者(P < 0.05),而最大髋内收-外展角速度小于足跟着地者(P < 0.05);③足跟着地和全足着地者的腓骨短肌、腓骨长肌、第三腓骨肌的肌力大于前足着地者(P < 0.05),前足着地者的股中间肌、股外侧肌下束、股外侧肌上束、股内侧肌下束、股内侧肌上束、股内侧肌中束肌力均大于足跟着地(P < 0.01)和全足着地者(P < 0.05);④结果提示:在3-6岁阶段,幼儿多采用足跟或全足着地模式进行奔跑,以满足自己在跑步过程的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前足着地方式的跑步模式;前足着地能够动用更多髋关节和膝关节额状面的运动来维持人体运动中的稳定,足跟着地和全足着地能够动用更多的小腿前侧和后侧的肌力,而前足着地动用更多的大腿前侧肌力。 ORCID: 0000-0002-8337-3931(赵盼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6.
27.
28.
肝性脑病是终末期肝硬化的重要并发症,导致病人出现一系列神经及认知功能改变。肝移植术后病人在肝功能恢复的同时其认知功能也可明显改善。MRI可以从脑代谢、结构及功能方面更进一步揭示肝硬化病人移植术后认知及脑改变情况。综述肝移植术后认知改变的研究现状以及最新的多模态MRI技术在术后脑改变中的应用,及其在揭示术后认知恢复及残存损害的神经机制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9.
本文叙述了QZD-B型全自动洗胃机的三例故障维修及改进探讨。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导致持续性特发性耳鸣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 方法 分析870例持续性特发性主观性耳鸣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听力学结果、耳鸣匹配实验、耳鸣残疾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与患者耳鸣严重程度相关的因素。 结果 (1)性别(P<0.001)、年龄(P=0.010)、耳鸣主调声频率(P=0.005)、听力损失(P=0.037)、焦虑程度(P<0.001)、睡眠状况(P<0.001)在THI分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病程(P=0.053)、侧别(P=0.437)、主调声响度(P=0.120)在THI分级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女性患者特发性耳鸣的程度较男性更为严重;低频较高频更扰人;焦虑程度和睡眠状况是影响耳鸣严重程度的因素,而病程、侧别、耳鸣主调声响度不是影响患者特发性耳鸣严重程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