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6篇
  免费   534篇
  国内免费   351篇
医药卫生   541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273篇
  2020年   236篇
  2019年   222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252篇
  2014年   315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363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245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991.
目的 了解自1980-2012年在世界各地分离的版纳病毒分子遗传进化特征。方法 采用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1980-2012年我国及世界各地分离的版纳病毒进行基于第12节段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分子溯源分析。结果 版纳病毒的共同进化祖先出现时间为315(95% HPD:63~619)年前,第12节段的进化速率为2.33×10-3(95% HPD:2.84×10-4~8.52×10-3)碱基替换/位点/年,提示版纳病毒属于新发快速进化的虫媒病毒。结论 版纳病毒属于快速进化的新发虫媒病毒,其地域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且已经分化出新的病毒变种,应加强对该病毒在自然界分布及其致病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观察江苏省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母婴阻断的效果,探讨HBsAg阳性母亲生产的儿童发生慢性HBV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0-2015年江苏省张家港、丹阳、泰兴3个市HBsAg阳性母亲及其分娩的儿童为研究对象,新生儿在出生后24 h内接种10 μg乙肝疫苗和100 IU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于7月龄后采血并用Abbott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其HBsAg、抗-HBs、抗-HBc的水平。结果 共调查2 099名7~52月龄的儿童,其中34名(1.62%)儿童为慢性HBV感染,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HBeAg和分娩年龄是HBV母婴传播的独立危险因素,与HBeAg阴性母亲的儿童相比,HBeAg阳性母亲的儿童发生慢性HBV感染的风险显著增加(RR=4.997,95% CI:2.408~10.370);与低年龄组母亲分娩的儿童相比,高年龄组母亲分娩的儿童发生慢性HBV感染的风险显著降低(RR=0.264,95% CI:0.101~0.691)。除慢性HBV感染者外,其余2 065名儿童中,9.7%抗-HBs<10 mIU/ml,35.4%抗-HBs为10~100 mIU/ml,54.9%抗-HBs≥100 mIU/ml,抗-HBs的阳性率为90.3%,抗-HBc的阳性率为13.7%。抗-HBs阳性率和GMT均在7~12个月达到高峰,之后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结论 江苏省现行乙肝母婴阻断策略实施效果理想,母亲HBeAg阳性是母婴阻断失败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有效阻断后仍需进行抗HBs监测,必要时需加强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了解≥50岁HIV感染者高危行为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6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疫情较重的红河州建水县、个旧市、蒙自市≥50岁HIV感染者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样本量450人。结果 41.2%(122/296)的感染者最近1年曾发生婚内性行为,婚内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66.4%(81/122)。8.9%(28/313)的男性感染者在最近1年有商业性行为,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为17.9%(5/28)。7.1%(32/450)的感染者最近1年有临时性行为,临时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18.7%(6/32)。城镇感染者商业性行为比例为13.4%(19/115),高于农村的4.5%(9/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15,P=0.001)。男性、50~59岁、城镇居民、收入相对较高、缺乏家庭社会支持为发生商业和临时性行为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较低、居住在农村、收入相对较高、缺乏家庭社会支持为感染者不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危险因素。结论 仍有一定比例的≥50岁感染者继续发生高危性行为,成为HIV二代传播的推动因素。应进一步加强对感染者的艾滋病知识教育和安全性行为促进,提高家庭成员和社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低档暗娼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994.

Objectives

During July to October 2013, the Asian giant hornet has killed 42 and injured 1,675 people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Shaanxi Province, China.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is unusual and frequent public health event.

Methods

During the 3 months, 103 patients with severe Asian hornet stings were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Clin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using a standardized data collection form which included sex, ag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medical recorder.

Results

After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 25.2, 46.6 and 44.7 % of the patients were found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 acute toxic hepatitis and acute toxic myocarditis, respectively. After timely and appropriate treatment including removal of the stings and the use of intravenous methylprednisolone and antihistamines, the kidney function, liver function and heart function of 99 patients recovered within 1 month, while four patients died.

Conclusions

This study provided a good opportunity for recognizing the effect of Asian giant hornet stings and evaluating this serious public health event.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独活寄生汤对于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 Med、MEDLINE、Embase检索2015年1月之前有关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并依据所收集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补充检索,以及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结果:共纳入5篇随机对照试验,共计328例患者,其中常规西药组164例,常规西药联合独活寄生汤组16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常规西药与联合独活寄生汤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4,95%CI(1.12,1.38),P0.000 1]。结论:独活寄生汤是治疗风湿病的常用方剂。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联合酒石酸托特罗定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SUI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酒石酸托特罗定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疗程3个月,比较2组总有效率和失禁频率、失禁程度、夜尿次数、ICI-Q-SF评分以及I-QOL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7.5%,对照组为62.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失禁频率、失禁程度、夜尿次数、ICI-Q-SF评分、I-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仅在ICI-Q-SF评分、失禁程度较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酒石酸托特罗定可明显改善SUI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7.
针灸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诊疗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所致二便、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的诊疗特点,为临床治疗方案优化提供依据。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知网(CNKI,1997—2015年)、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1997—2015年)、维普数据库(VIP Date,1997—2015年)、PUBMED(1997—2015年)中关于针灸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的文献,总结具体的干预措施、治疗介入时机、辨证及选穴特点、治疗频次、总治疗时间、疗效及其评价指标、随访及其安全性。结果:针灸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导致的二便、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以单纯电针为主,占40.82%(20/49),介入时机多在发病3个月以内;其辨证特点以辨病结合辨主症为主,占81.63%(40/49);膀胱功能障碍以下腹部和腰骶部的任脉和膀胱经的中极、关元、肾俞、次髎及损伤部位夹脊穴为主;肠道功能障碍以下肢部和腹部的胃经和任脉的天枢、关元、上巨虚及损伤部位的夹脊穴、督脉穴为主;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以四肢部和背部的膀胱经、大肠经和胆经的阳陵泉、曲池、合谷、环跳、委中及损伤部位夹脊穴等为主;治疗频次以1次/d,1周5~6次为多,占63.27%(31/49);总治疗时间处于1~29周不等,以4周为最常见。针灸治疗二便、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的疗效为75.0%~96.7%,随访示有一定远期疗效,未出现不良反应报道。结论:针灸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所致二便、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有一定的疗效,但由于多数是非随机对照文献,且其疗效标准不一,故确切疗效有待于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针灸治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析柴胡功效演变与入药品种及入药部位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梳理历代文献,总结柴胡功效的演变,并分析其与柴胡入药品种及入药部位间的关系。结果:《神农本草经》时期应用的柴胡品种已不可考。唐代以后,狭叶柴胡、银州柴胡被认为是柴胡上品,而银柴胡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亦被当做上品柴胡应用,这有可能成为柴胡出现"补虚劳"功效描述的原因。古来柴胡皆以根入药,清末以来,在长江一线逐流行以全草或地上部分入药。同时期兴起的"柴胡劫肝阴"之说或许与入药部位的改变而造成的有效成分改变有关,但仍需进一步的实验研究。结论:历代对柴胡功效认识的不统一,有可能是不同时期内应用柴胡的品种及入药部位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999.
银屑病俗称为"牛皮癣",属于中医"白疕"的范畴,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且反复发作的,以红斑、脱屑、斑块为主要皮损的皮肤病,其病程缠绵反复,顽固难愈,为临床常见病、难治病。古代医学将寻常型银屑病的病机总结为风、湿、热、燥、毒等范畴,临床辨证分型主要以血热、血瘀、血燥常见,治则主要有清热凉血解毒、活血化瘀、养血润燥,临床用药以凉血、养血及活血类等理血中药为主。本文主要对理血中药及临床中常用的几味理血中药在银屑病治疗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分析凌昌全教授治疗肿瘤常见中医辨证分型的组方规律。方法:以凌昌全教授在上海长海医院治疗肿瘤患者的门诊病历为基础建立数据库,基于关联规则算法,研究凌教授治疗肿瘤的处方用药经验。结果:凌昌全教授临证治疗肿瘤辨证组方经验如下:1)阴虚血瘀型的核心组方为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桃仁、赤芍、牡丹皮、解毒方等。2)湿滞血瘀型的核心组方为藿香、砂仁、茯苓皮、泽泻、陈皮、牡丹皮、解毒方等。3)气虚血瘀型的核心组方为黄芪、生白术、山药、陈皮、桃仁、赤芍、牡丹皮、解毒方等。4)气阴两虚型的核心组方为黄芪、生白术、山药、生薏苡仁、麦冬、枸杞子、炙鳖甲、解毒方等。结论:凌昌全教授临证治疗肿瘤,重视辨证施治,同时联合专方专药,病证互参,精选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