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46篇
  免费   1455篇
  国内免费   1158篇
医药卫生   1715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228篇
  2022年   401篇
  2021年   751篇
  2020年   585篇
  2019年   525篇
  2018年   546篇
  2017年   440篇
  2016年   457篇
  2015年   684篇
  2014年   807篇
  2013年   701篇
  2012年   1013篇
  2011年   1178篇
  2010年   766篇
  2009年   571篇
  2008年   795篇
  2007年   752篇
  2006年   681篇
  2005年   703篇
  2004年   560篇
  2003年   522篇
  2002年   462篇
  2001年   396篇
  2000年   379篇
  1999年   380篇
  1998年   278篇
  1997年   239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68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108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76篇
  1987年   67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9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6篇
  1973年   5篇
  196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了解成都市精神卫生机构现状及十年变化。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表对全市20家精神卫生机构进行现状调查,同时对11家机构进行对比。结果 与1996年相比,11家精神卫生机构固定资产、床位使用率有提高,医院总面积与建筑面积、业务总收入、平均住院月收费等略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明显;在开放床位数、职工总数、医师、高级职称人数方面均无增长。结论 我市精神卫生机构近十年有所发展,但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992.
毛秀英  李宝东  袁江 《医学综述》2007,13(23):1874-1875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确定总胆汁酸在新生儿黄疸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采用循环酶速率法,对40例晚发母乳性黄疸(LBMJ)患儿、40例生理性黄疸患儿、42例正常新生儿血清TBA及其肝功能相关项目进行测定。同时测定生理性黄疸组黄疸消退前后TBA及总胆红素(TBIL);晚发母乳性黄疸(LBMJ)组不停母乳光疗前后TBA及TBIL的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正常对照组血清TBA为(9.2±5.5)μmol/L,生理性黄疸组血清TBA为(9.8±4.8)μmol/L,LBMJ组血清TBA为(31.4±12.8)μmol/L。LBMJ组与对照组及生理性黄疸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②生理性黄疸组黄疸消退后TBA仍高,与TBIL产生分离现象。③LBMJ组不停母乳光疗TBA及TBIL均显著降低。结论血清TBA测定在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可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的依据。LBMJ组不停母乳光疗治疗结果显示光疗有促进胆汁分泌作用,不停母乳光疗可用于作为治疗LBMJ方案。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单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病的手术方法、早期临床结果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2006年6月至2007年1月,为4例终末期肺疾病患者施行了单肺移植手术,均为右侧单肺移植.其中第1和第2例为同1天完成.结果:第1例术后合并顽固的铜绿假单孢杆菌和不动杆菌感染,几乎对所有的抗生素耐药,于术后第33天死于严重感染所致的多脏器衰竭.其余3例均顺利出院,目前生活质量明显改善,SaO2和FEV1均显著提高.结论:单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病的有效方法,但术后感染及排异发生率高,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人脐血间质干细胞增殖能力、细胞表面分子标志及多向分化潜能。【方法】从人脐血中分离出单个核贴壁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将细胞以单克隆抗体标记后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向培养细胞中加入成骨、成软骨和成脂肪诱导剂,检测其多向分化能力。【结果】脐血间质干细胞原代培养时间为7周。流式细胞分析显示这些细胞CD29、CD13、CD44等表达为阳性,但是它们不表达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物。加入成骨诱导剂会导致细胞碱性磷酸酶的表达。采用微球培养法并加入软骨诱导剂对细胞进行诱导,用阿尔新蓝染色显示有蛋白多糖表达。在加入成脂诱导剂后,会导致细胞形态学改变,且油红O染色为阳性。【结论】通过体外传代培养的方法可以从人脐血单个核贴壁细胞中得到纯化的间质干细胞。脐血有望成为间质干细胞的替代来源。  相似文献   
995.
川芎嗪对肺纤维化大鼠Ⅲ型胶原及层黏连蛋白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川芎嗪注射液对博莱霉素A5致肺纤维化大鼠Ⅲ型胶原(Col-Ⅲ)及层黏连蛋白(LN)的干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川芎嗪大剂量组(大剂量组)、川芎嗪中剂量组(中剂量组)、川芎嗪小剂量组(小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他4组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A5造模,造模d2大、中、小剂量组每日开始腹腔注射川芎嗪注射液至28 d,剂量分别为250、150、40 mg/(kg.d)。检测d14、28时大鼠血清Col-Ⅲ、LN及d28时肺组织匀浆中以上指标,同时取肺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肺纤维化大鼠d14、28时血清及肺组织匀浆Col-Ⅲ及LN水平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a<0.01);川芎嗪大、中剂量组能降低肺纤维化大鼠血清及肺组织匀浆中Col-Ⅲ及LN水平(P<0.01,0.05)。其中以川芎嗪大剂量组效果较为明显,川芎嗪小剂量组疗效较差。结论降低肺纤维化大鼠Col-Ⅲ及LN的水平,可能是川芎嗪注射液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体外循环下行房间隔、室间隔缺损修补术36例患儿。随机分为参附组(n=18)和对照组(n=18),参附组麻醉诱导后静脉输入参附注射液1mL/kg,对照组输入等量9g/L盐水。观察二组术中血流动力学、主动脉开放到心电图(ECG)出现窦性心律的时间(转窦时间)、术中及术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及术后康复时间。结果参附组术中平均动脉压(MAP)高于对照组(P<0.05),HR、中心静脉压(CVP)低于对照组(Pa<0.05);参附组术中术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农剂量低于对照组(Pa<0.05);参附组主动脉开放到ECG出现窦性心律时间、术后拔管时间、重症监护室(ICU)留置时间低于对照组(Pa<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对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循环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7.
魔芋精粉的降血糖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魔芋精粉的降糖作用。方法:以不同剂量魔芋精粉ig正常小鼠和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连续10d后,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正常小鼠的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以及四氧嘧 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尿病小鼠的血糖,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胰岛素。结果:魔芋精粉有降低正常小鼠血糖作用,呈一定量效关系趋势;且具有改善小鼠糖耐量作用,能明显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但因清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魔芋精粉可能是通过影响糖代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介绍疥灵霜的处方组成、配制方法和临床应用。方法:用疥灵霜治疗疥疮44例,与应用20%硫黄软膏对照。结果:有效率疥灵霜组977%,20%硫黄软膏组84%,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品使用方便,疗效肯定,无毒副作用,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9.
大花哥纳香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云南西双版纳大花哥纳香(Goniothalamus griffithii Hook.f.et Thoms)茎皮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等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大花哥纳香茎皮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5,7-二羟基双氢黄酮(I),5,6-2H-6-苯乙烯吡喃-2-酮(II),(5R,6S,7R,8R)-7-羟基-8-苯基-四氢呋喃骈[3,2-b]-2H-吡喃-2-酮(III),(6R,7R,8R)-6-(7,8-二羟基苯乙基)-5,6-2H-吡喃-2-酮(IV),(4S,5R,6S,7S,8R)-6-羟基-7-(α-乙酰氧基苄基)-四氢呋喃骈[3,2-b]呋喃-2-酮(V)。初步药理实验表明,化合物II~V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结论:化合物V为新化合物,化合物II和III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00.
A reliable method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oxalic, fumaric, maleic, and succinic acids in tartaric and malic acids for pharmaceutical use by reversed-phase ion-suppressio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is presented. HPLC was achieved on a Nova-Pak C18 column by isocratic elution using water adjusted to pH 2.10-2.15 with perchloric acid, and detection was by UV adsorption at a wavelength of 210 nm. This method was found to be superior to previous liquid chromatography as well as other classical assay, and to be an attractive choice for the analysis of these compoun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