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54篇
  免费   2210篇
  国内免费   1367篇
医药卫生   24631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305篇
  2022年   783篇
  2021年   1024篇
  2020年   846篇
  2019年   441篇
  2018年   418篇
  2017年   647篇
  2016年   502篇
  2015年   908篇
  2014年   1165篇
  2013年   1419篇
  2012年   2001篇
  2011年   2028篇
  2010年   1807篇
  2009年   1603篇
  2008年   1675篇
  2007年   1596篇
  2006年   1316篇
  2005年   980篇
  2004年   771篇
  2003年   657篇
  2002年   486篇
  2001年   384篇
  2000年   326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91.
低位前外侧入路微创全髋置换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低位前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和早期临床效果.方法:17位患者18例髋关节进行前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仰卧位,自大转子上2 cm为顶向前下切口,纵行切开髂胫束和臀中肌前部着点,由髋关节囊前方分离至髋臼前外缘.不脱位,经股骨颈截骨和取头,处理髋臼植入假体.患髋内收外旋股骨颈基底脱出切口外,股骨扩髓后植入假体.结果:手术切口平均长(10.5±2.1)cm.切口长短与体重正相关,髋臼病理改变和翻修者更长.手术时间平均为(101.7±14.6)min,术中出血量110~600ml,平均(302.2±77.3)ml;双侧髋关节置换1例.术后2~5 d患髋均可负重行走.随访7~22个月,Harris评分平均:术前44;术后6个月85.假体位置理想.无并发症.结论:经低位的前外侧入路行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需要特殊的髋关节拉钩和牵开技术.有创伤小、不损伤臀上神经、假体位置理想、术中可以处理较复杂病理改变、准确测量两侧下肢体长度、术后外展肌有力、早期康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索提前拔除下颌第一乳磨牙对加速继承恒牙萌出的影响,产生有利于序列拔牙的萌出顺序。方法 筛选13例牙列拥挤的患儿,当其下颌第一双尖牙根长超过1/2时,拔除一侧的下颌第一乳磨牙。用患儿的对侧牙做对照组。结果 拔牙侧有9例患儿第一双尖牙先于尖牙萌出,4例患儿尖牙先于第一双尖牙萌出;对照侧尖牙均先于第一双尖牙萌出。结论 提前拔除下颌第一乳磨牙,可使第一双尖牙先于尖牙萌出。但在第一双尖牙被阻碍或尖牙无阻碍的情况下.难以达到促萌目的。  相似文献   
93.
眼眶骨折眼球内陷功能性复位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眼眶骨折眼球内陷手术复位的方法和手术最佳时期,探讨手术前后视功能变化。方法:应用螺旋CT影像和视觉电生理检查技术对100例施行眼眶重建和眼球复位手术的患者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在早期手术的40例患者中,28例眼球内陷完全复位,12例改善;60例晚期手术中,32例完全复位,28例得到部分改善;手术前后视网膜电流图(F—ERG)和视觉诱发电位(P-VEP)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人工材料行眼眶重建和眶内充填技术手术治疗眼球内陷可获得满意的疗效,早期手术效果优于晚期手术,手术创伤对视功能无明显影响,眼眶重建和眼球复位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索调强放射治疗 (IMRT)提高进展期胰腺癌局部肿瘤靶区剂量以及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照射剂量的可能性。 方法 2 1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接受同期放化疗。放射治疗分第一阶段予常规放射治疗 ,剂量30Gy/ 15次 / 3周 ;第二阶段强调放射治疗 ,肿瘤靶区分割剂量 3Gy/次 ,总剂量为 2 1~30Gy ,在 2周内分 7~10次完成。总剂量递增水平 :5 1、5 4、5 7、6 0Gy。在放射治疗过程中 ,每个治疗日 5 -FU静脉点滴。 结果 16例完成治疗计划 ,分别为 5 1Gy 3例、5 4Gy 3例、5 7Gy 3例 ,6 0Gy 7例。 13例治疗前CA19- 9值升高 ,中位值治疗前后分别为 716、2 5 5U/ml(P <0 .0 0 1)。 14例以疼痛为主的患者至少减少 1/ 3~1/ 2的麻醉药品用量 ,其中 5例疼痛症状完全消失。10例患者治疗后卡氏评分有提高。 结论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接受适形调强放疗并同期应用 5 -Fu化疗增敏 ,可获得确切的姑息治疗作用 ,肿瘤剂量 6 0Gy分 2 5次在 5周完成 ,无严重的放射治疗相关的急性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95.
目的 对淄博市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10年情况进行终期评价。方法 收集淄博市9个结核病项目区县的季报表、卫统14表和项目督导、调查资料。结果 10年累计接诊可疑肺结核症状80433人,发现、确诊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8795例,其中涂阳5554例。肺结核病例登记率1998年达到峰期,活动性、涂阳和新发涂阳分别为32/10万、20.9/10万和15.1/10万,涂阳病例所占比例平均为63.1%。新发涂阳平均治愈率达96.4%;复治涂阳平均治愈率达91.2%。结论 项目实施后,涂阳病人发现水平和治愈率明显提高,保护了健康人群,收到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6.
目的 研究苏州地区汉族人血小板糖蛋白Ⅲa基因TaqⅠ多态性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 方法 应用PCR技术结合TaqⅠ酶切分析、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研究了苏州地区汉族正常人与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糖蛋白Ⅲa基因TaqⅠ多态性特点。 结果 正常对照组TaqⅠ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C 5 3.8%、A 4 6 .2 %。脑梗死组TaqⅠ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C 5 0 .6 %、A 4 9.4 %。脑梗死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苏州地区汉族人血小板糖蛋白Ⅲa基因TaqⅠ多态性与脑梗死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97.
机械振动的成骨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洋  周军  叶超群  白广昌 《中国骨伤》2008,21(5):400-402
应力是骨形成的“指导性”因素。其机制是近十年来骨科学、生物医学工程及康复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机械振动是力学刺激形式之一。诸多研究表明:振动具有显著的成骨效应,其在骨质疏松的治疗中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现有相关研究中,具有成骨效应的振动频率、强度等参数并不一致,尤其是振动的成骨机制不明,相关报道极少,本文对其作一论述,可为更系统、深入地研究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扩大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EPCV)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并发急性穿孔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对1979年以来采用EPCV治疗的176例十二指肠溃疡并发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评价疗效,评价内容包括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溃疡复发率、胃排空功能、胃镜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结果和营养状态及Visick分级。结果全组患者有153例(86.9%)获得5年随访。无手术死亡者。进食后上腹发生间断性胀痛13例(8.5%),有时返酸12例(7.8%),经服用吗叮啉可缓解。出现粘连性肠梗阻行粘连松解术4例(2.6%),溃疡复发4例(2.6%),均发生在术后2-3年内。浅表性胃炎21例(13.7%),十二指肠球部变形31例(20.3%),胃窦蠕动功能较好,胃排空功能正常。全组无贫血发生,体重增加者116例(75.8%)。Visick改良分级,146例为Ⅰ级和Ⅱ级,优良率占95.4%,Ⅲ级3例(2.0%),Ⅳ级4例(2.6%)。结论EPCV术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较少、溃疡复发率低、患者术后远期营养状况良好、生活质量较高的优良疗效,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并发急性穿孔首选的安全有效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99.
光-电一体化技术在美容医学领域的兴起与发展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目的介绍光-电一体化技术的机理、适应证的选择、疗效、及并发症和注意事项。方法经文献复习,此项技术的产品有两种类型:①射频与强脉冲光;②射频与激光联合。两种技术发出的能量,分别作用于真皮深层和浅层以及筋膜层,使真皮胶原增厚,以达到皮肤年轻化,并可用于治疗色素沉着、血管病灶、脱毛和痤疮等。电能(RF)40~100J/cm^3,光能15~50J/cm^2。结果根据Fzpatrick皮肤分类和Glogau皱纹分类,选用不同的参数,才能取得好的结果。Bitter和Mulholland报道的Aurora SR设备,皮肤年轻化效果达92%~98%,仅有2%~8%不满意;脱毛效果达80%~85%,20%轻度红斑,24h消失,有8%暂时性色素沉着;下肢静脉扩张最后一次治疗1~6个月,约77%治疗区中有75%~100%扩张血管消失,对桔皮症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此项技术的疗效是肯定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少而轻,无不可治愈的不良反应。不同肤色和皱纹选用恰当的治疗参数,是取得满意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为临床应用锁骨上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6侧经股动脉插管灌注红色乳胶溶液的成人尸体标本上,对锁骨上神经营养血管的横径、长度及穿深筋膜点的位置,进行了观测,并在标本上模拟手术设计。结果锁骨上神经营养血管包括颈升动脉肌皮支、颈横动脉颈段皮支、胸廓内动脉穿支、胸肩峰动脉胸肌支与肩峰支皮动脉,其穿深筋膜点外径分别为0.75、1.12、1.36、0.70、0.79mm;且穿深筋膜点位置相对恒定,节段性地分布于锁骨上神经,为整段皮神经提供营养。结论以上述节段动脉为蒂,设计锁骨上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