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31.
目的了解中国一般人群和医务工作者在新冠肺炎疫苗上市前的接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6月18—30日,在中国东、中、西部三个城市,随机选择当地居民和医务工作者,通过电话调查和网络问卷的方式研究新冠肺炎疫苗接种意愿,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有1874名一般人群和627名医务工作者参加本研究。一般人群和医务工作者的新冠肺炎疫苗接种意愿分别为82.9%和95.9%,监护者和看护人对小孩和老人的疫苗接种意愿分别为83.0%和77.8%。疫苗的有效性和接种意愿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相较于兰州,居住在上海(OR=0.314,95%CI:0.209~0.464)或武汉(OR=0.547,95%CI:0.354~0.836)的一般人群新冠肺炎疫苗接种意愿更低,而有流感疫苗接种史(OR=2.784,95%CI:1.254~6.279)的医务工作者更愿意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对于新冠肺炎的风险认知更高的一般人群及医务工作者新冠肺炎疫苗接种意愿更高(OR_(一般人群)=2.046,95%CI:1.685~2.495;OR_(医务工作者)=1.843,95%CI:1.081~3.082)。不愿意接种的主要原因为担心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论中国公众和医务工作者对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的需求和认知度较高,建议开展大规模疫苗接种时注重介绍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以提高新冠肺炎疫苗的接种率,促进尽早形成人群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32.
<正>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增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越来越多,对社区老年护理床位的需求非常巨大。由于社区医院收治对象普遍存在高龄、多种疾病并存、住院时间长的特点,医院感染率高。为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社区老年护理床位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提供依据,我们对本中心2007年1月—2011年12月出院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分析社区老年护理床位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3.
目的 通过对大量显微注射实践工作中相关数据的分析,寻求DNA片段长度与制备转基因小鼠整合效率的相关性的规律.方法 随机抽样29个制备转基因的项目的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制备转基因小鼠的整合效率随着DNA片段长度增加而降低.根据回归方程,如果片段长度能控制在6000 bp以内基本上可以维持10%左右的整合阳性率(P<0.001).结论 制备转基因小鼠的DNA片段长度与整合效率之间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大面积增生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39例大面积增生性瘢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采用的治疗方法分为A组:A型肉毒毒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瘢痕内注射组(13例);B组:A型肉毒毒素瘢痕内注射组(12例);C组:复方倍他米松瘢痕内注射组(14例)。记录治疗的总有效率,参照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vancouver scar score sheet,VSS)对3组患者的瘢痕色泽、血管分布、柔软度进行综合评分;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瘢痕厚度,并参照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的痛痒觉改善情况;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92.31%)、VSS值、瘢痕厚度、VAS值评价均明显优于B组(75.00%)和C组(50.0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经3次治疗后,痛痒症状明显缓解,病情趋于稳定。治疗6个月随访时A组患者未再复发,B组复发2例。3组中有极个别患者在治疗后偶发针孔周围皮肤红肿,于1~2 d自行缓解,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A型肉毒毒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大面积增生性瘢痕安全有效,能提高单次治疗的有效面积及效果并减少激素用量及其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5.
颜苗    樊新荣  何清湖  龚慧   《中国药学杂志》2013,48(6):436-440
 目的 探讨克癃胶囊对肾虚血瘀证大鼠前列腺增生的影响及其对前列腺增生相关蛋白、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建立前列腺增生肾虚血瘀证大鼠模型,观察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非那雄胺组(C组),低、中、高剂量克癃给药组(D、E、F组)大鼠前列腺和前列腺相关因子的变化。结果 ①C~F组大鼠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均显著低于B组(P<0.05)。②与B组比较,C、E、F组前列腺组织中Ki-67的积分光密度明显降低(P<0.01),D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与B组比较,C、D、E、F组前列腺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积分光密度明显降低(P<0.01);但D、E、F组前列腺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积分光密度均高于C组(P<0.05)。④与B组比较,C、D、E、F组前列腺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降低(P<0.05);但D、E、F组前列腺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均较C组为高(P<0.05)。结论 克癃胶囊可显著抑制大鼠前列腺增生,且呈剂量依赖性。可能与抑制前列腺增生相关蛋白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增高及表达密切相关,从而起到抑制前列腺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HPLC法测定甘草制剂中甘草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不同甘草制剂中甘草酸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BDS C18 (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10mmol/L醋酸铵溶液(pH =6.86)-乙腈(79.5∶20.5),流速1.0mL/min,柱温38℃,检测波长250nm.结果:甘草酸在0.26 ~41.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 =0.9998).各甘草制剂中甘草酸均得到良好的分离,且含量各不相同,复方水煎液为2.17μg/mL,复方甘草口服溶液为3.07mg/mL,复方甘草片为5.88%,甘草提取物为10.75%.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适用于各种甘草制剂中甘草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外宾特需病区的护理安全管理及风险防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管理者定期进行安全隐患分析,改进防范措施。结果为患者提供整洁、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和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结论护理管理者只有通过定期风险因素的分析,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实施有效风险管理,才能确保护理安全的质量。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观察川芎嗪(TMP)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Sham组、I/R组和L/R+ TMP组.用夹闭双侧肾蒂45 min再灌注24h方法制备肾I/R模型.L/R+ TMP组在手术前1h按20 mg/kg腹腔注射TMP液,余操作同I/R组.检测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光镜和电镜观察肾小管组织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GRP78、Caspase-12、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与Sham组比较,I/R组大鼠血BUN,Cr水平显著增高,肾组织结构损伤严重,GRP78、Caspase-12、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1);与I/R组比较,I/R+TMP组血BUN,Cr水平及GRP78、Caspase-12、Caspase-3蛋白表达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肾组织结构损伤明显较轻.结论 川芎嗪对大鼠肾I/R损伤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下调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表达及其活性.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和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NDPN)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甲钴胺的疗效.方法 115例2型糖尿病患者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后分为DPN或NDPN组,DPN组随机分为甲钴胺组和腺苷钴胺组治疗4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评估神经症状.结果 DPN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与NDPN组患者类似,均较正常值升高:短期治疗,甲钴胺和腺苷钴胺对神经病变疗效基本一致;甲钴胺治疗后,血浆Hcy显著下降(P<0.05),而腺苷钴胺于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DPN患者血浆Hcy水平升高,甲钴胺治疗可降低患者血浆Hcy水平,改善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康复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脊髓损伤后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间歇清洁导尿结合穴位按压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保留尿管方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尿感染率及残余尿量。结果:泌尿系感染率观察组为14.29%,对照组为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膀胱容量与残系尿量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清洁导尿结合穴位按压可降低脊髓损伤后患者的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极大改善膀胱功能,并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存质量,为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康复护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