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417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洋地黄自200年前 Withering 首次应用以来,目前仍是治疗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主要药物。心衰时,洋地黄通过增强心肌收缩性,改善心脏机械性效率和增加心排血量,使心脏能以同等的氧耗量或小于用药前的氧耗量来完成较大的工作量。此外,洋地黄对某些室上性心律失常(快速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也已肯定,该作用在房颤伴有充血性心衰的患者中特别显著,其作用途径主要是通过对传导组织(房室结)的直接影响,但部分  相似文献   
102.
柳胺苄心定及其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胺苄心定(labetalol)对α及β受体具有双重阻断作用,是一种疗效迅速、可靠且副作用小的新型降压药物。药效学和药物动力学动物实验证明,柳胺苄心定对β_1、β_2和α_1受体有阻断作用,而对α_2受体则无作用。降压效应主要通过阻断α受体引起外周血管扩张所致。本药对α_1受体的阻断作用约为酚妥拉明的1/6~1/10。由于支气管平滑肌及冠脉也存在α受体,故尚有扩张支气管平滑肌和冠脉的作用。柳胺苄心定的β阻断作用表现在心率减慢、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减少等方面。其对心脏β受体的阻断作用约为心得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长期降压治疗对脑血管病患者脑卒中再发事件的影响。方法入选标准:有脑血管病病史;患者能到门诊随访;知情同意;无研究药物治疗的明确适应症及禁忌症。用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方法,患者被随机分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吲哒帕胺治疗组和相匹配的安慰剂对照组,双盲治疗4年,开盲后开放治疗2年,共随访6年。研究主要终点是脑卒中。终点委员会专家独立评估可疑脑卒中等事件。结果患者1399例进入随机双盲研究,治疗组702例,对照组697例。患者基线特征治疗组与对照组相似,平均年龄为64岁;男性占70%;有脑出血史为18%;脑梗死史为76%;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史为9%;冠心病史为21%;糖尿病为11%。两组平均血压分别为(145.9±20.4)/(87.1±11.1)mmHg与(145.6±20.4)/(87.8±11.6)mmHg。双盲治疗4年治疗组较对照组血压净下降12.5/5.3mmHg,开放治疗2年净下降9.2/4.7mmHg,随访6年血压平均净下降10.5/5.0mmHg。双盲治疗4年治疗组脑卒中发生(9.5%)较对照组(20.2%)危险下降53%(P<0.01);开放2年脑卒中危险下降25%(P=0.19);随访6年脑卒中危险下降46%(P<0.01)。结论长期降压治疗对脑血管病患者是有益的,可减少脑卒中再发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4.
对62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超声多普勒检查发现,37例临床心功能≥Ⅲ级患者较之25例心功能≤Ⅱ级患者,左心室舒张早期亢盈速率(E)增高,舒张晚期充盈速率(A)减低,E/A比值增高,以及舒张早期减速时间(DT)缩短。前者死亡率显著增高。对31例存活者于38.6±6.5月治疗后重复超声多普勒检查,18例临床心功能改善者,其E减低,A增高,E/A比值减低,DT延长。而另13例临床心功能不变或恶化患者,其测值无显著改变。因此,用脉冲多普勒测定左心室舒张充盈情况,这在估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预后及观察疗效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5.
本文检测126例冠心病患者的脂蛋白(a)[LP(a)]和其他脂质,利用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分析Lp(a)与34例心绞痛患者冠脉狭窄的相关性,对37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疗效的影响和WMI恢复期纤溶功能的关系。结果发现,Lp(a)与冠脉狭窄,较其他脂质有更高度相关性(r=0.401,P<0.01)。WMI再通组L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PAI:a)较未再通组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t-PA:a)、t-pA/PAI、纤溶酶原活性(PLG:a)较未再通组高。不论再通组、未再通组Lp(a)与t-PA、t-pA/PAI、PLG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6.
本研究旨在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重建反应以及卡托普利的保护作用.通过称重法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I);使用测微技术,在HE染色切片上测量心肌细胞横径(TDM);运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切片上检测心肌胶原体积比例(CVF)和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与管腔面积比例(PVCA).结果显示:15周龄SHR的LVI、TDM、CVA和PVCA均显著高于相应年龄的Wistar-Kyoto大鼠(WKY),但是,卡托普利(100mg/kg/天)治疗12周后,上述参数恢复正常.提示压力负荷下SHR出现了心肌肥大和心肌纤维化,使心肌结构发生了重建;CAP可以逆转心肌肥大和心肌纤维化,因而改善心肌重建.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评价对于中国患者脑血管病后降压治疗是否可以预防脑卒中再发。方法采取双盲、安慰剂对照的试验方法,将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n=2825)和干预组(吲达帕胺2.5 mg/d,n=2840)。一级终点事件为致死或非致死性再发脑卒中,二级终点事件为主要的致死或非致死心血管病事件。结果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53.8和92.8 mm Hg。在随访中期(第2年),干预组收缩压/舒张压较对照组平均下降了6.8/3.3 mm Hg。干预组总共有159例再发脑卒中,对照组为219例(干预组HR=0.70;95%CI0.57~0.86;P<0.01)。干预组有199例发生心血管病事件,对照组为258例(HR=0.74;95%CI0.62~0.89;P=0.002)。结论吲达帕胺降压治疗可以降低中国人脑血管病患者再发脑卒中和心血管病事件。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评价超声技术在检测高血压患者动脉缓冲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0例正常人应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分别对心脏和肱动脉扫查.肱动脉横断面顺应性(Cross-sectional Compliance CSC)和容积扩张性(Volumic Distensibility VD)作为反映动脉缓冲功能的指标.结果:正常对照组与高血压组相比,CSC、VD在高血压组显著升高,分别为34.87±0.01 10-3mm2.mmHg-1比19.88±0.028 10-3mm2.mmHg-1,P=0.029;2.86±0.88 10-3mm2 .mmHg-1 vs 1.61±0.26 10-3mm2.mmHg-1,P=0.0165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左室舒张早期和晚期峰值血流速度比(Pe/Pa),阻力指数(RI )是与CSC关系最为密切的参数.结论:超声具有直观、准确、实时反映动脉缓冲功能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9.
急性心肌梗死后卡托普利早期和长期治疗五年随访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急性心肌梗死(心梗)后5年随访期间比较各种因素对死亡率影响,探讨卡托普利早期长期治疗的预后意义。方法 822例首次急性心梗后72小时内入院且无心源性休克患者中,478例早期并长期持续应用卡托普利和常规治疗(治疗组),344例公常规治疗(对照组)。用Cox回归方法作多因素分析,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随访期累积生存率和心源性事件发生率。结果 年龄、Killip分级、前壁梗死、糖尿病、C  相似文献   
110.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与冠心病易患因素关系。方法 冠心病介入治疗440例中,选择连续84例(115个狭窄病变)术后随访冠脉造影复查者,冠脉定量分析(QCA)术前、术后和随访复查冠脉造影图象,并分析再狭窄与冠心病易患因素的关系。结果患者6个月再狭窄率为40.00%,多元回归分析再狭窄发生时间与吸烟史、多个易患因素、多支病变、病变类型和前降支病变呈正性相关,与支架置入呈负性相关。结论 冠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