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20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选择腹部外科恶性肿瘤和非肿瘤患者35例,以围手术期血清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水平为指标,观察了其在手术前及手术后第1、3、7天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血清NO均升高,术后第3天为高峰,非肿瘤组患者手术后第3天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肿瘤组(P<0.05)。手术前肿瘤组患者血清TNF水平高于非肿瘤组(P相似文献   
102.
一、大连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历史及所取得的成就大连医科大学自1958年始在陈荣殿教授的领导下开始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研究,编写了我国首部中西医结合外科治疗急腹症方面的专业书籍《新急腹症学》。四十多年来,从临床到基础对各种疾病的病因、病位、病变、病体和病症开展了中医“三辩诊断”和“理法方药”的辨证,并紧密结合现代医学理论与方法进行诊断治疗研究。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成果被列为建国后重大医学成果并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首肯;1986年《中西医结合“总攻”排石疗法治疗肝胆管结…  相似文献   
103.
<正>1前言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急腹症,起病急、进展快,临床病理变化复杂,早期即可发生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病死率高达20%~30%。自1963年马赛会议制订了第1个有关胰腺炎的国际分类法以来,有关急性胰腺炎(AP)的诊治指南多有报道,但因AP病因学、病理变化过程的复杂性,各国制订的诊治标  相似文献   
104.
脾气虚证大鼠小肠兴奋性肠神经的形态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脾气虚证大鼠小肠兴奋性神经乙酰胆碱神经和P物质神经的形态学变化。方法:清洁级成年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2组,脾气虚组用体质筛选、苦寒泻下和耗气破气相结合方法。建立大鼠模型,取存活大鼠上段小肠制作肠肌层全厚标本,利用免疫荧光方法标记乙酰胆碱神经和P物质神经兴奋性神经纤维,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脾气虚组大鼠小肠P物质、乙酰胆碱神经纤维数量明显减少(P<0.05),荧光强度值明显降低(P<0.05),神经结构紊乱,相互间的连接不连续,完整的网络状结构被破坏。结论:脾气虚时大鼠小肠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生可能与兴奋性神经纤维的减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5.
内皮素、一氧化氮及其基因表达与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内皮素(endothelins,ET)、一氧化氮(niticoxide,N0)在动脉硬化闭塞症(atherosclerosisobliterans,ASO)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我们选择20例截肢或接受转流手术的ASO患者,检测其...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抗炎灵(KYL)对大肠杆菌性腹膜炎致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大鼠模型的防治作用,探讨其机制。方法:通过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对大鼠进行多脏器功能不全造模,预防组及治疗组分别于造模前后经口投予KYL;观察大鼠死亡率,测定血清AST、ALT、BUN、Cr、TNF、IL-1和IL-6水平。结果:预防组及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KYL对多脏器功能不全大鼠模型的防治效果显著,其机制是平衡机体炎症与抗炎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07.
刘健  齐清会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5):1074-1074
患者 男,67岁,因左髂总动脉瘤切除和人工血管植入术后46d,呕血、黑便3d入院。患者曾于入院前46d因左髂总动脉瘤破裂在我院行左髂总动脉瘤切除和人工血管植入术,人工血管位于腹主动脉分叉以下1cm至左髂总动脉分叉以上,长7cm,手术过程顺利。病理结果:符合动脉粥样硬化并动脉瘤形成。术后2周出现持续低热,经大量抗生素、补液治疗1周后恢复,于术后第40天出院。  相似文献   
108.
胃肠平滑肌运动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肠道功能是消化系统最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而平滑肌是维持胃肠运动的基础,近年认为胃肠道既是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动力部位,又是靶器官。所以,胃肠平滑肌运动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从胃肠运动的电生理基础、钙离子和钙通道、平滑肌的收缩装置和途径、胞内信使和信息传递通路以及MODS状态下细胞因子对胃肠动力障碍的影响这五个方面对胃肠平滑肌运动的信号转导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ECT对婴儿梗阻性黄疸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对临床治疗方法进行评价。方法:应用ECT核素对22例己诊断为梗阻部位和性质。结果:8例胆道延时,核素显像为胆汁淤滞型阻塞型黄疸。其中5例因黄疸加重行经套针胆囊内置管加压冲洗治愈,3例药物治愈。14例为先天性胆道闭锁(肝外型8例、肝内型6例),有肝胆显像,但肠道不显像。其中12例(肝外型8例、肝内型4例)行Kasai手术,术后均有胆汁排出,4例术后死亡,3例因胆瘘再次行肝门空肠吻合术均死亡,手术后存活5例(35%)。另外2例未及手术者死于肝衰竭。结论:ECT核素延迟显像可鉴别梗阻性黄疸的性质和部位。年龄小于60d的胆汁淤滞性黄疸患儿先应以药物抗感染、保肝、中药、利胆素及地塞米松适量应用治疗2周,如胆红素升高则手术治疗。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应在适当药物治疗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MODS时细胞因子IL 6、TNF α和iNOS在结肠的表达和对细菌性腹膜炎MODS大鼠胃肠运动的影响。方法 将 2 0只Wistar大鼠分成二组 :正常对照组和MODS模型组 ,分别观测二组大鼠 (1)一小时排便的粪点数 ;(2 )结肠平滑肌环行肌条振幅变化 (3)结肠平滑肌光镜、电镜的形态变化 ;(4 )利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结肠平滑肌IL 6、TNF α和iNOS表达的变化 ;(5 )刮除结肠粘膜后 ,用RT -PCR法了解结肠平滑肌IL 6mRNA、TNF αmRNA和iNOSmRNA的变化。 (6 )测定二组血清NO的变化。结果  1 正常组每小时平均排便 1 4± 0 4颗 ,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