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5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推测microRNA(miRNA)在前列腺癌中的分子调控通路。方法:利用人类miRNA疾病数据库(HMDD)查询已证实与前列腺癌相关的miRNAs并汇总,挑选文献报道最多的几个miRNAs作为研究对象。运用miRwalk在线软件分别查询各miRNAs的靶基因,并作交集分析筛选出各miRNAs的共同靶基因。在前列腺基因数据库(PGDB)中查询已证实与前列腺癌密切联系的基因,并筛选出与前列腺癌相关的miRNA靶基因。进一步利用转录因子数据库(ChIPBase)分别推测各miRNA和靶基因的转录因子,并绘制miRNA在前列腺癌中的分子调控通路图。结果:经HMDD筛选出有10篇或以上文献支持与前列腺癌相关的miRNAs为miR-21、miR-145、miR-221和miR-222;miRwalk软件证实得出这4个miRNAs的共同靶基因共有15个,其中CDKN1A、PTEN、ERBB2、MYC、TP53、ESR1和BCL2等7个基因已证实参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ChIPBase预测得CDX2和GR为4个miRNAs的共同转录因子,而7个靶基因的共同转录因子有10个,其中CDX2是miRNAs及其靶基因的共同转录因子。所有基因形成一个调控环路,参与前列腺癌的发生与发展。结论: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前列腺癌相关的miRNAs分子调控网络进行预测,不仅能揭示各miRNAs的生物学功能,而且为阐明其与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也为后续的实验验证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茵陈汤是否具有预防及治疗妊高征的作用。方法对孕20~34周的孕妇进行妊高征预测。(1)选取200例预测阳性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每天服茵陈汤一剂,另一组无服茵陈汤,比较两组孕妇发展为妊高征的人数、发生妊高征的孕周、终止妊娠的孕周。(2)另选择轻度妊高征100例,平均分两组,一组每日服茵陈汤一剂,另一组对照,比较两组发展到中重度妊高征的人数、发展到中重度妊高征的孕周、终止妊娠的孕周。结果妊高征预测阳性的200例孕妇,100例有服茵陈汤者有11例发展到轻度妊高征,发生轻度妊高征的平均孕周是孕36 2周,终止妊娠时均已孕足月;无服茵陈汤组有52例发展到轻度妊高征,发生轻度妊高征的平均孕周是孕34 3周,终止妊娠时有5例未足月,妊高征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轻度妊高征组,50例服茵陈汤的孕妇有4例发展到中重度妊高征,平均孕周是孕36 6周,分娩时均已孕足月;无服茵陈汤的孕妇有34例发展到中重度妊高征,发展到中重度妊高征的平均孕周是孕35 3周,终止妊娠时有4例未足月。服或不服茵陈汤中重度妊高征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茵陈汤具有一定的预防治疗妊高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评价试验产品HER-2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与参比产品HER-2/neu蛋白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法,西门子)的临床使用的等效性。方法使用两种试剂对临床收集的样本进行平行盲法检测。试验结束后对参比产品和试验产品的测定结果进行离群值检验、回归分析、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医学决定水平处的预期偏倚分析以及定性结果的一致性分析。结果共测定 360例临床样本,均为女性样本。对纳入定量分析的355例样本测定结果进行方法间离群值检验,无离群值。线性回归方程: Y =0.9758 X +0.1668, R 2 = 0.9910 。试验产品与参比产品差值百分比的95%一致性界限(LoA)为(-21.80%,18.87%);其中98.87%(351/355)的点在95%一致性界限内。两种方法在医学决定水平15 ng/mL处的预期偏倚百分比为-1.31%,满足评价标准。试验产品与参比产品阳性符合率为98.76%,阴性符合率为98.49%,总符合率为98.61%。其中有5例标本两种方法检测定性结果不一致,但均为非恶性组且结果在参考值附近。定性结果经Kappa一致性检验,κ值=0.9719。结论试验产品HER-2测定试剂盒与参比产品HER-2/neu蛋白测定试剂盒临床应用中具有等效性,即临床应用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863C/A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测定TNF水平,运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90名无亲缘关系的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和107名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汉族人肿瘤坏死因子.863C/A基因多态性。结果变应性鼻炎组肿瘤坏死因子TNFa-863C/C、A/C、A/A表型频率分别为:0.7222、0.2667、0.0111,对照组分别为0.7477、0.2429、0.0094;变应性鼻炎组TNFa-863A、TNFa.863C基因频率分别为0.8556、0.1444,对照组分别为O.8692、0.1308;TNFa.863各种基因型频率在变应性鼻炎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浆中TNF水平,变应性鼻炎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NF水平显著升高,提示炎性反应在变应性鼻炎病程中有重要作用,肿瘤坏死因子TNFa-863C/A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55.
目的构建hsa-miR-203(人微小非编码RNA-203)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方法构建hsa-miR-203靶向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miR-203,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miR-203转染K562细胞;可溶性噻唑盐-8(WST-8)法检测转染后的K562细胞增殖的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K562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bcr/abl mRNA的表达水平,比色法测定caspase-3、caspase-9的活性。结果本法成功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miR-203,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K562细胞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率52.6%。PmiR-203转染K562细胞48 h后,能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细胞的早期凋亡。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PmiR-203能显著下调bcr/ablmRNA的表达水平,转染后K562细胞的caspase-3、caspase-9的活性明显增强。结论成功构建了hsa-miR-203的真核表达载体PmiR-203,后者主要通过下调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并通过活化caspase-3、caspase-9促进K562细胞的早期凋亡。  相似文献   
56.
自然杀伤(NK)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不仅与抗肿瘤、抗病毒感染和免疫调节有关,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参与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NK细胞对靶细胞杀伤、识别的功能一直备受关注。近期研究表明,NK细胞的功能表达与它的激活性和抑制性受体及其配体的相互作用、平衡调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7.
目的:对变应性鼻炎患者作HLA-DM分型,探讨HLA-DM基因与变应性鼻炎遗传易感性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69例无亲缘关系的变应性鼻炎病人和91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汉族人作HLA-DM分型.结果:汉族变应性鼻炎患者及正常人DMA、DMB均以DMA*0101和DMB*0101为主,变应性鼻炎患者组DMA和DMB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本组病例未能证实变应性鼻炎与HLA-DM基因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   
58.
近年来,前列腺癌(PCa)的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检测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已成为公认的临床上筛查、诊断和检测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手段.常见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血清TPSA亦可升高,尤其在诊断灰色区域(TPSA处于4.0-10.0μg/L)时,PCa检出率仅为25.4%,TPSA为10.0-20.0 μg/L时检出率为37.7%.研究表明,血清中TPSA70%-90%以较稳定的结合PSA(CPSA)形式存在,10%-30%的游离PSA(fPSA)稳定性差,半衰期短,且受多种因素影响,CPSA以其优势已渐成为具有较高临床价值的诊断PCa的重要指标.本文检测214例PCa和BPH患者血清TPSA、CPSA,并计算C/T值,以探讨分析TPSA、CPSA、C/T在诊断PCa尤其是PCa与BPH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作用.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9.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了解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结肠癌中的分子调控网络。方法利用lncRNA疾病数据库预测并筛选得出与结肠癌相关的lncRNAs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tarbasev2.0软件预测与lncRNAs相互调控的miRNAs,并利用HMDDv2.0数据库筛选出与结肠癌相关的miRNAs。进一步利用Consite转录因子数据库分别预测出各lncRNA和miRNA的转录因子并各自取交集后筛选出与结肠癌相关的转录因子。运用miRwalk在线软件分别预测各miRNA的靶mRNA,用一致法筛选后得出共同靶基因,并绘制出lncRNA在结肠癌的分子调控网络图。结果通过lncRNA疾病数据库查询得出与结肠癌相关性最高的前3个lncRNAs为H19、HOTAIR和MALAT1。在Starbasev2.0中预测得出上述3个lncRNAs的共同靶miRNAs为miR-17、miR-20a、miR-20b、miR-93、miR-106a、miR-106b、miR-519d。经HMDDv2.0查询证实与结肠癌相关的miRNAs共90个,与上述7个miRNAs取交集后得出miR-17、miR-20a、miR-106a和miR-106b与结肠癌相关。Consite预测得出3个lncRNAs的共同转录因子为E74A、ARNT、Thing1-E47、Hunchback、Snail;4个miRNAs的共同转录因子为Sox-5、FREAC-4、Sox-17、ARNT、Snail,两者共同转录因子取交集后证实与结肠癌相关的有ARNT、Snail、Sox-17。miRwalk软件预测这4个miRNAs的共同靶基因为HLF、SORL1、ZFYVE26、PFN2、PKD2、PKN2、PTPN4、RBL2、WEE1、FZD3、RGL1、MKRN1、C7orf43、NTN4、ZFP91等,其中PKD2、PKN2、WEE1、ZFP91参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所有基因形成调控环路,参与结肠癌的发生与发展。结论运用生物学软件对结肠癌相关的lncRNAs分子调控网络进行分析,为进一步阐明结肠癌的分子发病机制,并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