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4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31.
目的研究运用压电石英晶体生物传感器对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CPα)进行检测的方法和反应条件。方法按照碱基配对的原则,设计特异的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寡核苷酸探针并利用巯基自组装技术固定在石英晶体上,运用压电石英晶体生物传感器的“质量效应”对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得到的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靶基因进行杂交检测,并探讨不同pH值和不同离子强度的缓冲液对检测的影响。结果压电石英晶体生物传感器成功检测出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pH7.6的缓冲液和0.64mol/L的NaCl溶液最适合于检测。结论压电石英晶体生物传感器能够有效地检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有望对临床上开展毒素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32.
自身免疫性贫血(AIHA)是某种原因使体内产生了自身抗体,并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或存在于血清中,使红细胞破坏增速的一种贫血,且1/3患者伴有在20℃起反应的冷自身凝集素,它对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常有干扰,因此AIHA患者输血比较困难。最近遇见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唐任光  黄庆  李荣颜  凌彩霞  农珺  滕建昆 《医学综述》2008,14(18):2865-2866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患者,男,12岁,地中海贫血,在当地医院有多次应用盐水法交叉配血输血史。每次输200mL全血,共输5次。前4次未见输血反应,最后一次输血患者出现寒颤、下腹痛、腰痛、低血压、尿少等症状。入院后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46g/L,白细胞1.9×10^9/L,红细胞1.58×10^12/L,血小板41×10^9’/L,尿素氮25.5mmol/L,肌酐545.8μmol/L,血尿酸797.6μmol/L;尿常规:蛋白4+,隐血2+;血型鉴定:B型,Rh(D)阳性。因需要输血,用凝聚胺(polybrene)法与B型RhD阳性供者做配血试验时,出现主侧凝集,同时对患者血样进行抗体筛选,结果阳性。为查明原因对患者血样进一步检验分析。  相似文献   
34.
谷氨酰胺营养支持在降低外科危重病人感染率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肠外营养中添加谷氨酰胺对外科危重病人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136例外科危重症监护中心的重症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采用等热量、等氮量的营养支持,A组在肠外营养中添加谷氨酰胺,B组作为对照组。测定APACHEⅡ评分、免疫球蛋白、白蛋白、氮平衡、感染例数及住ICU天数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人APACHEⅡ、免疫球蛋白、白蛋白、氮平衡等指标无差异性,但A组病人感染例数及住ICU天数明显低于B组。结论危重病人营养支持中添加谷氨酰胺能减低其感染发生率及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35.
基因分型技术在医院感染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6.
黄庆  方芸 《中国药房》2008,19(9):657-659
目的:研究复方荔枝草颗粒的抗菌消炎作用。方法:采用体内和体外抗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二甲苯致小鼠腹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研究复方荔枝草颗粒的抗菌消炎作用。结果:复方荔枝草颗粒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及变形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能够显著降低变形杆菌感染小鼠的死亡率,但对大肠杆菌感染小鼠的死亡率没有显著作用;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和小鼠腹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结论:复方荔枝草颗粒体内、外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作用。  相似文献   
37.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鼻咽癌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在鼻咽癌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1996年8月至1997年12月用X-刀治疗鼻咽癌13例,其中初治者6例,复发者7例。初治者结合外照射70~75Gy,X-刀靶区周边剂量为17~22.5Gy(中位剂量18Gy)。复发者中行外照射加X-刀3例,X-刀多次治疗4例,其中行2次者3例,4次者1例。靶区周边剂量为18~30Gy(中位剂量24Gy)。结果初治者局控率为83.3%(5/6)。复发者局控率为71.4%(5/7)。初治者全部存活,中位生存期11个月。复发者存活2例,死亡5例,中位生存期7个月。结论SRS为提高鼻咽癌治疗的局控率,降低后期并发症发生率提供了安全有效的途径。确切评价SRS在鼻咽癌治疗中的作用尚需累积更多的病例资料,进行较长期的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38.
ADepartmentofNeurosurgery ,ZhujiangHospital,TheFirst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 ,Guangzhou 5 10 2 82 ,China (LiTL ,HuangQ ,DuanCZ ,SuZ ,ZhaoGandHanZA)19 year oldboy slefttemporalregionwasstruckbyascrewdriver ,heimmedietlylostconsciousnessforseveralminutes ,whenhecamebac…  相似文献   
39.
目的:比较序贯性营养支持与完全性肠外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危重症监护中心及消化内科近4年收治的4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A组(n=23)和B组(n=23),两组患者均无手术指征,在采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A组早期即应用序贯性营养支持疗法.B组患者于起病至14 d内则应用完全性肠外营养.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第1、10、14天的白细胞水平、血清淀粉酶、血钙、血清细胞因子IL-6、氧合指数(PaO2/FiO2)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继发感染例数、病死人数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天白细胞水平、血清淀粉酶、血钙、血清细胞因子IL-6、PaO2/FiO2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0、14天两组患者白细胞水平、血清细胞因子IL-6、PaO2/FiO2的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组患者继发感染例数及平均住院时间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序贯性营养支持疗法能减少继发感染,明显降低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清IL.6的含量及白细胞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0.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V)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是登革热的病原体.根据抗原性不同,可将登革病毒分为1、2、3、4 四个血清型.登革病毒感染(dengue virus infect,DVI)可引起登革热(dengue fever,DF)和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e fever,DHF),后者死亡率较高.登革热是一种热带传染病,主要由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为传播媒介,其传染性仅次于艾滋病和非典.1779年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首次发生登革热流行,1869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院命名为登革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