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6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202篇
医药卫生   519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99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巨大型听神经瘤术中面听神经的保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科自1994年1月~2001年9月间共收治听神经瘤81例,仅1例直径小于4 cm.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笔者对32例结石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32例中早期手术24例,死亡1例,2例并发肺部感染;延期手术6例,死亡1例,1例并发假性胰腺囊肿;另2例在准备行延期手术前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如经非手术治疗24h未见好转,则应尽早手术,去除病因、通畅引流、控制感染等,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不同剂量、用药方法对扩张组织的影响.方法以白色家猪为实验动物,采用持续恒压扩张技术,观察不同剂量和不同给药时间,bFGF和硫糖铝对扩张组织的影响及组织结构变化.结果扩张术同时每日2次局部应用bFGF 9AU/cm2 硫糖铝100μg/ml,共7 d,浸于明胶海绵上缓慢持续释放对扩张组织的影响最明显,效果最佳,扩张器内实际注液量、扩张所获得的皮肤净增面积明显增加,皮瓣回缩率降低.表皮细胞层数增多,胶原纤维、弹力纤维、成纤维细胞密度和毛细血管密度显著增高.药量增加效果未随之增加.结论持续恒压扩张术时合用bF-GF 9AU/cm2 硫糖铝100μg/ml,每日2次注药浸入明胶海绵持续缓慢释放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别构建人乙型肝炎病毒(HBV)X蛋白、羧基端截断的中分子表面蛋白MHBst78、MHBst155编码基因的真核重组表达载体,以便进一步研究其转录激活功能及对宿主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3对寡核苷酸引物,以adr亚型HBV质粒pHBVDNA为模板,采用PCR法分别扩增HBVX基因、MHBst78与MHBst155编码基因片段;用HindⅢ,KpnⅠ双酶切HBVⅩ基因;用HindⅢ和BamHⅠ双酶切MHBst78与MHBst155编码基因片段后,分别定向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相应酶切位点,转化宿主菌JM109,提取质粒,分别用上述内切酶酶切及DNA测序鉴定重组质粒。结果酶切重组体显示所切下的片段大小均与预计相符,测序结果与文献报道序列及预计结果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HBVX基因、羧基端截断的HBV中分子表面蛋白MHBst78、MHBst155编码基因的真核重组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HBV转录激活蛋白HBx、MHBst78MHBst155对宿主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皮肤扩张术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皮肤扩张术研究已有23年历史,但仍然是整形外科的重点研究课题,此类文献在国内10多种医学期刊上发表,其中,中华整形外科杂志、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中国美容医学杂志和实用整形美容杂志4个主要专业期刊论文的4%~7%为皮肤扩张术文献。近5年来,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研究有了许多新的进展,本文从6个方面作如下综述。1新型皮肤扩张器的研制1.1薄壁垂直导管扩张器:为了开展微创皮肤扩张法,李江研制了薄壁垂直导管扩张器[1]。该新型扩张器导管较长且与扩张器长轴垂直,新式注射壶与导管分离,有以下优点:①扩张器可经微创切口埋入皮下间隙,简化了手…  相似文献   
16.
皮肤扩张术在美容整形外科应用的现状及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6年Radovan发明可控式扩张器以来,皮肤扩张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在烧(创)伤后遗留畸形的修复以及耳、鼻、乳房等器官再造,皮肤色素痣、血管瘤等体表良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修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被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整形外科里程碑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组织扩张对预构轴型皮瓣血供范围的影响,为临床上获取更大面积的预构轴型皮瓣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在同一只兔子腹部的左右侧分别设计、完成以股动、静脉为轴型血管的预构皮瓣,右侧腹部仅预构皮瓣未埋置扩张器(未扩张组),左侧预构皮瓣下埋置扩张器进行扩张(扩张组),分别于预构术后1、3、5、7、10、14、21、28、56天对扩张组与未扩张组预构皮瓣血供范围进行相关检测.结果预构皮瓣经扩张后其轴型血管供血范围明显大于未经扩张的预构皮瓣(P<0.05).结论扩张术可加速皮瓣预构进程,增加预构轴型皮瓣的存活面积.  相似文献   
18.
耳影像学与临床(十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108为T1加权、图109为同一平面的T2加权. 翼内肌和翼外肌之间的间隙明显,翼内肌与翼外肌间隙后方的下颌髁升支变小为下颌髁. 乳突截面减小,在乳突腔内可见气房分隔阴影,T1加权时分隔隐约可见,T2加权分隔比较清楚.  相似文献   
19.
陈瑛  鲁云鹤  尹慧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8):2056-2057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主动学习、促进主体个性发展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日渐重要。教学方法的改革已由过去的以"教"为重心,逐步转移到以"学"为重心,教学方法由过去的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良好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激励学习动机。文章根据教学实践,就启发式教学法在肾脏病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组织扩张术皮肤胶原的代谢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江  鲁开化 《医学争鸣》1998,19(3):307-309
目的:研究常规扩张(ITE)和持续快速扩张(CTE)对皮肤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用白色小家猪制作组织扩张术动物模型,用Gordeladze法测定血清和扩张组织的羟脯氨酸(HP)含量,藻酸盐印模材膜片法测量标记区面积;光镜测量真皮厚度。结果:ITE组血清HP含量升高,0.8倍,CTE组升高1.2倍,ITE和CTE组皮肤含量与正常皮肤相同,组织中HP总量均明显升高,持续扩张皮瓣组(CTEF)术后4wk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