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张晓华  魏晓丽  惠起源  高子芬 《医学争鸣》2004,25(17):1610-1610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石蜡组织20例选自延安大学医学院和北京医科大学病理学系的外检档案及会诊材料,所有标本经40 g/L甲醛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形态特征,诊断为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既往的研究发现在高加索人中,经典霍奇金淋巴瘤肿瘤细胞人类白细胞共同抗原(HLA)的表达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研究在亚洲人中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常规外检及会诊病例中确诊为经典霍奇金淋巴瘤的145例,所有病例均有石蜡包埋组织蜡块。常规HE染色、形态学观察,根据WHO分类标准对所有病例进行重新分类。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以提示肿瘤与EB病毒的相关性。HLA-Ⅰ类抗原的表达使用HC-10和β2-微球蛋白抗体检测,而HLA-Ⅱ类抗原的表达使用CR3/43抗体检测。结果 145例中,40 %(58例)的病例为EB病毒相关性。EB病毒阳性病例中,混合细胞型较结节硬化型更为常见(71 %比16 %,P<0.001)。HLA-Ⅰ类抗原在EB病毒阳性病例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EB病毒阴性的病例(79 %比30 %,P<0.001)。而HLA-Ⅱ类抗原的阳性率在EB病毒阳性和阴性病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 %比43 %,P=0.277)。结论 中国人经典霍奇金淋巴瘤HLA-Ⅰ类抗原的表达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与高加索人一样,但HLA-Ⅱ类抗原的表达与EB病毒感染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3.
宫颈淋巴瘤与淋巴瘤样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原发性宫颈淋巴瘤与淋巴瘤样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特点。方法 收集3例原发性宫颈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与4例宫颈淋巴瘤样病变,从病理特点、免疫组化表达及临床资料等方面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及随访。结果 宫颈淋巴瘤与淋巴瘤样病变均为具有异型性的中等大小或体积较大的B细胞致密增生浸润(CD+20,CD+79a,CD-3),细胞增生活跃,核分裂象多见。细胞增生指数Ki-67和p53蛋白的表达在两种病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κ、λ的表达与分布在两种病变有所不同,3例宫颈淋巴瘤均表现为κ阳性而λ阴性,而宫颈淋巴瘤样病变κ、λ均为阳性且κ、λ阳性细胞的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R-IgH基因重排检测证实IgH基因在宫颈淋巴瘤发生了单克隆重排,而淋巴瘤样病变没有。结论 宫颈淋巴瘤样病变在病理组织学、免疫表达方面相似于宫颈淋巴瘤,PCR-IgH重排和免疫组化κ、λ的标记检测有助于宫颈B细胞淋巴瘤和淋巴瘤样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4.
患者女性,66岁.背部疼痛30年,加重1周就诊.既往有肺、胸壁结核及家族性糖尿病史.14年前因右胸壁肿块手术切除部分第9肋骨,术后病理诊断:结核.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64×109/L,白细胞2.68×109/L,血小板157×109/L,血色素81g/L.骨髓检查:红系增生活跃占62%.生化检查:血糖10.27mmol/L.X线正位片示T11/12椎间隙水平可见一圆形高密度影.  相似文献   
95.
目的 研究眼附属器MALT型淋巴瘤Ki 6 7和 p5 3表达对临床治疗的选择和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 ,检测 2 9例眼附属器MALT型淋巴瘤Ki 6 7和p5 3表达 ,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特征间的差异 ;并与 15例胃肠MALT型淋巴瘤的Ki 6 7和 p5 3表达进行对比。 结果  2 9例眼附属器MALT型淋巴瘤在不同年龄、性别、发病部位Ki 6 7和 p5 3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在分期上 ,2例非Ⅰ期病例出现Ki 6 7的高表达。与胃肠MALT淋巴瘤对比 ,2 9例眼附属器MALT型淋巴瘤未见有高恶转化 ,p5 3表达程度低 ;15例胃肠MALT淋巴瘤有 5例出现高恶转化 ,其中 3例p5 3出现高表达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Ki 6 7和 p5 3的高表达对眼附属器MALT型淋巴瘤的临床分期和高恶转化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与胃肠MALT型淋巴瘤相比 ,Ki 6 7和p5 3表达率、表达程度低 ,提示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山西省雁同地区鼻咽部淋巴瘤的特点及其与EB病毒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及EB病毒寡核苷酸探针(EBER)原住杂交,检测30例在当地生活10a以上的鼻咽部淋巴瘤肿瘤细胞的免疫表型及EBV感染情况,分析其特点及与EB病毒的关系。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经免疫组化证实,30例中,27例为T细胞性淋巴瘤(90%)。3例为B细胞性淋巴瘤(10%),EBV-EBER原住杂交,T细胞性淋巴瘤均为阳性,B细胞性淋巴瘤均为阴性。结论:山西省雁同地区鼻咽部淋巴瘤患者绝大多数为T细胞性淋巴瘤。根据其细胞形态特点,来判断T细胞性淋巴瘤,与免疫组化对照符合率为76.6%(23/30),正确率较高。可作为基层医院防止对鼻咽部淋巴瘤漏诊的一个方法。鼻咽部T细胞性淋巴瘤与EBV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7.
在纵隔肿瘤中,胸腺上皮性肿瘤罕见,病理诊断有一定难度。但淋巴瘤的发生似乎略多于胸腺上皮性肿瘤,尤其是在年轻人。恶性淋巴瘤与胸腺上皮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不同,治疗不同,预后也不同。所以两者的鉴别诊断显得特别重要。作者借第三届国际胸腺上皮性肿瘤临床特点和生物学行为研讨会之机,复习文献,就胸腺上皮性肿瘤分型综述如下,供同道借鉴。胸腺上皮性肿瘤(thymicepithelialtumors,TET)是来源于胸腺上皮的一大类肿瘤,包括多种组织学类型。以前将累及胸腺的一大类组织学不相关的肿瘤统称为胸腺瘤(thymoma)。现在,只将起源于…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p16INK4A、p53、Ki-67及雌激素受体(ER)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中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SP法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尖锐湿疣及正常宫颈组织中p16INK4A、p53、Ki-67及ER蛋白的表达.结果 p16INK4A、p53、Ki-67及ER在宫颈鳞癌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0%、86.4%、86.4%及4.6%;在CIN Ⅲ中为92.5%、75.0%、100%、20.0%;在CIN Ⅱ中为90.5%、64.3%、100%及23.9%;在CINⅠ中为71.8%、43.6%、100%、79.5%;在尖锐湿疣组中为39.0%、43.9%、26.9%、61.0%.p16INK4A在宫颈鳞癌、CIN Ⅲ、Ⅱ组中,以强阳性表达为主;尖锐湿疣组仅为弱阳性表达.Ki-67在宫颈鳞癌、CINⅢ组中,以强阳性表达为主.宫颈鳞癌、CINⅢ、Ⅱ、Ⅰ、尖锐湿疣中p16INK4A、p53、Ki-67、ER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结论 p161NK4A、p53蛋白高表达与宫颈鳞癌、CI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16INK4A、p53、Ki-67阳性率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ER的阳性率与其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9.
 目的 了解鼻NK/T细胞淋巴瘤中抑癌基因TSLC1和BLU的甲基化状况,并探讨其在鼻NK/T细胞淋巴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检测30例鼻NK/T细胞淋巴瘤、10例鼻咽淋巴组织增生中TSLC1和BLU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况;应用原位杂交方法对30例鼻NK/T细胞淋巴瘤进行EB病毒检测。结果 30例鼻NK/T细胞淋巴瘤中, TSLC1和BLU基因的甲基化频率分别为83.3 %(25/30)和50 %(15/30),且TSLC1和BLU基因中至少有1个抑癌基因发生甲基化的频率为86.7 %(26/30);10例鼻咽淋巴组织增生中,2例发生了TSLC1基因甲基化,而BLU 基因全部甲基化阴性而非甲基化阳性。未发现TSLC1和BLU基因CpG 岛甲基化与EB病毒感染有关。TSLC1和BLU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均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 30例鼻NK/T细胞淋巴瘤中多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是一种普遍的事件。两种抑癌基因启动子区CpG 岛均具有很高的甲基化频率,表明其在鼻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溃消净(Trithiozine)的化学名称4(3、4、5—三甲氧基硫代苯甲酰)吗啉[4(3,4,5—trimethoxythiobenzoyl morpholine]。其化学结构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