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1篇
医药卫生   31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研究成纤维母细胞样基质细胞(FBSCs)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松动中的作用。方法酶消化法从人工假体周围假膜标本中分离FBSCs并作体外培养并加入骨水泥颗粒,检测FBSCs核因子KB受体激动剂配体(RANKL)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mRNA表达的变化。同时FBSCs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加入巨噬细胞克隆集落刺激因子、骨保护素或抗TNFα中和抗体;检测破骨细胞的形成并比较其生物学活性。结果假膜组织来源的FBSCs均表达RANKL和TNFamRNA;骨水泥颗粒组FBSCs RANKL和TNFα mRNA的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9倍和2.1倍(P=0.002;P=0.004)。共培养细胞培养终末时见到抗酒石酸磷酸酶染色阳性的多核细胞,同时象牙磨片上有虫噬样骨吸收陷窝的形成;OPG完全阻断共培养组抗酒石酸磷酸酶染色阳性多核细胞以及虫噬样骨吸收陷窝的形成,而TNFα中和抗体对上述现象无显著抑制作用。结论骨水泥颗粒显著增强人工假体周围假膜中FBSCs RANKL和TNF mRNA的表达;FBSCs通过表达RANKL而支持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化为具有骨吸收活性的破骨细胞。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术与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比较。方法自1998年3月~2005年5月,采用关节镜下清理关节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骨性关节并膝内翻患者65例(69膝)。手术均先行膝关节镜检查,重点评估外侧股胫关节病损情况,然后行镜下关节清理,最后行胫骨高位截骨术。2009年6月~2010年2月采用OXFord活动半月板单髁关节共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23例25膝,疗效评定标准选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结果术后3年单髁置换与高位截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单髁置换与胫骨高位截骨对于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都有较好早期疗效,术式选择应当遵循个体化原则,综合考虑年龄,性别,畸形程度,体重,对活动度要求,术后从事工作等。  相似文献   
23.
中低温度热疗诱导骨肉瘤细胞株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加热诱导成骨肉瘤细胞株(OS-9901)凋亡,为中低温度热疗辅助成骨肉瘤综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成骨肉瘤OS-9901细胞株分别经不同温度的热疗作用1 h,用TUNEL法染色及计数、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对骨肉瘤细胞株的诱导凋亡作用. 同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43℃ 1 h热疗对成骨肉瘤细胞株OS-9901的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结果:43℃作用1 h的成骨肉瘤细胞株继续培养6 h后出现大量异常细胞,透射电镜观察可见有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性形态改变. TUNEL法染色后通过计数可见有42%的细胞凋亡比例. 免疫组织化学显示,43℃作用1 h的成骨肉瘤细胞株6 h后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 结论:43℃作用1 h可以诱导成骨肉瘤细胞株OS-9901凋亡. 加热后成骨肉瘤细胞Bcl-2表达减少,从而进一步诱导发生细胞凋亡,为热疗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
骨科临床实习教学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学生的临床实习是使其所学理论知识能应用于实践的必需环节,也是其从学校走向社会,由学生成为医生的过渡阶段,作阐述了其从事临床教学工作的体会,认为临床实习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医学生的良好医德,医风,充分发挥带教教员为人师表的示范作用。同时注重基本功训练。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的合格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25.
目的构建人Survivin基因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探讨其对骨肉瘤细胞MG63凋亡及顺铂化疗的增敏作用。方法应用pSilencer 3.0-H1 neo,构建Survivin特异性的RNA干涉载体,转染MG63细胞,G418筛选稳定转染的细胞系。半定量PCR和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检测Survivin mRNA与蛋白的水平变化。Annexin V法检测细胞凋亡。MTT法检测顺铂对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构建Survivin基因siRNA真核表达载体PsiS。获得了稳定转染的细胞系。与MG63、阴性对照细胞比较,MG63/PsiS生长曲线则十分平缓。MG63/PsiS细胞中Surviv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少。MG63/PsiS凋亡率增加为17.8%(P<0.01)。1 mg/L顺铂作用下,MG63/PsiS死亡率是其他各组的2.3倍(P<0.01)。结论特异性siRNA能够明显阻断Survivin基因的表达促进MG63细胞凋亡,提高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6.
目的:对掌指骨骨折应用铁丝夹板牵引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372例468个掌指骨骨折选择性地应用铁丝夹板的牵引整复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指无一例感染坏死、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总优良率92.5%。结论:铁丝夹板牵引、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对严重粉碎性骨折、斜形骨折及开放性骨折手术后的患进行牵引、外固定,有良好的维持复位作用。  相似文献   
27.
张勇  杨彤涛  周勇  马保安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9):188-189,192
背景:目前国内文献只对股骨近端骨溶解进行形态学的观察。尚无定量研究的报告。目的:通过股骨近端骨密度的变化规律,定量分析人工全关节置换术后股骨近端骨溶解改变情况。设计:患者自身前后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科。对象:选择1994-03/20(MM)3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骨科完成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6例28髋,男14例16髋,女12例12髋。假体类型:改良Moore型骨水泥假体16例17髋为骨水泥假体组。平均年龄57岁;无骨水泥表面微孔型假体10例11髋为无量水泥假体组,平均年龄55岁。术前患者诊断均为创伤性关节炎,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49(20-77)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诊断方面均匹配。方法: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测两组患者X射线片灰度值,取相对值,即同一张X射线片分别测髂骨、股骨大转子处1.0—2.0cm^2面积上平均灰度值,二者差值代表股骨大转子处骨密度的相对值,并定量分析骨密度改变的规律。主要观察指标:术前1周、术后1周、随访期两组患者股骨大转子处骨密度相对值。结果:26例患者(28髋)随访9个月-10年6个月,全部进入结果分析。随访期骨水泥组和无骨水泥组股骨大转子处骨密度相对值均较术后1周有不同程度的增大,骨溶解发生率100%;无骨水泥组股骨大转子处骨密度相对值随访期平均值72.8(14-130)。骨水泥组平均值57.4(9~118),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最早发生骨溶解为术后9个月,术后2-4年内骨溶解改变最明显,第6年呈减缓趋势。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骨溶解在骨水泥假体和无骨水泥假体都存在,二者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8.
急性脊髓损伤手术前后综合处理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脊髓损伤围手术期处理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1995—2000年收治的急性脊髓损伤患者11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前后呼吸系统的并发症为38.7%,其他系统的并发症为10.2%,围手术期死亡10例,死亡率8.6%,117例患者治疗前后按Frankel功能评价,效果相差显著(r=97.627,P&;lt;0.01);功能的独立性按FIM评分检验,治疗前后功能的依赖性相差显著(X^2=148.993,P&;lt;0.01)。结论:急性脊髓损伤的患者极易并发全身性炎症反应(SIRS),SIRS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的始动因素,手术前后严密监测SIRS及ARDS是围手术期治疗的关键,早期的康复综合治疗是患者预后的保障。  相似文献   
29.
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治疗失败10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治疗失败的原因,总结内固定失败的经验教训和探讨内固定治疗策略。方法总结2005—2008年间手术治疗的21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中10例手术失败的原因,并进行再次治疗。其中,7例重新内固定(股骨近端锁钉、解剖钢板、动力髋螺钉+空心钉),2例改行骨水泥型双极股骨头置换术,1例经胫骨结节下肢牵引非手术治疗6~8周。结果原手术方式动力髋螺钉内固定9例,多根空心钉内固定1例。术后6周发现内固定失败3例,术后10周发现6例,术后12周发现1例。内固定失败形式包括钢板移位、骨折明显移位、钢板螺钉脱出、钢板撬起及股骨头髋拉力钉切出等。经过再次术后61~94 d的随访,骨折基本愈合或临床愈合,患者生活自理,局部无痛,关节活动良好。结论股骨粗隆间手术失败原因可能为内固定不坚强、骨折复位不佳、过早负重、拉力螺钉位置不良等。股骨粗隆部有压应力与张力之分,如何解决骨折复位后剪切力的合理分布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3月—2008年9月,对20例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应用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结果 20例患者获12~30月(平均18个月)随访,其骨折及创面获得愈合。术后并发症:2例有针道明显感染,2例有严重的踝关节活动时疼痛,1例皮瓣坏死后延迟愈合。结论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手术操作简单易行,标准化、程序化操作性强,手术风险低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