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7篇
医药卫生   30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71.
目的 观察 γ-刀不同剂量照射正常大鼠一侧尾壳核后 3mo,远离靶区的延髓中段段内 Fos的表达和变化及与剂量的关系 .方法 分别用 10 Gy至 10 0 Gy10个级别剂量照射大鼠一侧尾壳核 ,3mo后 ,用 ABC法对延髓中尾段切片进行抗 Fos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 .结果 在延髓内脏带、三叉神经尾侧亚核、三叉神经间质核、延髓背侧网状核和下橄榄核等处出现多少不等的Fos阳性胞核 ,随着剂量的增加 Fos阳性胞核的数量增加 ,范围扩大 .在高剂量组的延髓腹外侧区出现 3种 Fos阳性细胞 :胞核阳性、胞质阴性 ;胞质阳性、胞核阴性 ;胞核胞质均为阳性 .结…  相似文献   
72.
Asisoneofthemostimportantsupportivecellsinthecentralnervoussystem(CNS),astro-cyteisessentialinmaintainingahomeostaticmi-croenvironmentforneurons.WhenCNSisin-jured,astrocyteswillrespondbyhyperplasiaandhypertrophywithoverexpressionofGFAP-Suchphenomenonwasnamedasastrogliosisorreactiveastrocytosis,whichhasbeeninvestigatedformanyyearsinvariousinjurymodels.SinceGFAPisthemajorcytoskeletalproteininastrocytes,changesinGFAPamountorstructurewillinevitablychangemorphologyandfunctionofastrocytes.No…  相似文献   
73.
为探讨谷氨酸及其离子型受体是否参与与牙髓伤害性信息的传递,预先向大鼠左侧脑室分别注射谷氨酸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 剂5-甲基二氢二苯丙环庚烯亚胺马来酸(MK-801)、非NMDA受体拮抗剂6-氰基-7-硝基喹恶啉土卫四(CNQX),再 予左上凳第一磨牙机械穿髓刺激,存活相同时间后观察动物延髓内Fos蛋白表达量的变化,与单纯穿髓组作对比。结果MK-801显著减少大鼠机械穿髓诱导的延髓Fos蛋白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而CNQX 则无明显作用。表明谷氨酸很可能是牙髓伤害性信息初级传入的兴奋性递质 。在机械穿髓 致痛动物模型中,这一过程主要由NMDA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74.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阳性神经纤维在鼠颞下颌关节中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鼠颞下颌关节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特征。方法 将鼠颞下颌关节取出 ,脱钙脱水后恒冷切片 ,以ABC法漂染后进行镜检及半定量分析。结果 除关节盘中心区外 ,颞下颌关节各部位的软组织均有丰富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阳性纤维 ,主要沿血管尤其是动脉周围分布 ,密度为 :前部盘周附着和关节囊 (45 4 6± 72 8)mm2 、后部 (30 2 7± 43 4)mm2 、外侧 (2 40 2± 2 3 6 )mm2 、内侧 (2 2 9 6± 2 5 0 )mm2 、盘外周区 (2 0 2 4± 35 2 )mm2 。结论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阳性纤维广泛分布于颞下颌关节中 ,是感觉神经的一部分 ,其密度以关节前部盘周附着及关节囊中最高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次声作用后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小胶质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将SD大鼠反复暴露于声压级16Hz130dB的次声环境中。用抗大鼠Ⅲ型补体受体标志物(0X42)和抗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次声作用后即刻,7d,14d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小胶质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正常大鼠下丘脑室旁核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较少,一般为静息性形态,胞体小,突起细长,染色浅淡。次声作用后大鼠下丘脑小胶质细胞被激活,胞体变大,突起短粗,染色深,7d以后逐渐减弱;次声作用后第7d起星形胶质细胞变多,胞体变大,突起变粗,染色深,第14d达到高潮;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之间的关系密切。结论次声作用后小胶质细胞比星形胶质细胞早被激活;两者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6.
王新红  段丽  曹荣  江山  赵钢  饶志仁 《解剖学报》2008,39(3):381-385
目的观察正常大鼠中枢神经系统(CNS)内神经元核抗原(NeuN)的表达。方法正常成年SD大鼠5只,常规固定,恒冷箱切片,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染色、尼氏染色。结果NeuN在成年大鼠CNS神经元有4种表达:大部分神经元(大脑皮质、基底核、脊髓背角等)有明显表达;部分神经元为中等表达(三叉神经脊束核、下丘脑室旁核等);部分神经元为弱表达(孤束核、蓝斑等);而有些核团神经元缺乏NeuN的表达(视上核、弓状核、迷走神经背核等)。结论中枢神经系统不同区域或核团的神经元NeuN的表达程度不同,有的区域或核团神经元缺乏NeuN表达。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在内脏痛觉信息传入通路中的作用。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乙酸刺激组(内脏痛组)、腹腔注射牛理盐水组、迷走神经切断术后+内脏痛组和假手术后+内脏痛组(每组6只)。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各组动物Fos在巾枢延髓孤束核及胸髓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发现:腹腔注射乙酸刺激组较空白对照组和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组Fos阳性反应数日在中枢延髓孤束核及胸髓背角浅层表达明显增高;迷走神经切断术后内脏痛组Fos反应数目在孤束核的表达明显减少,而在胸髓背角浅层表达有所增加;假手术后+内脏痛组与内脏痛组之间Fos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 大鼠腹腔注射乙酸诱发内脏伤害性刺激信息主要是由迷走神经向延髓孤束核传递的,起主导作用;胸髓亦参与了该内脏伤害性刺激的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预先椎管注射氟柠檬酸(FCA)对针刺“足三里”穴保护受高湿热刺激大鼠胃黏膜损伤作用的影响,以探讨脊髓内胶质细胞是否参与此针刺作用。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A)不做任何刺激;湿热应激组(B)大鼠放入仿真模拟气候舱内[干球温度(40.0±0.5)℃,相对湿度(60±5)%],60 min后取出;针刺+湿热应激组(C)大鼠放入仿真模拟气候舱内做应激处理的同时开始电针双侧“足三里”穴;FCA+湿热应激组(D)先向大鼠椎管注射FCA 1μL,60 min后做应激处理;FCA+针刺+湿热应激组(E)向大鼠椎管注射FCA 1μL后,再做电针和应激处理;椎管注射生理盐水(NS)+针刺+湿热应激组(F)向大鼠椎管注射NS 10μL后,再做电针和应激处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脊髓腰膨大段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OX42的表达,并记录各组动物的胃黏膜损伤指数。结果:大鼠在高湿热刺激60 min后胃黏膜出现点、线状出血灶,并有溃疡形成。B组胃黏膜损伤指数为33.7±2.8,而C组胃黏膜损伤指数明显下降为20.4±1.6(P<0.01),同时腰膨大后角浅层中GFAP和OX42的表达有明显增加(P<0.01)。E组胃黏膜损伤指数为24.1±2.7,腰膨大GFAP和OX42的表达有明显下调,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与C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对高湿热应激大鼠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脊髓腰膨大中的胶质细胞可能参与了此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电针上巨虚穴和天枢穴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黏膜损伤与延髓内Fos和GFAP免疫反应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溃疡性结肠炎组(UC组)、UC+电针上巨虚穴组(上巨虚穴组)、UC+电针天枢穴组(天枢穴组)、UC+电针三阴交穴组(三阴交穴组),每组8只。采用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液灌肠法诱导建立UC大鼠模型。实验结束后观察记录结肠黏膜大体形态损伤程度,取延髓组织切片进行抗Fos/抗GFAP双标记(标记神经元和星型胶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针刺干预后,UC大鼠结肠黏膜损伤明显减轻,以上巨虚穴和天枢穴组减轻更明显,而三阴交穴组变化不明显;免疫组化观察发现各组Fos阳性神经元和GFAP阳性星型胶质细胞主要表达在延髓孤束核(NTS)内,以UC组表达最高,而上巨虚穴和天枢穴组表达最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上巨虚穴和天枢穴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有治疗作用,延髓NTS内免疫阳性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参与了此作用。  相似文献   
80.
本文用海人酸注入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和HRP注入脊髓(SpC)相结合的方法在电镜水平对PAG-NRM-SpC通路进行了研究。在大中缝核(NRM)内可见四种突触:(1)溃变轴突终末与HRP逆标胞体形成轴-体突触;(2)溃变轴突终末与非HRP标记的远端树突形成轴-树突触;(3)HRP顺标轴突末梢与非HRP标记的树突和HRP逆标胞体形成轴-树和轴-体突触。我们认为:PAG-NRM-SpC间接通路在NRM中可能有单突触和通过中间神经元两种联系方式。NRM和SpC之间有往返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