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研究贵阳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CagA蛋白及VacA蛋白的感染状况 ,以及不同Hp菌株类型与胃肠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 (WesternBlot)对 6 7例Hp阳性及 32例Hp阴性患儿血清进行Hp毒素因子的测定及血清学菌株分型 ,参照悉尼胃炎分类标准 ,对不同Hp菌株类型进行病理组织学对比研究。结果 本地区Ⅰ型高毒力Hp菌株检出率 6 8.6 % ,中间型Hp菌株为 2 6 8% ,Ⅱ型Hp低毒力菌株为 4 4 %。Ⅰ型Hp菌株 1 0 0 %存在胃肠黏膜组织学改变 ,胃窦黏膜以中度炎症为主 ,占 73 9% ,重度炎症占 1 1 % ,活动性占 73 9%。十二指肠球部黏膜以中 重度炎症为主 ,占77 3% ,活动性占 6 6 4 %。中间型Hp菌株 72 %存在黏膜组织学改变 ,胃窦黏膜以轻度炎症为主 ,占 5 5 6 % ,活动性占 5 5 % ,十二指肠球部黏膜以轻 中度炎症为主 ,占 5 5 1 % ,活动性占 1 1 1 %。Ⅰ型Hp菌株与中间型Hp菌株在致黏膜炎症改变程度及活动性方面有差异性 (P <0 0 5 )。在淋巴滤泡形成方面 ,Ⅰ型Hp菌株较中间型Hp菌株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本地区Hp感染菌株类型以Ⅰ型为主 ,占 6 8 6 % ,同时存在 2 6 8%的中间型菌株及 4 4 %的Ⅱ型菌株的感染。Ⅰ型Hp菌株及中间型菌株在黏膜炎症程度及活动性上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52.
目的对危重患儿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时血促胃液素(GAS)、胃动素(MTL)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进行检测,探讨其水平变化与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危重患儿50例及非危重患儿30例血GAS、MTL及IGF-1进行检测,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危重患儿血GAS、MTL及IGF-1各组均数差异有显著性(F=49.61,55.18,18.23 P均〈0.001)。胃肠功能障碍组血GAS、MTL及IGF-1水平变化与非胃肠功能障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4.455,4.241,2.672 P均〈0.001)。危重患儿器官功能障碍中4个器官功能障碍与2个器官功能障碍比较,MTL与IGF-1差异有显著性,GAS差异无显著性。危重患儿治疗前后血GAS、MTL及IGF-1水平及非危重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232,4.352,4.706 P均〈0.001)。结论危重患儿MODS时血GAS、MTL及IGF-1可能参与危重症病情的发展,且与胃肠功能障碍及MODS发生有关,结合患儿临床对其血GAS、MTL及IGF-I进行监测,对估计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3.
目的对危重患儿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时血促胃液素(GAS)、胃动素(MTL)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进行检测,探讨其水平变化与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危重患儿50例及非危重患儿30例血GAS、MTL及IGF-1进行检测,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危重患儿血GAS、MTL及IGF-1各组均数差异有显著性(F=49.61,55.18,18.23 P均<0.001),胃肠功能障碍组血GAS、MTL及IGF-1水平变化与非胃肠功能障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4.455、4.241、2.672 P均<0.001)。危重患儿器官功能障碍中4个器官功能障碍与2个器官功能障碍比较,MTL与IGF-1差异有显著性,GAS差异无显著性。危重患儿治疗前后血GAS、MTL及IGF-1水平及非危重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232、4.352、4.706 P均<0.001)。结论危重患儿MODS时血GAS、MTL及IGF-1可能参与危重症病情的发展,且与胃肠功能障碍及MODS发生有关,结合患儿临床对其血GAS、MTL及IGF-1进行监测,对估计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4.
儿童胃镜检查5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近4年来对556例患儿进行了胃镜检查,同时开展了胃粘膜幽门螺杆菌(Hp)检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检查对象我院2001年1月至2005年3月行胃镜检查556例患儿,均为本院门诊和住院病例,其中男289例,女 267例;年龄4个月至18岁,4个月至3岁104例,~6岁 151例,~10岁189例,~18岁112例。同时对其进行胃粘膜Hp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 1.2 检查方法用日本产Olympus-GIF-P30纤维胃镜。受  相似文献   
55.
气管发育畸形相对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并不多见,但可影响患儿生长发育,甚至危及生命,是儿童呼吸科重要诊治内容。随着支气管镜术及气道重建技术在儿科的广泛应用,小儿气道发育畸形诊断率逐渐增高。近年来,随着呼吸内镜微创医学的发展,新型支气管镜介入技术已逐渐用于临床,使患儿获得及时有效的诊治,在治疗上有很大进展。文章将现有的技术进行简要综述以帮助临床医生应用这些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56.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所致肺炎(COVID-19)的疫情已经蔓延到儿童。其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包括儿童。传染源主要是SARS-CoV-2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支气管镜诊疗中患儿咳嗽、开放气道等将产生大量的飞沫和分泌物,污染诊室、设备和空气等,甚至感染与患儿近距离接触的医务人员、其他患儿及陪护人员,属于传染高危操作。为此特组织专家撰写儿科可弯曲支气管镜术在SARS-CoV-2感染疫情期间诊疗建议(试行),确立儿科在疫情特殊时期支气管镜诊疗适应证及防控方案,为从事儿科可弯曲支气管镜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7.
小儿胃及十二指肠疾病386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成人慢性胃炎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子。近年来随着胃镜技术在儿科的不断发展,儿童胃及十二指肠疾病得到了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我们拟通过分析临床表现及胃镜、病理组织学和H.pylori检查结果,了解贵阳地区有消化道症状小儿的胃镜诊断、H.pylori感染率以及胃粘膜的病理变化,探讨该地区H.pylori感染与小儿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因消化道症状来我院行胃镜检查患儿386例,男201例,女185例;年龄1~14岁,其中1~3岁58例,~6岁105例,~14岁223例。1.2方法胃镜检查均用日产O lym pus…  相似文献   
58.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育男性感染生殖支原体(MG)与精液质量检测的结果,以探讨感染MG对不育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与遗传研究所就诊的383例确诊为不育的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MG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n=54)与未感染组(n=329)。使用核酸扩增试验检测精液中MG RNA;根据《WHO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5版)》操作,检测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总数、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PR)、非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NR)、精子总活力及精子形态;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精子DNA碎片指数(DFI)与精子高DNA可染性指数(HDS)。结果感染组PR及精子总活力低于未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总数、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头部缺陷精子百分率、颈部及中段缺陷精子百分率、尾部缺陷精子百分率、畸形精子指数(TZI)及精子畸形指数(S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FI及H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MG会显著降低不育男性的精子活力,对其他精液参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VT)和传统VT机械通气在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AHRF)治疗中的安全性的差异,评估小VT通气策略的疗效。方法将133例AHRF患儿分为传统VT通气组32例和小VT通气组101例,根据VT调整呼气末正压(PEEP),监测肺动态顺应性(Cdyn)、呼吸功(WOB)、呼吸道阻力(Raw)、呼吸道闭合压(P0.1)、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氧合指数(OI)、血气分析等指标变化,观察患儿氧合改善情况、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撤机情况以及患儿转归情况。结果 1.小VT组与传统VT组,Cdyn、Raw在上机1 d、3 d,WOB在上机3 d、5 d,P0.1在上机5 d、7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小VT通气24 h氧合改善较传统VT通气明显,pa(O2)、p(A-a)(O2)、O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2.小VT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危重患儿病死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Cdyn、Raw、WOB、P0.1等呼吸力学指标有助于判断机械通气过程中患儿肺部病变情况,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并判断撤机时机。在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生方面,小VT通气优于传统VT通气。小VT通气在降低AHRF患儿病死率方面,并不优于传统VT通气。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术在小儿呼吸道疾病诊治中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贵阳儿童医院呼吸科2004年8月至2011年3月期间,对病因不明或疗效不佳肺不张、反复喘息和慢性咳嗽及咯血等小儿呼吸系统疾病567例,应用纤支镜进行检查及治疗,通过镜下直视、支气管肺泡灌洗、支气管黏膜刷检、组织活检明确病因,肺泡灌洗及注药进行局部治疗,并评判其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567例患儿共进行纤支镜诊治术593例次,镜下表现最多的为支气管内膜炎,其次为气管-支气管异物和先天性支气管-肺-血管发育畸形。引起197例肺不张患儿的病因主要为气道炎症或肿胀阻塞115例(58.4%),其次为气道异物73例(37.1%)及支气管内膜结核和(或)干酪样改变3例(1.5%)。115例炎性肺不张经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2周79例(68.7%)肺大部分或全部复张,1月105例(91.3%)肺大部分或全部复张。在164例反复喘息/慢性咳嗽病例中气道炎症及黏液栓形成73例(44.5%),其次支气管异物34例(20.7%),先天性心肺发育畸形25例(15.2%)及支气管内膜结核7例(4.4%)。119例发现支气管异物,其中98例(82.4%)用纤支镜取出。气管黏膜刷检涂片找到革兰阳性和(或)阴性细菌127例(127/26448.1%),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阳性59例(59/30219.5%)。593例次行纤支镜术的患儿中共有151例/次(25.5%)出现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均为一过性。大多并发症轻微、短暂。经相应对症处理后各不良反应均消失,无心跳、呼吸骤停及麻醉过敏等影响预后的严重并发症。结论纤支镜术是儿童肺部疾病鉴别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虽然可有轻微并发症,但总体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