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7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玻璃体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玻璃体切割手术后玻璃体积血的原因,处理措施以及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DRⅣ期患者122只眼行玻璃体手术治疗后发生玻璃体积血25只眼的临床资料。 结果 玻璃体切割手术后发生玻璃体积血占本组玻璃体切割手术患者的20.5%。积血发生在手术后1周内者8只眼,1周至1个月者6只眼,1个月以上者11只眼。25只眼中C3 F8填充眼占31.1%,硅油填充眼占6.1%;空气填充眼占33.3%;灌注液填充眼占26.3%。视网膜周边部新生血管增生9只眼。3只硅油填充眼中2只眼积血自行吸收,1只眼局部形成视网膜前膜,在硅油取出同时行前膜剥除;22只非硅油填充眼中6只眼积血自行吸收;2只眼积血加重,但未及时处理,1只眼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只眼广泛玻璃体视网膜增生脱离,视力无光感;14只眼观察2周积血无吸收后进行了再次手术治疗,12只眼1次手术处理后未再积血。随访结束时,视力无光感者3只眼,手动者2只眼,数指~0.1者10只眼,0.3及以下者4只眼,0.3以上者6只眼。 结论 DR玻璃体切割手术后发生玻璃体积血的患者多数有周边部新生血管增生,经过及时手术治疗,预后较好。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7,23:241-243)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白内障术中飞秒激光弧形角膜切开术(FSAK)矫正术前角膜散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纳入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2017年3月至2021年12月术前规则角膜散光为0.75~2.00 D且接受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的患者89例(89眼)。所有患者按照术前角膜散光轴位分为顺规散光组(90°±30°)、逆规散光组(180°±30°)及斜轴散光组(45°±15°、135°±15°)。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及弧形角膜切开术使用Lensx平台。观察患者总体和顺规、逆规散光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的变化及分布情况。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总体及各亚组术前、术后的散光差异;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顺规散光组及逆规散光组的差异;散光变化的分析采用Alpins矢量分析法。结果:纳入的89例(89眼)患者中,顺规散光组38例,逆规散光组44例,斜轴散光组7例。所有患者角膜水平径为(11.48±0.57)mm,垂直径为(10.66±0.60)mm。患者总体术后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相比术前有显著改善(Z=8.01、-7.49,P<0.001)。总体术前角膜散光为(1.28±0.33)D,术后3个月残余散光(0.67±0.37)D,散光矫正量为(0.61±0.33)D。顺规及逆规散光组角膜散光矫正量分别为(0.48±0.27)D、(0.74±0.34)D。总体及顺规、逆规散光组术后平坦轴角膜曲率均有明显升高,而陡峭轴角膜曲率则出现明显下降。矢量分析法显示总体散光矫正指数为0.63±0.30,平坦指数为0.58±0.30,成功指数为0.51±0.25,误差角为-1.83°±12.59°。逆规散光组矫正效果最佳,矫正指数为0.81±0.25,平坦指数为 0.75±0.26,成功指数为0.40±0.24;顺规散光组次之,矫正指数为0.42±0.21,平坦指数为0.39±0.21,成功指数为0.63±0.21。结论:白内障术中FSAK矫正术前角膜散光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同的弧形切口设计方式在逆规散光中取得了更好的疗效,角膜直径可能是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