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8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黄鑫  徐勇  聂宏伟  胡康杰  胡哲铭  张耀东  雷婷  惠晓萍 《中外医疗》2011,30(25):117-118,120
目的调查苏州地区老年人的认知状况,探讨中文版MoCA量表在苏州地区的应用。方法采用中文版的MoCA、MMSE量表对≥60岁的社区老年人进行筛查,共计631例。结果筛查出痴呆组、MCI组和正常组MoCA平均得分分别为:(11.95±3.77)、(21.55±2.57)、(27.46±1.40),3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 MoCA量表在筛查不同认知状态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各项指标在不同认知状态下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以注意、视觉网与执行能力、延迟回忆三项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封堵器伸展径和厚度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先心病行封堵器治疗病人,根据《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分为标准组(67例,选择的封堵器型号遵循专家共识)和非标准组(23例,选择的封堵器型号不遵循专家共识),2组均采用超声测量封堵器伸展径和厚度,比较2组病人的手术时间、超声检查时间、血流动力学,超声检查封堵器伸展径、厚度及位置变化等情况.结果:2组病人超声检查时间、肺循环血量/体循环血量和肺动脉平均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组的手术时间低于非标准组(P<0.05).标准组术后第2天、术后3个月的封堵器伸展径、缺损最大径均明显降低(P<0.01),非标准组术后3个月明显降低(P<0.01);标准组术后第2天和术后3个月的封堵器伸展径、缺损最大径低于非标准组(P<0.05~P<0.01).先心病中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型号16~30 mm者的封堵器厚度大于≤15 mm型号者(P<0.01).2组病人放置封堵器3个月后,非标准组封堵器出现向左心房移位和总的位置变化的比例均高于标准组(P<0.05和P<0.01).结论:超声能够比较准确、简便地测量先心病病人封堵器伸展径及厚度,同时还能有效监测封堵器形变过程,评估封堵器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术后状态.  相似文献   
23.
1例患者减重术后2月余,因双下肢麻木无力1周入院,会诊考虑周围神经病变。维生素B1、B12治疗5日未改善,仍靠轮椅活动,药师建议增大用药剂量,获医师采纳。治疗25日后,患者症状逐渐好转,出院时可辅助独立行走。患者1年后可完全独立行走,正常活动。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血小板(platelet,PLT)、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淋巴细胞绝对值(absolute lymphocyte value,Lym#)、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病情活动性关系。方法随机收集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我院风湿免疫科SLE病人样本37例,根据SLE活动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分为活动组与非活动组,同时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2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样本的血常规相关指标Lym#、MPV、WBC、RBC、HB、PLT及血清补体3(serum complement 3,C3),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比较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SLE活动组与对照组比较,Lym#、C3、MPV、PLT、RBC、HB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WBC无差异(P>0.05)。SLE非活动组与对照组间比较,Lym#、RBC、H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间WBC、PLT、C3、MPV无差异(P>0.05)。SLE活动组与非活动组比较,活动组MPV、Lym#、C3、WBC、PLT、HB均低于非活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高于非活动组(P<0.05),两组间RBC无统计学差异(P>0.05)。WBC、RBC、HB、PLT、Lym#、MPV与SLE活动性指标SLEDAI、ESR呈负相关,与C3呈正相关。结论 WBC、RBC、HB、 PLT、Lym#、MPV可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膀胱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22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手术切除的13例膀胱平滑肌瘤患者资料,观察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文献。结果 女性12例,男性1例,均为良性,术后无复发。肿瘤组织呈束状或编织状排列,男性瘤体可见梗死灶。肿瘤细胞无异型性,免疫组化表达SMA、Desmin、Caldesmon。发生在膀胱三角区的7例中,6例女性ER强阳性/阳性,1例男性ER阴性。在不合并子宫平滑肌瘤的7例患者中,6例ER强阳性/阳性。结论 膀胱平滑肌瘤好发于女性,预后良好,部分合并子宫平滑肌瘤。ER高表达可见于绝经后女性的膀胱平滑肌瘤,尤其是膀胱三角区患者,但此标记可能无法明确区分瘤体是否源自子宫。  相似文献   
26.
糖尿病对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风险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发生的危险性。[方法]通过中国期刊网、HighWire Press、Medline等数据库搜集资料,然后应用RevMan5.0软件对所得资料进行Meta分析,选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效应量。[结果]经过文章质量的评价,筛选出可用文献9篇,其中包括病例对照研究5篇,队列研究4篇,纳入病例1258人,对照7708人。在对病例-对照文献的分析后得出的结果有显著性(OR=2.27,95%CI:1.39~3.68),而对队列研究的分析结果却与病例对照的结果有一定的差异(OR=1.31,95%CI:0.96~1.80),最后对两类文献资料进行合并分析后得出的结果具有显著性(OR=1.82,95%CI:1.24~2.68)。[结论]糖尿病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7.
该实验采用3T3-L1前脂细胞诱导分化的成熟脂肪细胞,1μmol·L~(-1)地塞米松诱导建立稳定胰岛素抵抗(IR)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药根碱对脂肪IR细胞降糖效应,重点研究其对葡萄糖转运体系的多重调控。细胞给药分组如下:正常组、IR模型组、10μmol·L~(-1)罗格列酮阳性组、药根碱组(0.5,1,5,10,20μmol·L~(-1))。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不同时间点(12,24,30,36,48 h)3T3-L1细胞培养液葡萄糖含量,甘油磷酸氧化酶法测定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法检测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I3KR1)、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Ser473)]、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Thr172)]、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1/2)等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IR模型组葡萄糖消耗量显著降低(P0.01);与IR组比较,0.5,1,5,10,20μmol·L~(-1)药根碱及罗格列酮组给药36,48 h显著升高IR-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量(P0.01),药根碱最佳作用时间为48 h。1,5,10,20μmol·L~(-1)药根碱作用48 h后,3T3-L1脂肪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降低(P0.05)。各浓度药根碱和罗格列酮组不同程度显著上调IRS2,PI3KR1,p-AKT,p-AMPK,GLUT4/1/2等蛋白表达水平(P0.01)。药根碱对IR-3T3-L1脂肪细胞降糖降脂药效推测,激活胰岛素降糖通路IRS2/PI3KR1/p-AKT/GLUT4,增加p-AMPK表达激活GLUT4/1/2来减轻脂肪IR。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胃Billroth-Ⅱ式术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及其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6月-2015年6月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收治的胃Billroth-Ⅱ式术后43例患者行ERCP。结果 43例行ERCP的患者中插管成功39例(90.7%),插管失败2例(4.7%),并发消化道穿孔2例(4.7%)。39例患者中经ERCP诊断为胆总管结石31例(79.5%),其中3例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28例行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取石;诊断为胆管末端良性狭窄6例(15.4%),其中4例行单纯乳头球囊扩张术、2例行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术;诊断为壶腹部肿瘤、胃癌肝门部转移各1例(2.6%),分别置入胆道金属支架、塑料支架。术后急性胰腺炎1例(2.6%)。结论对胃Billroth-Ⅱ式术后患者进行ERCP检查及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抗凝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就诊(住院部、门诊)的心力衰竭患者240例,每一类心力衰竭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成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华法林治疗组和阿司匹林治疗组,各8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华法林治疗组患者口服华法林,阿司匹林治疗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于治疗3个月、6个月、1年和2年时比较3组患者的脑钠素(BNP)水平、6分钟步行试验(6MWT)、心功能〔左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脑栓塞发生率、脑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后,华法林治疗组和阿司匹林治疗组患者的BNP水平低于对照组、6MW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华法林治疗组患者的BNP水平低于阿司匹林治疗组、6MWT高于阿司匹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华法林治疗组和阿司匹林治疗组患者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华法林治疗组患者的LVEF高于阿司匹林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华法林治疗组和阿司匹林治疗组的脑栓塞发生率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华法林治疗组患者的脑栓塞发生率和病死率低于阿司匹林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华法林或阿司匹林治疗,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社会生活能力、延长心力衰竭患者的寿命、减轻社会压力、降低社会卫生资源消耗;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华法林治疗优于阿司匹林治疗。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置入食管支架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30例成功置入食管支架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骨后疼痛不适症状,其中6例疼痛较剧烈,9例患者出现反酸、烧心症状,10例患者少量出血,经有效干预后症状均得到改善和控制,本组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了解食管癌患者置入食管支架并发症发生原因,加强并发症的防治,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