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通过研究在体肝脏的CT重建图像,确定肝脏左内侧叶IVa、IVb亚段间的分界及走行在两亚段之间的肝静脉属支。方法采用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和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两种方法,对49例在体肝脏CT扫描图像进行肝内血管的三维重建,寻找肝脏左内侧叶IVa、IVb两亚段间分界及走行在段间裂内的肝静脉属支及其汇入部位。结果在VR和NIP两种重建图像上,作为两亚段分界标志的肝静脉属支出现率分别为14.29%和87.75%,因此采用MIP法重建出的三维图像对于寻找肝内细小血管分支更适用。该支肝静脉属支的汇入部位可分为以下3种情况:①汇入肝中静脉主干有24例,占55.81%;②汇入肝中静脉左根有16例,占37.21%;③汇入肝左静脉有3例,占6.98%。结论通过CT三维重建图像可以确定肝脏IVa、IVb两亚段间分界,并且走行在该分界位置的肝静脉属支可作为两亚段间的分界标志,结果为临床上涉及肝脏左内侧叶IVa、IVb亚段的肝脏外科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曹长姝  潘三强  隋鸿锦 《广东医学》2005,26(8):1053-1054
目的分析月经性癫痫中,雌激素对大鼠海马内γ-氨基丁酸(γ-amiobutyric acid,GABA)和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2,MAP2)的影响。方法利用去卵巢SD大鼠,雌激素替代疗法后戊四唑致痫,对大鼠背侧海马区GABA和MAP2的免疫反应产物逆行观察。结果①实验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及实验给药组与实验对照组相比,背侧海马门区内GABA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均显著性减少。②海马CA1区辐射层:锥体细胞的树突的MAP2免疫活性产物粗大,垂直走行。实验给药组与实验对照组相比,阳性树突伸长、增粗、更加密集。结论雌激素使海马门区GABA含量减少,降低GABA对癫痫发作的抑制作用,增强癫痫发作的敏感性;雌激素可调节MAP2免疫活性的表达,增强海马内神经元可塑性变化,使海马内的兴奋性增强。  相似文献   
13.
生物塑化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生物塑化技术是七十年代末期诞生的一项生物标本保存技术,其基本步骤包括固定、脱水扣脱暗、真空内强制浸渗和聚合等,使生物标本中的水分和脂类被高分子多聚物所替代,从而制备出干燥无味可长期保存的标本。本文对这一技术的应用范围,基本步骤及部分操作过程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海马齿状回苔状纤维侧枝发芽与癫痫发作敏感性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颈部皮下注射惊厥剂量的海人酸 (KA ,10mg/kg)诱发大鼠出现癫痫发作后 ,采用Timm’s染色法 ,分别在注射KA后3d、7d和 1个月 3个时间点观察致痫大鼠海马齿状回内苔状纤维发芽的情况。结果 Timm’s染色发现 ,注射KA后 7d ,海马齿状回分子层内带和颗粒细胞上层出现苔状纤维的异常发芽 ,注射KA后 1个月海马齿状回内Timm’s染色颗粒颜色加深 ,范围增大。提示海马苔状纤维发芽形成的时间过程与癫痫发作敏感性形成的时间过程一致。结论 海马齿状回分子层内带和颗粒细胞上层出现异常的苔状纤维发芽可能与癫痫发作敏感性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5.
人体腔隙学是从腔隙的角度研究人体结构,描述腔隙外壁的构成以及邻近结构,腔隙内容物的走行、分布特点与变异,并将解剖空间特点与临床紧密结合,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指导临床诊疗实践.腕管作为人体腔隙结构的一部分,其解剖结构特点与临床疾病尤其是腕管综合征的进展、减压方法等密切相关,本文对腕管解剖结构,包括壁的构成和内容物特点,以及腕管综合征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诊断及治疗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癫痫大鼠海马内凋亡神经元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隋鸿锦  宫瑾  李冬冬  张万琴  洪昭雄 《解剖学报》1999,30(4):322-324,I009
目的 为揭示海人酸癫痫模型海马内神经元的死亡机制。 方法 选用海人酸诱导的癫痫大鼠模型,对海马内凋亡神经元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 结果 电镜下,实验组大鼠海马齿状回门区和CA1区内可见散在的凋亡神经元,凋亡神经元主要表现为核周染色体的聚集和凝结成块,其核膜表现为皱缩和扭曲,在晚期凋亡的神经元有时可见核膜破裂。凋亡神经元胞浆内的细胞器保持完整。 结论 凋亡参与了海人酸诱发癫痫发作后海马内神经元的死亡过程。  相似文献   
17.
短暂癫痫发作诱发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树突发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全身注射海人酸诱志人大鼠短暂癫痫发作手,应用高尔基染色法对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的树突形态进行了观察,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证明:海人酸诱发癫痫7d后,颗粒细胞的树突总长度物树突棘密度均显著增加。文内对颗粒细胞发芽现象的生理学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测海人酸(KA)癫痫模型大鼠海马齿状回分子层微血管构筑的改变。方法采用KA癫痫模型(颈部皮下注射KA,10mg/kg),在造模后7天应用碱性磷酸酶法显示海马脑片片厚(90μm)的微血管,光镜观察,使用NIS-Element BR软件定量分析。结果海马内的微血管成层分布,构筑模式与神经元的构筑模式相一致;KA组的微血管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3),血管平均长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血管平均直径无明显变化(P=0.121)。结论海马齿状回分子层微血管构筑在癫痫发病早期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人口角轴的组织学观察及其三维模型的建立,进一步探讨其性质及组织学结构。 方法 取2例(共4侧)成人尸头口角旁全层组织,石蜡包埋、切片,Verhoeff 碘苏木素染色,光镜下观察。将其中的1侧标本利用Winsurf三维重建软件完成组织学口角轴的三维模型建立。 结果 可见部分颊肌、口轮匝肌、提口角肌、降口角肌、颈阔肌口角轴部、颧大肌、笑肌的纤维在口角旁相互交织,且交织的部位胶原纤维明显增多,中间夹杂着弹性纤维,即组织学口角轴。组织学口角轴厚度为2.52mm,尖部形态呈不规则的类椭圆形。通过对三维重建模型的测量可知,组织学口角轴尖部中心点距口角的距离为11.96mm,体积为84.10mm3;组织学口角轴尖部的周长为27.13mm,面积为18.41mm2;组织学口角轴基底的周长为33.39mm,面积为28.86mm2。 结论 相对于大体的口角轴概念,本实验提出了在显微镜下的组织学口角轴概念,建立了三维空间可视模型,并提供了相应的测量数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北方地区成人椎体形态的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中国北方地区成人椎体形态从C3--L5的连续性变化与脊柱生理弯曲的关系,以及探讨椎体形态是否存在地区差、性别差,旨在补充国人椎骨形态的数据资料,也为人类脊柱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 方法:实验于2006—10/2007-03在大连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完成。①实验材料:取来自中国北方的成人干燥游离椎骨(C3~L5)124套,根据髋骨形态和颅骨特征作性别鉴定,男56例,女68例,均为无明显畸形、破损及病理改变。②实验方法:采用人体测量方法,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椎体上、中、下横径,椎体上、中、下矢状径,椎体前、中、后高度。③实验评估:计算椎体垂直指数和椎体横径矢径指数,同时分析性别差异和地区差异。 结果:①实验获得了男女颈椎、胸椎和腰椎的椎体上、中、下横径和上、中、下矢状径及前、中、后高度的平均值。②颈椎、胸椎和腰椎的椎体垂直指数男性分别为103.7、107.9和102.3,女性分别为101.0、106.5和99.3。颈椎、胸椎和腰椎的椎体横径矢径指数男性分别为58.9、83.0和73.6,女性分别为58.2、80.0和72.2。③椎体上、中、下横径,椎体上、中、下矢状径,椎体前、中、后高度均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并且绝大多数是男性大于女性。④中国北方与成都及日本东京地区的成人椎体横径、矢状径、高度之间具有明显差别。 结论:椎体的形态与脊柱的生理弯曲和承受重量及力量的传递有关。椎体横径、矢状径和高度均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和地区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