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5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4 毫秒
81.
目的探讨冠脉内支架置入后局部内膜增生的情况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的演变:方法建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的微型猪动物模型、分别于支架置入后3、7、28、90和180d截取支架段血管连同临近的近端正常血管段.通过病理组织学分析和PCR技术检测支架局部内膜增生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水平的演变情况:结果正常血管段表达AT1R-mRNA在各个时间段没有显著性差异。支架置人后3d局部血管壁AT1R-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并在术后28d达到高峰。术后90dAT1R-mRNA的表达呈现下降的趋势.但仍显著高于正常血管段.且差异一直持续到术后180d。术后第3天支架段血管壁内膜加中膜面积与普通血管段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到术后7d支架血管段内膜加中膜面积已显著大于正常血管段,并随时间呈现持续的增生肥厚:存术后180d达到高峰:结论支架置入后局部血管壁AT1R-mRNA呈现持续的高表达状态,在局部内膜持续过度的增生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评价康复运动疗法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成功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了解其心理、生理、社会适应能力及冠心病防治知识认知等功能预后因素。方法:随机选择冠心病PTCA成功术后患者109例,有78例接受康复运动疗法为康复治疗组,有31例为常规治疗组。由研究对象本人完成冠心病生活质量量表。按Ⅱ期运动方案制定康复运动疗法运动处方。运动强度用靶心率表示,取最大心率的70%~85%,结合使用疲劳程度指示。运动方式为步行、慢跑、踏车、摇臂运动,运动持续时间30~60min。康复运动疗法每周3次,12周为1个疗程。结果:分发量表125份,全部完成有109份,完成率87%。两组在性别、年龄、教育、婚姻、职业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有均衡性。结果显示两组生活质量总分值差异有显著性(t=2.63,P=0.01),两组冠心病综合防治知识认知得分值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4.74,P&;lt;0.001),均为康复治疗组QOL分值高于常规治疗组。结合其90%可信区间(90%confidence interval.90%CI)分析显示2组的90%CI未相互重叠。而2组生理状态部分、心理/精神状态部分、社会适应能力与社会关系支持部分得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0.879.P&;gt;0.05;t=1.04,P&;gt;0.05;t=1.67,P&;gt;0.05),两组的90%CI相互重叠,即未发现2组差别有显著性。结论:康复运动疗法对冠心病PTCA术后患者的总生活质量有显著改善作用。康复运动疗法可以改善PTCA术后患者的活动能力、性生活、复工状况及冠心病防治知识的认知与实践。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评价未确诊糖尿病的慢性肾病(CKD)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血糖水平与对比剂肾病(CIN)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331例行PCI术的未确诊糖尿病(指无糖尿病或入院前已存在糖尿病但未经诊断和治疗)肌酐清除率在15 ~ 60 ml/min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根据PCI术前血糖水平将患者分为<6.1 mmol/L,6.1~ 7.8 mmol/L,7.9 ~ 11.0 mmol/L和≥11.1 mmol/L四组.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PCI术前血糖水平与其他重要危险因素.CIN定义为对比剂接触后48 ~ 72 h内血清肌酐较基础值升高≥0.5 mg/dl.结果 CIN发生率随PCI术前血糖水平的增高而增加,四个从低到高血糖组的CIN发生率分别为:5.0%,9.0%,11.6%和30.0% (P=0.004).调整混杂因素后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PCI术前高血糖明显增加患者CIN的发生风险[与<6.1 mmol/L组相比,三个从低到高血糖组的OR(95%CI)分别为1.91(0.65 ~5.64),2.42(0.72 ~8.12),11.31(2.13 ~60.03)]和6个月死亡率[与<6.1 mmol/L组相比,三个从低到高血糖组的OR(95% CI)分别为2.23(2.29 ~17.22),9.52(1.53 ~59.21),40.13(4.71 ~342.29)].结论 未确诊糖尿病并CKD的ACS患者PCI术前血糖水平与CIN及6个月死亡率密切相关,控制术前血糖水平可能会降低CIN及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84.
85.
目的:总结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适应证的选择、临床疗效以及探讨并发症的防治原则。方法:采用TALENT带膜支架施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2例(其中1例病因为EhlersDanlos综合征),从发病至手术间隔时间为7h~10年。并发高血压18例,冠心病、心绞痛3例,2型糖尿病1例,脑卒中史2例,并发胸腔积液2例。结果:22例患者共置入23枚覆膜支架。术中无一例死亡。3例术中出现明显内漏,2例予球囊扩张,1例再置入1枚短支架后内漏消失。所有患者主动脉夹层破口均成功隔绝,技术成功率达100%。1例EhlersDanlos综合征患者,在成功隔绝主动脉后出现支架置入所经股动脉、髂外动脉、髂总动脉、腹主动脉广泛血管撕裂,失血性休克,予以抗休克处理及施行急诊人造血管置换术,患者病情好转恢复。术后3~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复查螺旋CT示假腔径缩小并见腔内血栓形成,真腔径增大,无瘤体破裂、内漏及支架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具有技术可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成功率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不能耐受传统开胸手术的老年高危患者。施行腔内隔绝术治疗EhlersDanlos综合征的血管并发症、手术并发症及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6.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洗脱支架(CypherTM)与紫杉醇涂层支架(Taxus ExpressTM)治疗冠状动脉复杂病变(B2/C型病变)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入选本研究267例,男性占68%,糖尿病占38.5%。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组169例,共植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172条;紫杉醇涂层支架组98例,植入紫杉醇涂层支架165条。观察6个月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两组的临床特征相似。支架植入成功率100%,95%的病人完成6个月的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组5.9%(10/169),紫杉醇涂层支架组9.2%(9/9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01,P=0.317)。结论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疗效和安全性与紫杉醇涂层支架相似。  相似文献   
87.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一般指冠状动脉完全闭塞且闭塞时间超过3个月的病变[1]。在过去,由于其特殊的病理及解剖特点,虽然经过严格挑选病例,其手术成功率只有50%~70%[2-5]。近年来,随着介入医师经验的不断积累,技术的逐步完善和器材的不断更新,CTO病变的手术成功率可达80%以上[6-9]。尽管如此,其手术成功率仍显著低于非CTO病变,且并发症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88.
自1977年Gruentzig医生完成首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PCI)以来,这项技术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已成为冠心病血运重建术的一个重要方式。随着经验的积累、技术的提高和器械的改进,特别是冠状动脉支架的广泛应用,使PCI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了很大的改善。近10年来有大量的临床研究对比了传统的药物治疗和PCI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疗效,这些研究的结果使我们  相似文献   
89.
目的 观察钾在临床上预防PTCA术后再狭窄的安全性的有效性。方法 80例PTCA患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用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常规治疗加钾缓释片(Slow-K)1.2g,q8h,于术前3d开始服药至术后6个月。将两组的多项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77例完成随访,治疗组平均能提高血钾浓度0.3mmol/L,血Na^ 、Cl^-、Ca^2 、Mg^2 水平两组间无显性差异;可疑心绞痛和心肌缺血于对照组有14例(28.9%),而治疗组仅有7例(17.9%);冠脉造影随访对照组21例中有11例出现再狭窄,而治疗组17例中有6例;随访期间对照组有23.7%;治疗组有10.2%需再次进行血管重建术(包括PTCA和CABC),但两组比较P=0.116。结论 钾剂治疗初步显示:PTCA术后心肌缺血再发率、冠脉造影再狭窄例数以及因再狭窄需要再次行血管重建术例数,治疗组较对照组有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