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RPHA检测HBsAg是基层防疫单位常规工作,每年通常要体检几千人份血清标本,工作量大。为减少繁重的手搓劳动,我们于1990年11月份,对103份血清标本(其中阳性25份),以微型振荡器(WZ—2A型,北京产)振荡稀释与常规的手搓稀释做对比试验,取得较好的结果,现简介如下。1.方法血凝板每孔加  相似文献   
53.
医学院双语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双语教学是实现教育对外合作、交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文章通过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法语班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存在问题的分析,为促进双语教学的完善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4.
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心律失常的治疗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心律失常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临床过程。结果本组病例于血液透析中出现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15.1%,抢救成功率为99.7%。结论心律失常是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常见并发症。应用综合治疗措施可使绝大部分的心律失常能抢救成功,完成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对人末梢血γδT细胞杀伤SGC-7901作用的影响.方法: 异戊烯焦磷酸法体外扩增人外周血γδT细胞, 用不同浓度的唑来膦酸诱导γδT细胞和SGC-7901细胞株24 h, MTT法检测唑来膦酸对这两种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和LDH法检测γδT细胞的杀伤活性, 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前后的γδT细胞和SGC-7901的凋亡率.结果: γδT细胞培养10 d时从扩增前4.21%增加到70.35%, CD44达94.0%. 唑来膦酸各浓度对SGC-7901细胞株的抑制率均明显高于γδT细胞, 当唑来膦酸的浓度在5-25 mmol/L时γδT细胞负抑制率呈剂量依赖关系, 且γδT细胞的杀伤活性也逐渐增强, 且于25 mmol/L时杀伤活性最强, 唑来膦酸诱导γ δT细胞和SGC-7901细胞株24 h, γδT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SGC-7901(3.57% vs 56.70%, P<0.05).结论: 唑来膦酸在临床常规使用浓度下, 能够促进γδT细胞的增殖, 同时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且能够增强γδT细胞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56.
1例67岁男性因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感染,给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每粒含氨茶碱25 mg)2粒,3次/d;依诺沙星0.2 g,1次/d静脉滴注.5 d后患者出现胸闷、恶心、气急、呕吐数次等症状.停用依诺沙星,3 d后茶碱血浓度为19.06 μg/ml.复方甲氧那明胶囊继续使用,上述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57.
目的 建立人结肠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方法 使用对数生长期的人结肠癌细胞(HT- 2 9)在裸鼠皮下接种4周形成稳定的皮下移植瘤,再将皮下移植瘤组织块原位接种于2 4只裸鼠盲肠浆膜下,以完成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制备。术后随机分四组,对照组(C组)、塞来昔布(celecoxib)高、中、低剂量组(H、M、L组) ,分别给予纯水及含有不同浓度(15 0 0 ppm、10 0 0ppm和5 0 0 ppm)的塞来昔布的饮水,饲养4 2d后处死裸鼠,观察各组原位移植瘤的成瘤率、瘤体积、重量以及裸鼠实验前后的体重变化,计算抑瘤率。结果 2 4只裸鼠实验期间无一只死亡,成瘤率为10 0 % ,荷瘤鼠实验前后体重变化比较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 >0 .0 5 ) ,各组原位移植瘤体积P <0 .0 5和瘤重P <0 .0 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L组、M组和H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 5 .30 %、38.80 %、76 .92 %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结论 本实验成功建立了人结肠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为研究人结肠癌发病机制和干预策略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塞来昔布对人结肠癌原位移植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抑素转基因双歧杆菌口服制剂(ETB-2,E)联合5-Fu(F)、IFN-α 2a(I)对裸鼠结肠癌的治疗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人结肠癌细胞LoVo接种于BALB/c裸鼠皮下建立动物模型,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动物,除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外,余分别给予E、F、I、E+F、E+I等药物。6组均于接种后第22天处死动物,计算抑瘤率。观察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微血管密度(MVD)、增殖细胞核抗原指数(PCNA指数)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阳性率.用RT-PCR法检测VEGFmRNA、TGF-β1 mRNA,用DNA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率。结果(1)对照组抑瘤率为0,E组、F组、I组、E+F组、E+I组抑瘤率分别为47.26%、60.69%、34.68%、71.23%、63.09%,E+F组、E+I组抑瘤率分别与E组、I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2)E+F组和E+I组MV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E+F组、E+I组VEGF阳性率分别与对照组、F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CNA指数各治疗组有降低趋势,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E+F组、E+I组VEGFmRNA、TGF-β1 mRNA较对照组、E组、F组、I组明显降低(P〈O.05)。(4)E组、I组、E+F组、E+I组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5)常规病理检查发现,E组血管明显减少,E+F组和E+I组则坏死较为严重,血管明显减少。结论ETB-2分别联合5.Fu、IFN-α 2a可更有效地抑制裸鼠结肠癌的生长。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9.
本文对32例中晚期及复发宫颈癌患者施行经皮一侧股动脉穿刺,在X线透视监视下将导管插入双髂内动脉,灌注以顺铂(DDP)为主化疗药物共57例次,例均1.8次,并行子宫动脉栓塞12例次(超液态碘油栓塞8例次,明胶海绵细条栓塞4例次).间隔3~4周一次,间隙期配合放疗.随访6~24个月,近期疗效CR50%(16/32)、PR34.4%(11/32),总有效率84.4%,抗肿瘤效果肯定.此法毒性反应低,并发症可以防治,是提高晚期妇科肿瘤生存率的有效途径.本文还对该途径的合理性、操作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0.
中药内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中药内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作了较为全面的总结,主要从动物模型的建立、观察指标的选择及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方面详细作了阐述,为理论研究及临床防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