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07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总结我部集约化办伙食堂食品卫生监管经验,进一步理清建设思路,完善工作体系,确保食品卫生安全。方法边实践边总结,在思考借鉴的基础上融合创新。结果总结出5点做法:(1)强化组织领导,健全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体系;(2)加大设施投入,打牢食品卫生安全硬件基础;(3)狠抓队伍建设,夯实食品卫生安全人才支撑;(4)加强卫生监督,完善食品卫生安全制度机制;(5)严格卫生防疫,消除食品卫生安全潜在风险。结论总结出的做法是科学有效的,对推进集约化办伙食堂建设,提高食品卫生安全监管水平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2.
福辛普利对X综合征患者冠脉血流储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oronary flow reserve,CFR),观察福辛普利对X综合征患者CFR的影响. 方法选取26例X综合征患者,比较福辛普利(5mg或10mg)治疗前后患者血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内皮素(ET-1)、静息状态时患者冠状动脉的基础血流速度(bFV)、潘生丁注射后的最大血流速度(mFV)及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的变化. 结果福辛普利治疗6个月后,X综合征患者的SBP、DBP、TC、LDL-C、TG水平轻度下降(P>0.05),ET-1水平显著下降,从(103.5±9.7)pg/ml到(77.5±12.0)Pg/ml(P<0.05);患者的bFV改变不明显(P>0.05),而mFV从治疗前的(57.2±8.4)cm/s上升到(72.1±7.6)cm/s(P<0.05),CFR从治疗前的2.52±0.56上升到3.32±0.44(P<0.01). 结论应用福辛普利治疗X综合征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内皮功能和CFR.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比较奥美沙坦酯和缬沙坦治疗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0例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接受奥美沙坦酯20 mg或缬沙坦80 mg口服治疗,每日1次,总疗程8周.对其降压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治疗过程中奥美沙坦酯组2例因头痛和咳嗽退出试验,缬沙坦组1例因头痛退出.治疗前与治疗2、4、6、8周组间SBP和D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2、4、6、8周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奥美沙坦酯组和缬沙坦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86.0%(37/43)和84.1%(37/4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5,P>0.05).结论 治疗中青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奥美沙坦酯和缬沙坦疗效和不良反应均类似.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比较奥美沙坦酯和缬沙坦治疗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0例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接受奥美沙坦酯20 mg或缬沙坦80 mg口服治疗,每日1次,总疗程8周.对其降压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治疗过程中奥美沙坦酯组2例因头痛和咳嗽退出试验,缬沙坦组1例因头痛退出.治疗前与治疗2、4、6、8周组间SBP和D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2、4、6、8周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奥美沙坦酯组和缬沙坦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86.0%(37/43)和84.1%(37/4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5,P>0.05).结论 治疗中青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奥美沙坦酯和缬沙坦疗效和不良反应均类似.  相似文献   
95.
联合降压治疗老年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降压药治疗老年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疗效。 方法 采取随机平行分组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 3组 ,A组 2 0例 ,单用硝苯地平控释片 (钙拮抗剂 ) 6 0mg/d ;B组 2 2例 ,硝苯地平控释片 30mg/d +缬沙坦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ARB) 80mg/d ;C组 2 3例 ,硝苯地平控释片 30mg/d +缬沙坦 80mg/d +小剂量吲哒帕胺 (利尿剂 )缓释片 1 5mg/d。  结果 治疗 8周后 ,C组收缩压 (SBP) <14 0mmHg和舒张压 (DBP) <90mmHg达标率分别为 6 0 9%和95 7% ,较A组SBP达标率 (15 0 % )和B组SBP(9 1% )和DBP(6 8 2 % )达标率高 (P <0 0 5 )。B组(4 5 % )或C组 (8 7% )总不良反应率较A组 (40 0 % )低 (P <0 0 5 )。 结论 钙拮抗剂联合ARB及小剂量利尿剂治疗老年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理想 ,且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96.
目的 :研究钙预处理是否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 ,其作用是否通过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 ,PKC)及线粒体ATP依赖性钾通道 (KATP)起作用。方法 :3 2只SD大鼠 ,随机分为 4组 :缺血再灌注组 (I/R组 )、钙预处理组 (CPC组 )、钙预处理加PKC阻滞剂Chelerythine组 (CLT组 )、钙预处理加线粒体KATP通道阻滞剂 5 hy droxydecanoate组 (5 HD组 ) ,分别检测LDH及CK的漏出量、心肌ATP含量、心功能指标 (LVSP及±dp/dtmax)。 结果 :与I/R组比较 ,CPC组CK、LDH漏出量明显减少 (P <0 .0 1) ,心肌ATP含量增加 (P <0 .0 1) ,心功能改善 ;CLT组及 5 HD组上述各指标 (LDH、CK、ATP、LVSP及±dp/dtmax)分别与I/R组相同指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钙预处理对I/R心肌有保护作用 ,其保护作用可被PKC阻滞剂及KATP阻滞剂所取消 ,提示其保护作用可能通过PKC途径及线粒体KATP通道起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Zn2 + 诱导金属硫蛋白表达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 (I/R)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2只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I/R组、Zn2 + 预处理组、心肌组织细胞外信号调节的蛋白激酶 (ERK)抑制剂PD980 5 9+Zn2 + 预处理组 (每组各 8只 )。分别检测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 (LDH)及肌酸激酶 (CK)漏出量、心肌组织三磷酸腺苷 (ATP)含量及心功能指标 (LVSP与±dp/dtmax) ,用10 9Cd/血红素饱和法测量心肌组织中金属硫蛋白的含量。结果 与I/R组比较 ,Zn2 + 预处理组金属硫蛋白表达量增高 (P <0 0 1) ,心肌细胞LDH与CK漏出量降低 ,而心肌组织ATP增高 ,心功能指标改善 (P <0 0 1) ;Zn2 + 预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 ,两组间的LDH、CK、ATP、LVSP与±dp/dtmax差异无显著性。ERK抑制剂PD980 5 9取消Zn2 + 预处理组的上述心肌保护作用。结论 Zn2 + 诱导金属硫蛋白表达减轻大鼠心肌I/R损伤 ,其机制涉及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 (MAPK)途径  相似文献   
98.
医院环节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医院工作质量包括医疗质量和工作质量.医疗质量是医疗服务的反映和评价,是医院主要的终末质量.工作质量,即环节质量,反映医院管理工作、技术工作和思想工作对终末质量的保证程度.一些医院常为医疗质量不高所困扰,并非其对医疗质量不重视,而是环节管理质量低下,影响了医疗质量.本文拟对环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99.
目的:评价国产司帕沙星(SPLX)治疗重症急性肾盂肾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3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17例,给予司帕沙星含量0.2g,加替硝唑(TNZ)0.8g,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17例给予洛美沙(LM—LX)0.4g,加替硝唑0.8g,静滴,每日1次。均治疗10~14天,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70.58%和76.47%(P〉0.05)。结论:SPLX组治疗重症急性肾孟肾炎有效率高于LMLX组,但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疗效相仿。  相似文献   
100.
本文对34例恶性腹水应用榄香烯乳注射液腹腔内注射治疗。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70.6%,因此,作者认为榄香烯乳腹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腹水是较为理想的药物之一。具有抗肿瘤强免疫力,不良反应小,无骨髓抑制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